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虽然被打走了,可他们千百年来,养成了一种飘忽不定的生活习性和勇猛好斗的强悍性格,因此,经常发生南侵骚扰之事。要防范他们大规模的卷土重来,怎么办呢?秦始皇帝想来想去,最后决定修筑长城。这一次修筑长城,除了连接加固增高旧有的燕、赵、秦长城之外,在许多地段,还要增修新的长城。为了这个浩大工程,秦始皇帝下令从全国强征几十万夫役,由蒙恬任总指挥,日夜赶筑。
这长城所经过的地方,不是坦荡平原,而是随处都有高山峡谷,需要因山就势,遇峰则上,通壑则下,这就更增加了工程的艰难。那个时候没有机械,开山采石,搬运垒砌,全靠人力。建筑工地上成千上万来自贫苦百姓之家的夫役,在山巅谷底移动着,有的开山凿石,有的拉石运土,有的正开发新的场地。巨石滚动的隆隆声,泥土下崩的哗啦声,监工挥着皮鞭的斥喝声,痛苦难耐的劳作者的呻吟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山野神秘的寂静,秃鹫在灰蒙蒙的天空中哇哇叫着飞过,它那刺耳的不祥的声调使人想起又有累死、饿死、病死、砸死或摔死的人暴尸荒野了,因此这些秃鹫是专门来啄食他们的尸骨的。
北国的夏天虽然短暂,可火热的太阳直射着一切,使山石都发出了白光,火烧火燎地使人感到窒息,这时候,无数的夫役像快要死的鱼,张开着嘴巴,一刻不停地劳作着。当有一阵凉风吹来,人们刚要稍稍清爽一下时,远处的云团滚过来了,接着是耀眼的惊人的闪电,可怕的霹雳震得山摇地动,狂风骤起,天地顿时变得黑沉沉的,雨紧跟着下起来,人们既躲闪不及,也无处可躲,索性在那风雨中,任它吹,任它淋,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与亲手筑起的长城共存!进入漫长的冬天,冷风肆虐地吹个不停,它卷起的尘沙,打瞎了人们的眼睛,吹冻了人们的腮帮、耳朵和鼻尖。这还不算,有时风雪竟如发狂的老魔鬼怒号着向人们袭击,使人站不住,走不动,爬不得,最后被冻僵……
不知有多少贫苦夫役,来时刚刚成婚,是个壮实后生,经过长年累月的劳苦折磨,风吹雨打,渐渐腰弯背驼,面目憔悴,由少变老,侥幸不死,还算万福。不知有多少人,背着好几块几十斤重的大城砖,往那山岭上攀登,一时力不能支,头晕目眩,一头栽下万丈深谷,摔得粉身碎骨。还有不少人,活活累死在那新垒的墙基之上,结果被用砖石砌在了里边,尸骨变成了长城的一撮泥土,长城也变成了无数人的一座万古不朽的丰碑!民间传说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虽然所述并不确切,但也足以说明,这长城的修筑,曾使无数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曾使无数人丧身荒远北疆,埋骨于山巅路旁。
劳苦人民经过许多年的努力,才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筑起了驰名于世的万里长城。这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经河套地区过黄河,沿着阴山、燕山向东而去,直达辽东。它就像一条巨龙一样,高低起伏,蜿蜒万余里,屹立在崇山峻岭之上。这长城的修筑,不光是古代世界一项伟大工程,就在今天,也仍被看作是坚不可摧不能逾越的象征。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热爱自由独立的雄伟气魄,和那种不怕艰辛劳苦顽强斗争的精神!
且说大将蒙恬正在监筑长城期间,忽又接到始皇帝的诏命,要他督修从边区的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到首都咸阳附近的“直道”。秦始皇帝修这条直道的目的很明确,那时为了便于中央同北部边区的联系,及时调动军队互相支援。这项工程也十分艰巨,全长1800里,沿途多是山地,层岭复杂,深谷潆洄,修造道路谈何容易!蒙恬领有诏命,岂敢懈怠?又强征来无数夫役,今日劈山,明日填谷,不知断送了多少人的性命,耗费了多少资财!直到秦始皇死,这条直道也没完工。
公子扶苏奉旨戍边,在咸阳辞亲别友,从驰道上直道,由直道快马加鞭,朝行夜宿,直奔蒙恬驻秦国北疆的司令部——九原郡。
公元前212年,扶苏到蒙恬部队任监军,始皇帝的原意是让他在这里学政治学军事,以待今后重用。蒙恬当然明白始皇帝的良苦用心,所以欢迎扶苏的酒宴过后,便派专人陪同扶苏沿长城由西向东巡视了整个工程。
秦长城西端的起点为临洮,而它的东端是碣石。碣石之地有三个:一在河北昌黎,一在辽西兴城,一在朝鲜半岛北部的遂城。今朝鲜平安南道曾出土过秦戈等遗物,这些遗物应该是当年秦兵戍守时所用,表明秦帝国的统治势力确实越过鸭绿江到达朝鲜半岛北部一带。
战国时期的秦、赵、燕北部长城作为防御体系,在长城沿线筑有台、鄣、城等工事。秦长城也有这种台、鄣、城等工事,以供士兵驻扎戍守。台、鄣、城的形制,规模与燕长城的工事大体相同。长城的台址,如围场县15号的烽火台,形如圆台,底部直径15米,上部直径2.5米。长城的鄣址,如赤峰北五里岔村的遗址,长50米,宽40米。长城的城址,如围场县的岱伊古城,长宽均为200米。台、鄣、城都是供将士戍驻用的。
秦长城的建成,对于巩固中原政权的边防,保障北方边境的安定,对于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流以及当地民族融合的进程,都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它是秦人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各种各样难于处理的事物,随同整个天下一齐扑入他的怀抱。他要制定帝号,确立郡县制度,设置三公九卿,统一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还要修建陵墓、宫殿……忙得不可开交。就是这样,始皇帝也没有忘记下达这样一条命令:修筑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
筑路工程的负责官员叫常颊,他率令着军兵和民夫在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开始筑路。这一带山高水急,崖直谷深,地形险要且气候多变,豺狼虎豹出没无常,条件十分艰苦。经过多年的努力,筑路者硬是在寂寂无人行的群山中开出了一条道路。由于受条件限制,这条道路只有五尺宽,故被称为“五尺道”。虽然如此,西南的崇山峻岭也因此而变为通途。
那么,五尺道的尽头是什么地方呢?
秦汉时期,对分布在相当于今之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和南部及云南、贵州等地诸多少数民族称为西南夷。在这片十分广阔的民族区域内,当时已建有众多的地方政权。其中,夜郎是最大的一个,辖有相当今之贵州西部、北部、云南北部和广西北部的地区。《史记·西南夷列传》说,夜郎以西还有众多的靡莫族政权,最大的是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滇(在今云南滇池地区)。由滇再向北,以邛都的疆域为最广。上述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皆已实现定居,主要经营农业。由此往西的广大地区,其居民的大多是古羌人,他们的社会进化水平还不高,比较落后,尚处在原始社会父系民族公社的发展阶段。该地区为数不多的民族政权有昆明(在今云南洱海地区),有徙(在今四川境内)、笮都(今四川投源县境内)。由笮都再向东北,分布着十数个民族政权,最大的是冉(在今四川茂汶地区)。该地的社会发展水平也很不一致,有的定居务农,有的以游牧或狩猎为生,逐水草而居。由此向东北,分布着十数个氐族人建立起来的政权,疆域比较大的是白马(辖有今四川北部和甘肃南部地区)。《史记·西南夷列传》说:“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战国时期,上述大部分地区由秦国和楚国实行一种名义上的统辖,二者间保持着十分松散的联系。
战国后期,在这一地区,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楚威王在位的时候,总派遣将军庄跻领兵沿沅江经略巴、黔中二郡以西之地。关于庄矫的身份,司马迁说他是楚庄王的苗裔,唐朝人又说他是楚庄王的弟弟,是个大盗。所以现代历史学界又有学者认为,庄矫是楚国的一个农民起义领袖,他是在起义失败之后,率领起义军余部主动撒往该地区的。庄矫领兵来到滇池之后,只见湖水清澈,湖面非常宽广,真个是烟波浩淼,方圆足有300里。而滇池岸边的土地更是肥沃富饶,有数千里之广。庄矫看中了这块宝地,遂在此驻扎下来,镇压了当地的一些反对者,为楚国又开辟了一大块疆域。庄蹻遂派遣属下返回楚国向楚威王汇报。当时中原地区七雄割据,战火连年,兵燹不断,到处兵荒马乱。秦国亦加强了对楚国的进攻,恰于此时夺占了楚国的巴郡和黔中两个郡,将远在滇池的庄矫同楚国的联系切断了。庄矫无法归报楚王,遂将计就计,凭借着强大的兵力,在此地扎下根来。他命令属下都穿上当地民族的服装,遵守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力图将荆楚文化同当地的民族文化融汇在一起,减少当地人对他们的疑惧或不满情绪;庄矫亦自立为滇王,重建了滇政权。由此,当地的经济文化由于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始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虽然在名义上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而,由于西南一带地形复杂,山高林密,崖陡谷深,河流湍急,交通条件十分恶劣,自古以来即被人们视为畏途。兼之这里气候湿热,疾疫流行,所以秦朝中央政府在实际上并没有向西南这片神秘的土地派驻一兵一卒,一官一吏,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政治统治。对此现状,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的秦始皇当然不能满意。但是,鉴于西南地区的特殊的地理环境,秦始皇又不能像攻打六国地区那样,出动虎狼之兵扫荡西南,毕其功于一役。何况那里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军事力量,没有出现明显的同皇帝陛下对着干的民族情绪。因此,秦始皇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即修路,先解决交通问题,将西南地区与中原在交通网络上连成一体,然后再解决建立地方政府,对该地区实行直接的有效的政治和经济管理等等难题。
实践证明,秦始皇的这一决策是正确的。尽管开通五尺道的进程比较缓慢,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而不能一蹴而就,然而随着道路一寸一寸地向西南方向延伸,统一西南夷的愿望就变得越来越现实起来。终于,这条铺设在崇山峻岭中的五尺道修通了!它的北端,连接着难于上青天的巴蜀栈道;而其南端,则紧紧抓着风光旖旎的大西南。秦始皇随之将其早已制定好了的计划付诸实施,主要是向那里派驻官吏,设置了行政机构。另外,根据当时的情况推测,秦始皇可能还派遣了一定数量的军队到哪里,以雪亮的刀锋支持秦朝在当地的统治。
于是,西南地区有史以来第一次同中原地区有了直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对推动当地社会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进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由此加快了华夏族同西南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民族之间的了解和理解,提高了对大一统政治文化的认同性,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
此后,尽管西南地区在秦末汉初曾脱离了中央的控制,与中原失去了直接的政治联系,但是,由秦始皇开辟的统一西南的事业却并未夭折,终于在另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汉武帝当政的时代,实现了对西南夷的更为全面的统一。
在今湖南、江西南部和广西、广东交界之处,耸立着五道雄峻的山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即惯常所说的五岭。岭南以及与之相邻的闽越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之江南地区则更为落后,即使到了唐代,这里也无法同北方相比。所以,当时一些戴罪官员都被贬到这里做小官,如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做司马,“欲为圣王除弊事”的韩昌黎,也被“文贬潮阳路八千”,谪发到岭南来。
春秋至秦朝,在东南和南方地区,生活着文化与中原华夏族不同的民族——越。越,又名粤,是一个历史古老的民族。在其内部,部落众多,故又名百越。春秋时期的越国即是由百越中的于越人建立起来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掉了死对头吴国,独霸东南。但百越人的光辉历史仅此而已。至秦朝时,百越中比较大的是闽越和南越,其中南越分布的范围最广阔,人数也最多。
几乎与修筑通往西南夷的五尺道的同时,秦始皇又对百越地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命令兵发岭南。人们不禁要问:那一片蛮荒之地究竟有什么东西在吸引他呢?
《淮南子·人间训》对此问题做了这样的回答:
秦王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认为是岭南的犀角一类的宝物诱惑了秦始皇。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我们认为,至少可以说,秦始皇发兵南越的一个重要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皇帝,秦始皇理所当然地将天下看作是自己的私产。从他的种种行动之中都鲜明地体现了他为人、为帝的这个特点。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在京师咸阳模仿六国的宫殿样式大造殿宇,或宏伟壮丽,或小巧玲珑,或孤高耸立,或连绵数里,形成了一片辉煌如霞的建筑群。用来充实这些宫殿的,主要有两样东西,一是大批年轻美貌的女子,一是光彩夺目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所以,秦始皇兵发岭南的一个直接原因,即是为了掠夺那里的奇珍异宝,以便充实京师咸阳的宫殿。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呢?
开疆拓土的意识在先秦时期的统治阶级之中即已产生,它和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自春秋时期起,由于实行了所谓众星拱月式的分封制度,使得各个诸侯可以凭借自己手中掌握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同周天子分庭抗礼,甚至将天子呼来唤去,根本不把所谓王室权威放在眼里。而各诸侯国若欲生存,则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加强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保卫自己的同时,加紧向其他诸侯国进攻。春秋五霸就是诸侯之间矛盾和斗争的产物。进入战国时代,兼并战争更为剧烈,社会财富被大量浪费,无钱无势的老百姓更是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因此,当时许多著名的思想家都尖锐抨击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例如墨子和孟子即是如此。然而,就是在这种非常实际的保护自己、发展自己的血腥战争中,开疆拓土的意识被生存的帆篷带动到极致,并最终导致在客观上形成了全国一统的大趋势。因此,在秦始皇这样的封建帝王看来,大一统即意味着开疆拓土,意味着兴兵打仗,并且最终意味着将极大地扩充自己的实力,真正实现富有四海、主宰天下的梦想。而举凡雄才大略的君主,因为在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使他们更加藐视一切,也更加想把一切都抓到手里,让一切都服从自己,如寒冬的一片枯叶,在自己的脚下瑟瑟发抖。这种意识,在表面上看来,是一种统一意识,而在本质上则表现为专制意识,专制作风。就历史本身的发展过程而言,在当时,没有专制,也就没有统一,正是在专制主义的君主集权制度建立以后,以开疆拓土为表面形式的统一战争才得以顺利开展和结束。我们认为,对秦始皇来说,这才是最大的诱惑。
世人皆谓秦始皇为暴君,不过,秦始皇可能从来没有亲手持刀杀人的记录。他唯一一次与人面对面地刀兵对垒,大概就是在统一全国以前,荆轲“图穷匕首见”,把他追得绕着柱子仓皇奔逃的时候。此外,秦始皇的刀子,可能从未出过刀鞘。那是因为,别人用刀用剑杀人,他则用嘴巴杀人。他一声令下,某某人被族诛,白发苍苍的老人和襁褓中的婴儿都倒在血泊之中,黄土地被染成了一片绛紫色;他一道诏书,也许只有歪歪斜斜的十几个字,几万乃至几十万大军便集结边庭,塞外对垒,兵戈相击,血肉横飞,伏尸遍野,天下缟素。
此次征伐岭南亦是如此。
按照秦始皇批准的作战计划,秦朝中央派出了总数达50万人的庞大兵力,由尉屠睢为统帅,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南方进发。秦始皇坐镇京师咸阳,遥控战局。
尉屠睢率领的秦军,一共分为5路向南进攻。第1路“塞镡城之岭”;第2路“守九嶷之塞”;第3路“处番禺之都”;第4路“守南野之界”;第5路:“结余干之水”(见《淮南子·人间训》)。据林剑鸣先生《秦史稿》的研究,这五路兵马的具体进军路线是这样的:一路由今江西向东,进攻东瓯和闽越;一路循今江西南昌,经大庾岭攻入广东北部;一路循今湖南长沙,经骑田岭直捣番禺;一路由萌渚岭攻入今广西贺县;一路经越城岭攻入今广西桂林地区。
战争就这样展开了。从秦军五条战线出击的情况来看,进军东南的秦军比较顺利,很快平定了闽越和东瓯。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尽管经济和文化十分落后,但距离中原比较近,接受中原文化比较早,也比较深。例如在江淮地区,自远古时期起,即居住着众多的夷人。《后汉书、东夷列传》说,夷有九种,为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等。据说夷族自夏朝时起即与中原发生了比较密切的联系,而其主要表现,即是与中原华夏族进行过多次的战争。江淮地区在战争中加强了回中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往来与交流。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江淮的夷人皆散为民户,直接处于秦朝郡县的管理之下。因此,固然该地区的经济仍十分落后,但上述进步却不可能不影响到东瓯和闽越一带,使其对中原的向心力强于岭南。另外,早在秦朝实现统一六国以前,秦国的政治统治即已达到过东南地区。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国名将王翦即率兵平定了楚国所统辖的江南地区,降服了越君,并设置会稽郡,对此地区进行统一的行政管理。会稽在地理上距离车瓯和闽越更近,中原的影响也会相应地更大。这些都给迅速平定东南地区良好的基础。所以,在秦始皇出兵的当年,即公元前221年,秦朝即在东南建立了闽中郡(治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
然而,与东南地区的战事相比,进军岭南的战事进行得十分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岭南的越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越人充分利用了为他们所十分熟悉的地形,同秦军苦苦周旋。有的地方山深林密,越人便逃进密林之中躲藏起来。而习惯于在中原开阔地区作战的秦军,由于不熟悉地理环境,又没有在密林之中作战的经验,不敢贸然进攻,只好在密林之外的空地上驻扎下来。而越人则采取了游击的战术,敌疲我扰。多日以后,秦军士卒劳倦,人困马乏,战斗力迅速下降,越人则乘机杀出阴森可怕的密林,给秦军以致命的一击,使秦军遭到重大伤亡,连最高统帅尉屠睢也被岭南的越人杀死!这样,秦军虽然在兵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对越人却无可奈何。
比这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秦军的后勤供应十分困难。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秦始皇自战争中成长,又亲自策划和指挥了具有空前规模的统一战争,怎能不懂得这个道理。不过,一时之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也颇有些无奈:南方的河流纵横交错,从黄土高原一路打过来的始皇帝的军队一下子也搞不清这里的地理情况,只觉得到处都是河湖港汊,宽的、窄的、深的、浅的,弯弯曲曲地,不知道哪来的这么多的水,也不知道它们要流到哪里去。如此复杂的地形,不仅使秦军运动不便,也给军用的粮草供应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汉朝人编纂的《风俗通义》叙述了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据说秦昭王的军队占领蜀地之后,派一个叫李冰的人做蜀郡的郡守。蜀郡这个地方,有一条大江在境内流过,名叫岷江。恰逢李冰上任之际,岷江发了大水,江中冒出一个凶神恶煞的妖精,声言要两岸的人民每年都要给他送来两名美貌的姑娘做老婆,如若不然,必将兴风作浪,吞没两岸。李冰知道后,即变作一头灰色的牛同妖怪变化的另一头灰牛拼命角斗,并且在事前向属下交代说,那头脸朝南,腰间有一条白毛的灰牛就是他自己。属下们乘着李冰同妖怪角斗之际,用剑将妖怪刺死。从此以后,蜀郡年年五谷丰登,妖怪彻底消失。
李冰斗妖的故事当然是子虚乌有,然而,李冰的确是先秦时期秦国的治水能手。
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当属享誉中外的四川都江堰。
千里岷江,两岸崖壁峭立,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声若雷鸣。激流入灌县后,江水在平川上更为暴虐,冲决堤岸,淹没庐舍。从上游挟带的大量泥沙也淤积在这里,极易抬高河床,酿成更大的水灾。
一座玉垒山又阻滞了东流的江水,使山之西江水泛滥,而山之东则往往赤地千里,大旱不已。秦昭王时,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痛下决心,要彻底根治岷江水患。经过细致的实地考察和周密准确的计算,李冰组织了上万名民夫,在江心筑起分水堤堰,将狂暴的岷江分为内外两江,玉垒山也被凿开一个“宝瓶口”,使内江水大时水流自行越过低堰泄入外江;枯水时节,水量又可以集中于内江,保证农田灌溉用水。于是,成都平原逐渐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这座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排灌作用。而且无论当代的水利专家如何使之更为完善,都没有脱离李冰当初的设想。
在秦国,具有比较悠久的治水传统和十分丰富的治水经验。除了都江堰以外,秦国比较大的水利工程还有郑国渠,是在秦始皇为秦王时期兴修而成的。然而,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兴修水利的传统被抛弃了,秦始皇醉心于修筑长城、陵墓,建造辉煌的宫殿,虽然他提倡“上农除末”,却将农业的命脉——水利,扔到了脑后边。
此番进军岭南受挫,几十万秦军被山山水水围困着,像关在笼子里的一条饿狼,咆哮着,挣扎着。秦始皇于是想到了兴修水利,开通一条水上通道,利用它千里转运,将粮草送往前线。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委派一个名叫禄的监御史(史禄)负责开凿渠道,史禄肩上的担子骤然加重起来。食君之俸禄,怎敢不尽心竭力!史禄忍着炎热潮湿的气候,带着属下爬山越岭,涉水渡河,辛辛苦苦地勘察地形,计算各种数据,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
这条名为灵渠的运粮通道是在今广西自治区的兴安县开凿的。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和岭南的珠江流域之间,五岭隔断了南北之间的往来,不仅水路不通,就是陆路亦因地势险峻而难于畅通。漓江和湘江同出于兴安,史禄利用两河之间最近距离只有几里地的天然条件,动工开凿运河。首先,史禄率领士卒使用山石截断了滚滚东去的湘江水,然后,由此再开凿两条运河,分别进入湘江和漓江,靠北的一条运河拉着引来的湘江水绕了一个大圈子,再汇入湘江;靠南的一条运河比较长一些,大约有33公里,将引来的湘江水沿着蜿蜒起伏的丘陵汇入漓江,这条南运河就是灵渠(因漓江当时又名灵河而名)。
开凿灵渠的最终目的在于向前线秦军运送粮草,所以,史禄必须解决灵渠的船只航行问题,不能仅只是将湘江水汇入漓江,在形式上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即告完事大吉。然而,在灵渠上通航又谈何容易!灵渠所流经的地区,都是绵延起伏的丘陵,山虽不很高,坡度却比较大,必然使江水的流速更大,同时,水的深浅也不容易控制。为了解决这两个难题,史禄汲取了历史上秦国和当地丰富的兴修水利的经验,首先命令军士们将运河河道开凿得弯弯曲曲,尽量缩小水流的落差,减缓水的流速。另外,经过史禄的精心设计,在运河沿线,还设置了几十座船闸,可以利用它拦截水流,抬升和降下船只,以便运粮船能翻山越岭,安然抵达目的地。
灵渠开凿成功了。它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水道,一直到清代,灵渠上依然是百舸争流,航运繁忙。灵渠的开凿,为巩固统一,促进南北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主持这个工程的史禄,作为伟大的秦朝水利科学家,被永远地记在了历史的光荣簿上。
灵渠当年凿通的消息传到了咸阳,秦始皇很快下令沿水路向前线运输粮草,以保证军需,支持前方作战。在此之前,秦始皇惟恐他的50万大军人手不够,曾派任嚣和赵佗两员大将,率领“楼船之士”——水军开往前线增援。当此灵渠凿通之时,楼船更可以长驱南下了。根据古籍的记载,楼船是古代的一种巨型战舰,其最大的特征是在舰上建有重楼,配备了各种大型的进攻和防御的武器和设施,例如女墙、拍竿等等,使其战斗力在当时的战船中首屈一指。
在如此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攻势面前,“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的岭南越人再也抵挡不住了,只好停止抵抗,缴械投降,向皇帝俯首称臣。为了巩固岭南的统一局面,秦始皇制定了如下措施:
第一,于公元前214年发“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谓“逋亡人”,即是逃亡的罪犯;赘婿是指就婚于女方的贫苦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被列为“七科谪”(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市籍七)之一,所谓陆梁地,即指五岭以南地区。翌年,即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又下令将中原50万罪犯强行迁徙到岭南地区,“戍五岭,与越杂处”。
第二,秦始皇在岭南设立了地方行政机关,即象郡(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县)、桂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和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广州市),委派官吏管理当地事务,并设置了以负责军事事务为主的南海尉。皇帝陛下的水军首领任嚣于此时担任了南海尉之职。而另一位水军首领赵佗,则担任了南海郡的龙川县令,成了越人的父母官。秦末以后,群雄逐鹿中原,无暇顾及岭南,赵佗遂乘机诛杀了秦朝的官吏,自立为南越王,这倒是秦始皇所没有想到的。
不论秦始皇统一岭南的动机如何,历史又一次慷慨地将造福国家、造福后代的光荣赐给了他。秦始皇作为一个历史的精灵,通过征伐岭南,再次将社会推向前进。那些迁徙到岭南的大量人口,从内地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等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和当地的越人一起,加速了开发该地区的速度,并且在共同的开发中开始了民族融合的过程,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在政治上,秦始皇结束了岭南地区长期以来由越人奴隶主割据混战、各霸一方的混乱状态,使岭南地区也加入到统一的民族大家庭中来。该地区行政建郡的设立,成为当地经济开发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