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枭双雄:刘邦
10788200000028

第28章 平定燕王

刘邦联合异姓诸侯王的势力,打败了项羽。在刘邦即皇帝位前夕,被刘邦所立的诸侯王以及归附于刘邦的原诸侯王已有7人。这7人联名上疏请刘邦即皇帝位,其实质是想使自己的诸侯王地位得已是皇帝身份的刘邦的正式确认,这也是各诸侯王为确保自身的利益和安危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这七位诸侯王是:

楚王韩信。韩信在垓下会战前夕已被刘邦正式立为齐王。汉王五年十二月项羽自刎而死。正月,韩信便被更立为楚王,称王于淮北地区,都于下邳,封地比在齐国的土地大大的缩小了。

淮南王英布。汉王四年七月,立英布为淮南王,称王于九江、卢江、衡山、豫章等郡,都于六。

梁王彭越。汉王五年正月,封彭越为梁王,称王于魏国故地,都于定陶。

韩王信。汉王二年立韩信为韩王。汉高帝五年春,与韩信剖符立据,封他为韩王,称王于颍川郡,都于阳翟。

原衡山王吴芮。衡山王吴芮系项羽所割。汉高祖称帝不久,以吴芮率百粤兵诛暴秦有大功,徙为长沙王,都于临湘。

赵王张敖。张敖为张耳之子,项羽分封诸侯时立张耳为常山王。汉王三年,立张耳为赵王。汉高帝五年,张耳死,张敖嗣立为赵王。

原燕王臧荼。臧荼原为燕将,因从楚军救赵,又随项羽入关,被项羽封为燕王,称王于燕地,都于蓟。

韩信等七位诸侯王既然联名上疏尊汉王刘邦为皇帝,刘邦于汜水之阳即位后,立即以皇帝的身份确认韩信等人与汉帝国皇帝的臣属关系,正式承认他们为汉帝国的诸侯王。

以上异姓诸侯王在反秦及楚汉战争中立有大功,并且拥有很强的实力,刘邦即位后也只得承认这种既成事实,正式确认或分封他们为诸侯王。上述诸侯王中,韩信、英布、彭越等人都有很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楚汉战争中独当一面,功勋卓著;刘邦手下的将领如曹参等人,在军事才能上都比不上韩信、英布、彭越等人。这些人拥有大片的封地,手中握有精兵,汉高帝怎能安心?为巩固汉帝国政权和刘氏王朝的长治久安,汉高帝于建国后逐一铲除异姓诸侯王势力;而异姓诸侯王也相继反叛朝廷,这是无法避免的。

在异姓诸侯王中,最先起兵反叛的是燕王臧荼。燕王臧荼本是项羽所封,楚汉战争期间,韩信于井陉口大破赵军,威震河北。韩信听从李左车的计谋,派使者前往燕国劝降。燕王臧荼因害怕而归属汉王。汉王即皇帝位,封臧荼称王于燕地如故。

汉高帝五年七月,臧荼起兵反叛,汉高帝率大军亲征,太尉、长安侯卢绾随从击燕。九月,臧荼兵败被俘虏,燕地被平定,汉高帝立卢绾为燕王。

燕王臧荼叛乱刚定,又发生了颍川侯利几的叛乱。利几原是项羽部下的将领,项羽兵败时,他任陈县县令。利几没有跟随项羽,而是投向汉王,于是汉高帝封利为颍川侯。汉高帝五年秋,高帝来到洛阳,召见在籍的全部诸侯,利几心里畏恐,因而举兵反叛。汉高帝亲自率兵攻击,利几兵败逃走,叛乱被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