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孙子原来这样说
10789200000008

第8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原典”

取敌之利者,货也。

“古句新解”

想要夺取敌人的军资,必须借重物资奖励。

古往今来,激励士气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条件。孙子在这里特别强调,在夺取了敌人的资财后,就要分出一部分奖励部下,这样可以达到激励士气的良好效果。常言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悬设厚重的物资奖赏,是历代兵家治军用兵十分重视的一种办法。重奖的目的在于鼓舞士气。奖赏手段运用得当,能调动起广大官兵的积极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刘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他很懂得领导艺术,正是由于他能够信任人才,善于激励,及时地论功行赏,充分地调动士兵的积极性,从而把当时天下的人才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优化组合的团队,这样一来,他夺得天下也是必然的事情。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同时也应该奖励人才,因为奖励是对人才贡献的实实在在的肯定。刘邦夺取天下以后,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功绩,对功臣论功行赏,不但封赏了萧何、张良、韩信、彭越等一批人,还封赏了他最不喜欢的人——雍齿。

恰当的激励方式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善于激励士气,调动企业员工的能动性,根据人的需求动机,将贡献与福利结合起来,用关心人、激励人、逐步满足人的方法,使员工个人的需求与企业的目标联系起来,上下同欲,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西方管理学家将这一规律概括为一个公式:工作绩效=能力 激励。

当然,除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如,注重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让成员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了解自己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作用。把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员工对组织产生感情和责任心。还要注意让工作本身具有激励作用。当员工把工作本身视为一种工作报酬时,人们往往愿意在工作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并从工作过程中感受到最大的满足。

因此,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较多地考虑如何使工作本身变得具有更多的内在意义和更高的挑战性,让员工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要培养员工的参与意识,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办法。通过参与决策和管理,可以强化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认同感,进一步满足员工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通过一系列连贯的政策、体制和程序塑造员工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使企业的每个成员都能融入到独特的企业文化中去。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激励机制,吸引、留住人才,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因此,为了满足人们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出现的多种需求的需要,管理者必须要丰富现有的激励手段,实现激励体系的多维化发展。人需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激励具体手段的多样性。实践证明,只有多种激励手段的有效结合和综合运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目标激励也是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司马迁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年仅10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学习用古文字写文章。司马迁的父亲在去世前对他说:“现在汉朝兴起,海内统一,那些明主、贤臣、忠臣以及死于道义的人士的感人事迹,我身为太史令却没有把它们记载下来,断绝了天下的历史,这太可怕了。你可要继承我未完成的事业啊!”司马迁遵守父亲的遗嘱,编写他的书。过了七年之后,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冤而遭受宫刑,被囚于狱中。于是他自己叹息道:“这是我的罪过啊!身体被残毁了,没有用了啊!”然而又退一步深思地说:《诗》、《书》之所以意思隐晦、文字简短,是由于作者想要表达他心中的思虑。从前周文王被囚于羑里(今河南省汤阴县北),推演出《周易》;孔子被围困于陈国、蔡国之间,作有《春秋》;屈原被流放,才著《离骚》:左丘明两眼失明,乃撰《国语》;孙膑被挖去膝盖骨,而兵法得以写成;吕不韦被免相迁居蜀郡,世传《吕览》;韩非被秦王囚禁,写有《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多是圣人贤士发泄愤懑的创作。这些人都是因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主张而郁闷愁苦,因而追述往事,思考未来。于是他想到了自己,便决心忍受苦痛,发愤编写唐尧以来的历史。这就是司马迁发愤撰写《史记》的经过。

事实上无论是司马迁还是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韩非等人,他们的作品与其说是悲愤之作,不如说是目标激励使然。目标在人的一生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人的理想决定了人们行动的目标,当人们有意识地明确了自己的行动目标,并把自己的行动和目标不断加以对照,知道自己前进的速度和不断缩小达到目标的距离时,他行动的积极性就会持续高涨。

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特别关注对员工的激励。一是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投入的程度和效果明显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二是如今最剧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在管理上,管理者与员工共同确定了目标,员工实现此目标后自我评价很好,就能起到激励作用。其他情形下员工所确立的工作期望、追求实现之后,都能起到激励的作用,管理者都可以善加利用。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为什么付给施瓦布100万美元的年薪,也就是一天3000多美元的薪水呢?施瓦布是天才吗?不是!或者是他的钢铁知识比别人更渊博吗?也不是。施瓦布说,他之所以能获得这么高的薪水,主要是他出色的为人处世及管理才能。“我认为我拥有的最大的资本,就是鼓舞和激发员工热情的能力。这种热情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财富。而充分发挥一个人才能的方法,就是赞赏和鼓励。在这个世界,批评最容易扼杀一个人的进取心了。我从来都不批评任何人。当我希望别人勤奋工作时,我最先选择的是激励,而不是指责。我更加乐于称赞,而不喜欢挑剔。当我对别人的工作感到满意时,除了由衷的褒奖之外,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我经常和世界上著名人物打交道,我发现所有的人,无论他如何伟大,地位如何高,没有不希望得到赞美的。”这就是施瓦布的做法。善于运用激励和赞赏是管理者的重要工作方法。

本篇主要论述了如何运用谋略克敌制胜的问题。孙子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全胜”作为将帅用兵艺术所应当追求的最高境界,突出强调以谋胜敌,并深刻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著名的军事规律。同时还将战争的谋略与决策做了一个层次上的划分,即“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