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统经纶:秦始皇
10790100000030

第30章 登琅琊台

泰山封禅之后,秦始的巡行车队便东下直奔他向往已久的大海。来自黄土高原的秦始皇,平生第一次见到大海,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他沿着渤海之滨,途径黄(今山东黄县东南)、腄(今山东福山县东南)、登临成山(今山东荣成县东30里的成山角,即中国大陆的最东端),然后登之罘山(今山东芝罘半岛),在山上立石刻辞颂德。

秦始皇由之罘来到琅琊(今山东胶南县琅琊西北)。早在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灭吴,徙都于此,立台以观东海,号令诸侯。秦始皇来到此地后,对勾践琅琊台甚感兴趣,下令立层台于山上,谓之琅琊台。此台孤立于众山之上,可东望大海,景色壮观,始皇“大乐之”。在这里停留三个月之久,下令“徙黔首三万户琅琊台下”,并免除这些移民12年的徭役,“作琅琊台,立石刻,颂明德”。

《太平御览》引伏滔《地记》的一段记载:

“琅琊城东南十里有郎山,即古琅琊台也。秦始皇二十八年,至琅琊,大乐之,留三月,作琅琊台。台赤孤山地。然高显于众山之上,高五里,下周二十余里。山上垒石为台,石形如砖,长八尺,广四尺,厚尺半。三级而上,级高三丈,上级平敞,二百余步。刻石立碑,纪秦功德。汉武帝亦登此台。”

于这段记载之中,可见琅琊台的壮观气势。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琅琊刻石的铭文:维廿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已大毕,乃临于海。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搏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匡饬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真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欢欣奉教,尽知法式。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琊。列侯武成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泽、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从,与议海上。曰:“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乱,残伐不止。犹刻金石,以自为纪。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长久,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遵号大成。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以上便是《史记》所录琅琊刻石的全文。在秦始皇的所有刻石之中,惟有这一刻石文字最多,而且在《史记》所载的六处刻石文字中,惟有琅琊刻石碑文实物至今尚存,其珍贵价值可想而知。

容庚《秦始皇刻石考》云:“始皇刻石之文,载于《史记》者凡六,今石之传者,惟一琅琊台。泰山尚存十字,疑是覆刻,之罘、碣石、会稽,皆属仿写,东观独不传。今传峄山之文,又为《史记》所不载。”

容庚之文,还记述了琅琊一台及秦碑:“琅琊台在诸城县治东南百六十里。台三层,层三丈许。最上平正,周二百步有奇。东南西三面环海,迤北为登台沙道。台上旧有海神祠、礼日亭,皆倾圮。祠垣内西南隅,秦碑在焉。色沈黝,质甚粗而坚若铁。以工部营造尺计之,居高丈五尺,下宽六尺,中宽五尺,上宽三尺,顶宽三尺三寸。南北厚二尺五寸,始皇诏在东面,仅存字形,南面久泐,多宋金人题名……”

著名的琅琊刻石,虽是长篇歌功颂德文字,但也记载了秦帝国建立之后废分封、设郡县、车同轨、书同文、明法度、统一度量衡以及重农抑商等诸多重大举措,又记载秦帝国辽阔疆土的四边所至,因而也是研究秦帝国施政方针、制度建设的宝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