书城历史商末周初那些事儿
10792200000036

第36章 管蔡叛乱,周公东征

谣言四起,周公平息

周王朝取商代之之后,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商朝的遗老遗少们时刻准备着复辟,周公摄政又违背了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所以周室统治集团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由于周公主政,导致了周朝一片哗然。管叔、蔡叔是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他们在殷地担任纣王之子武庚的师傅,督促训导武庚。这次周公成为周王室政权的中坚力量,他们却遭到冷落,便非常不悦。管叔、蔡叔认为,都是武王之弟、文王之子,如今姬旦大权在握,而他们自己却要在殷地受苦,这是为什么?

管叔、蔡叔既是地方诸侯,又是朝廷命官,兼有双重身份,牢牢掌握着控制殷地的大权。此外,管、蔡之地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周王朝掌控东部地区的纽带。当初将官、蔡分封于此,尽管能够使周王朝更好地掌控殷地,但也使管、蔡二人与武庚的关系更加紧密,埋下了后来反叛的隐患。

早在建国初期,管、蔡二人便备受重用,满心希望以后会握有更大的权力,享有更多的利力。因此武王逝世后,他们见周公主政,而自己却仅仅掌管着一个小国,又怎么能甘心呢?

管叔、蔡叔心怀不满,但他们并不局限于腹诽,而是采取行动四处传播流言飞语,说:“周公现在摄政,目的就是图谋篡位。”他们想诽谤周公,从中获利。不满周公的管蔡二人代表了朝廷之外、地方诸侯中的一股势力,他们从外部向朝廷内部施加压力。种种谣言遍天飞,许多人不明真相,信以为真。

太保召公姬爽,当时已位列“三公”,他也不满周公主政,并对周公心怀猜忌。召公姬爽与周王室同姓,也是武王权力阶层的中坚人物。伐商之际,召公与周公一起保护武王,灭商之后,武王将召公封至燕国。武王归天后,召公又被封为太保,负责教导成王,位列“三公”,威望与势力同周公不分伯仲,召公管理着陕以西的地盘,权势熏天。召公担忧周公摄政之后,乘机扶持自己的势力,最后篡权夺位。疑忌重重的召公代表了朝廷之中的一股势力,他们在朝廷内部同周公相抗衡。

管叔、蔡叔这个小团体企图篡权夺位,他们勾结了蠢蠢欲动、妄想复辟的武庚等遗民及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东夷诸侯国,乘周朝内部产生矛盾之际举起反对周公的大旗,兴兵作乱,历史上称为“管蔡之乱”,也叫“三监之乱”。

根据《书经·大浩》记载,三监叛乱,其声势浩浩荡荡,波及了东方的徐、熊、奄、盈等规模不小的部族和国家,其范围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与此同时,周的本土之内也发生了暴动。一时间,内忧外乱对刚诞生的周王朝政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假若不能平息叛乱,周王朝就会陷入窘境,周文王苦心孤诣创建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

此时,外有管叔、蔡叔等诸侯的反叛,内有召公等权臣的疑忌,面对这种严峻的局势,周公首先维持内部的安定团结,他命人邀请来姜太公和召公爽,向他们表明自己的心迹,周公诚恳地说:“我出面摄政,不加回避,就是因为如今天下动荡,四海不平,成王又年幼无知。一旦爆发动乱,丢了江山,我们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呢?三位先王兢兢业业,经过呕心沥血才拥有天下,如今武王英年早逝,我只好不顾嫌疑出面主政,只有大周江山永固,我们才能对得起三位先王与武王,这便是我的良苦用心啊。”

周公还摆事实,讲道理,一一列举了前朝辅佐幼主的伊尹、伊陟等贤相--这些人都是全心全意辅佐幼主,尽管他们出面摄政、大权在握,但他们都一心为国为民,等到幼主成年,又交还了政权,周公费尽心机地说明,一旦成王长大,自己必定归还大权,绝不贪恋王位。

周公通过耐心的交流,终于打消了召公等的疑虑,他们冰释前嫌,一块辅佐成王平息了叛乱。召公悉心打理所辖的西部,使西部井然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周公东征

为了捍卫周朝的政权,周公打消了周朝上层内部的猜忌后,采取了雷厉风行的手段,飞速昭告天下,打算平息管蔡的反叛,历史上称做“周公东征”。

周公于出征前,发布了讨伐叛军的公告,后人编撰史书时,将这篇檄文收入《尚书·大诰》。周公在檄文中剖析了当时的危难局势,称周王朝突遭“天降大祸”。通过占卜,周公得到了出兵平定叛乱大吉的卦象。周公决定替天行道,巩固文王、武王的基业。他借助他们的积威,鼓动大部分诸侯和周民,组成了一支东征的大部队。周公亲自担任统帅,率领部队沿着大道声势浩荡地开赴黄河以南。

东征首先是平息武庚之乱。周对殷民比较宽厚,并没有加以歧视和虐待,所以武庚反叛不得人心,人们反倒认为武庚背信弃义,因此周军势如破竹,“殷大震溃”。武庚被杀死了,也有人说是逃走了。与此同时,周公另外派遣了一支部队奔赴管叔的领地,迅速占领封地,杀死了兴风作浪的管叔。接着,周军又进军蔡叔领地,将蔡叔生擒并放逐。霍叔投降归顺。周公很快就平息了武庚和“三叔”的复辟与反叛,东征之战的第一阶段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当时,周并没有牢牢地控制住东方和东南方,以徐为领导的东南“九夷”也纷纷卷入了叛乱。“九夷”位于淮河下游,地势较低,河道如蛛网,周军的大队人马到来后,水土不服,行动不便。经过旷日持久的交战,周公终于平定了徐等“九夷”之乱,“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俘九邑”。接着,周军乘胜北上,挥军赴奄。奄跟随武庚兴兵作乱后,由于是东方势力较强的诸侯国,所以成了周朝的一个强敌。周军相继占据了奄的西面与南面的邻国,使奄陷入孤掌难鸣的境地。周军已经打了几次胜仗,声名远扬,这次直逼奄的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一带,奄的国君被逼无奈,只好求和。奄降周之后,蒲姑等山东北部和东部的诸侯国也都纷纷投降。

周公早年追随武王南征北战,还制定国家的军政方针和策略,因此对国家的时局一清二楚,所以周公决断及时而英明,战略部署周到而准确。在平叛中,周公“擒贼先擒王”,在消灭元凶后,又采取正确的方针,先攻克小而弱的敌人,再进攻大而强的敌人;捷报频传后,又制定了以精兵威胁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策略,这些皆是周公东征大捷的原因所在。因此,周公不但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卓越的军事家。

在“三监之乱”中,因为反叛一方有着错综复杂的政治、民族等关系,所以并未形成规模巨大、组织严密的反抗周军的战争。尽管如此,周军也经历了将近三年的艰苦而惨烈的激战。

《诗经·豳风·破斧》说:“既破我斧,又缺我斯。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战士们追随周公东征,斧子的刀刃都砍卷刃了,纵然历尽战斗的艰辛,但是能够生还,便已经非常幸运。东征的军士怀念故乡,一旦他们解甲回乡务农,心中便浮想联翩,满怀希望。《诗经·豳风·东山》便形象细致地刻画了这种心理。那时候,周朝早已消除内忧外患,再不是战前那种“风雨所飘摇,予唯音噍噍”的局势了。

为了巩固东征的胜利果实,周王朝实行了一套重要的政治、军事政策。对于殷商旧民中顽冥不化的势力,周公逼迫他们迁到洛邑一带,并修筑了周城供其定居,还挑选周人编为军队,在周城驻守,号称“成周八师”。此外,周公还收编了“三监”的残余武装力量,又从被征服区域征集了许多人编为“殷八师”。周朝征服黄河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各个部族,依靠的主要的武装力量就是“成周八师”和“殷八师”。

接着,周公东征宛如犹风暴雨扫过了大河下游,将民族部落原本的格局打破。徐国人逃到了江南,即今天的江西;有的东夷被驱赶到淮河流域;嬴姓向西迁徙;楚逃窜至丹水流域。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各个民族的大交融。

当年武王尽管一举灭商,但是仅仅痛击了商王朝的核心势力,事实上,他并未彻底地掌控殷商的领土,周围的戎狄又乘势拓展地盘,侵占了中原的很多疆土。周公经过三年东征,大体清除了殷商的残余势力,并且征服了东夷诸国。应该说,周公东征获胜,才真正使周朝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基业。所以周公东征尽管发生在牧野之战两三年后,但也应该看做是周伐商之战的延续和扩展。经过这次东征,周人已不再是西方的“小邦周”,而变成了一个泱泱大国,其疆域东到大海,北至辽东,南至淮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