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枭双雄:刘邦
10788200000008

第8章 众推沛公

就在农民起义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之时,沛县县令日夜担心有一天起义军会兵压至沛县县城,于是他找来萧何、曹参商量。

“眼看陈涉兵起,天下混乱,我准备献城投降,你们觉得怎样?”

萧何考虑片刻,说道:

“您身为秦吏,要叛秦投降的话,恐怕城中部分将士不服。不如把那些四处逃亡的人召集在一起,这样,说不定还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曹参听出萧何的言外之意,接着说道:

“可以派人去召刘邦。刘邦虽触犯刑律,但他一定有难言之隐。此人素有豪气,有胆有识,如果将他赦罪召回,他一定会感恩图报,辅君成就大事。”

沛令于是听从了他二人之言,但又不知刘邦隐于何处,该叫何人去找?

曹参说道:“城中有一人叫樊哙,是刘邦的连襟。刘邦事发后,不知他逃往何处?近几日,我见他回来了。樊哙一定知道刘邦藏在何地,可以让他去找。”

沛令听后大喜,命人找来樊哙。樊哙得到命令后,即刻动身,前往芒砀山中。

樊哙,沛县人。生得虎背熊腰,力大无比。因家境贫寒,专靠屠狗为业,吕公见他为人忠厚,便把小女吕缨嫁他为妻。为此,便与刘邦有连襟之亲。刘邦逃亡后,因怕株连,他也隐于芒砀山中。这次回家探听风声,恰巧被曹参碰见,于是促成了这趟差事。

樊哙进入芒砀山,找到了刘邦,说:

“今沛县县令本欲举城投降陈涉,最后听了萧何、曹参二位兄弟的建议,召姐夫回去相佐,以前罪状全免,特意让我持书前来召你。”说着将一封书信交给刘邦。

刘邦看了来信,得意一笑,立即召来众人,宣布道:

“诸位,今沛令来书,说赦免前罪,叫我们回去助他起事。我们的出头之日到了,大家准备一下,随我回沛县。”

到此时,刘邦潜入芒砀山已半年之久,陆续收纳的兵士已有数百人。

刘邦率领众人走至半路,忽见萧何、曹参狼狈奔来,当即惊问缘由。二人慌忙说道:

“前请沛令召公,原待公来起事。不料,樊哙走后,县令忽生悔念,怕公来对他不利,于是下令紧闭城门,并要抓我两人问罪。亏我两人闻讯较早,越城才得以逃脱,可家眷都还在城中。”

刘邦听完,微微一愣,说:

“二位不必惊慌,以前多蒙照顾,现暂随我前往沛县,我定想方设法,救出二公家眷。”

众人来到城下,果见城门关闭,但守城者多为百姓。刘邦心生一计,转身对萧何说:

“你为我修一书,号召城内百姓,杀县令,开城门,迎我入城。我就不信,城中百姓会全听从县令的话!”

不久,书已修好,刘邦将书信绑在箭头上,弯弓搭箭,大喊一声:“请看我书,不可为了沛令,白白送死!”嗖的一声,箭已射入城内。

这时,任敖恰在城上,见信射到,忙拾起展开一看,书中写道:

“天下苦秦已久,今父老兄弟,虽为沛令守城,然诸侯并起,必有一日屠城。为全沛百姓着想,不如共诛昏令,择能者立之,以应诸侯。如此,方可城好家全,否则,妻子父母将死无葬身之地。”

任敖拿着书信急找诸豪杰商议。大家都认为,信中所言,句句为实,且沛令素来不得民心,于是率众而起,冲进县廷,杀了县令,大开城门,将刘邦迎进城来。

刘邦进入沛城,约束部下不得扰民,召集会议,以商善后之事。众人都推刘邦为沛令,刘邦说:

“天下方乱,诸侯并起,今若荐主不善,就会一败涂地。我不敢自爱,恐能鲜德薄,难保全城父老兄弟。如此大事,望诸位择更贤者立之。”

刘邦不是自谦,他虽心怀大志,但这等事毕竟是头一次遇到,何必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没有后退之路呢?然而,这又是一次机遇,他能推掉吗?

众人见刘邦有相让之意,有人提出萧何、曹参,两人更是万般推辞。他二人本是文吏,动笔、出谋还可,领兵征战却是外行。再者二人都已成家立业,恐将来无成,诛及宗族,为此,又力荐刘邦,自己相辅。刘邦仍是推辞。众人正束手无策,一父老说:

“我平生素闻刘邦奇异,日后必当大贵,且我等已问过卜策,属刘邦最吉。大家想立你为主,乃人心所向,望勿再推辞!”

刘邦见推脱不掉,只好应允。于是,众人共推刘邦为沛公,择日就职。

吉日来临,刘邦就沛公职。因黄帝战于坂泉,遂定天下;蚩尤虽败,然好五兵,所以刘邦与众人在县廷之上,祠黄帝,祭蚩尤,杀牲衅鼓,以求福祥。因刘邦曾小径斩蛇,有老妪夜哭,又引出赤帝子杀白帝子之说,故立赤旗、赤帜,张挂城中,以示顺天灭秦之意。

礼仪后,众人散去。沛公(后来一个时期,刘邦一直用这个称呼。)独坐厅中,心情难以平静,有兴奋,有惆怅,也有压力:自己被推沛公,多年愿望已有开端,但这是一条叛秦之路、一条造反之路,这条路一头通往成功,一头通往失败。成功了就能身登尊位,荣华富贵;失败了就会家破人亡,诛连三族。现在已踏上了这条路,不能后退,只能往前走,但现下事多如麻:要扩军,要安民,要守城,还要外略……他沉思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沛公召开了第一次有文吏武将参加的会议。

“诸君,现陈王已遣四路兵马击秦,近闻项梁、项羽叔侄起兵于会稽,故齐裔田儋也自立为齐王,数千人为聚者,更不可胜数。今暴秦天数已尽,也正是我等创业之时。为尽快聚集力量,我现授:萧何为丞,曹参、周勃为中涓,周昌为舍人,夏侯婴为太仆,任敖、周苛、卢绾等以客从我。”

见众人没有异议,沛公又令:

“萧何、曹参,张榜安民,并征召沛子弟;樊哙、周勃、夏侯婴,编练现有人马,准备兵略胡陵(今山东金乡县东南)、方与(今山东金乡县北),其他人员,另有派遣。”

散后,众人各忙其事。其中,周勃、周苛、周昌又是什么人呢?

周勃,沛县人,以织蚕箔为业,又善吹箫,所以常以此技充役丧家。他又长得身高力大,自幼嗜武,拳脚弓马无一不通。刘邦下沛县,他只身往投,被授予中涓的官职。从此,在刘邦麾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刘邦称帝后,他一度官至太尉之职。

周苛、周昌,是俩堂兄弟,也是沛县人。秦二世初的时候,为泗水狱卒吏。刘邦为沛公,令人击破泗水监,二人皆投奔了沛公。沛公授周昌为职志,周苛暂以客从的身份跟随了刘邦。楚汉战争中,周苛战死荥阳。刘邦称帝后,周昌官至赵相。

萧何、曹参奉命后,一面张榜安民,一面在沛城内设征兵站多处。周邻百姓闻沛公起兵自立,往投者无数,在几天时间内,便征得兵卒数千人。

樊哙、周勃、夏侯婴,统兵操练多日,待命进兵。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十月,沛公令樊哙、周勃、夏侯婴统兵,东攻方与、胡陵。数日后,兵压城下。二城守令,见大兵压境,知出战必败,于是下令死守。樊哙等准备攻城器械,正想攻城的时候,忽然接到沛公的命令,命三人速领军退守丰邑。樊哙等不知出了何事,只得引兵返回。

原来,沛公之母刘氏,因感风寒,突然去世。消息传来,众人颇感吃惊,沛公更为悲痛。萧何进言说:“丧期不易进兵,请召樊哙回。”沛公也只好如此,遂下令退兵。

半月后,沛公葬母完毕,正欲商议进兵,忽有探卒来报:陈王西进兵马失败,周文被困;吴广被杀,且有一支秦军向丰邑挺进。沛公听后,速调集人马,准备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