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元末明初那些事儿
10786200000007

第7章 反元复宋,初立红巾军

1333年,元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元顺帝(即元惠宗)继位后,皇室内部的斗争愈演愈烈,政治也越来越腐败。再加上他的荒淫无道和连续的天灾人祸,使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终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在很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3月,连日大雨使得江淮大地河水渐涨,人心惶惶。人们担忧的是自己的生计和性命,这十年来的黄淮流域,不是洪灾就是饥荒,元朝政府管理不力,盗贼四起,百姓苦不堪言。

河北有个农民叫韩山童,他祖父是个教书先生,曾经利用传教的形式,暗地组织农民反抗元朝,被官府发现,充军到永年(今河北邯郸东北)。韩山童长大以后,继续组织白莲教,并当了教头,聚集了不少受苦受难的农民,烧香拜佛。于是,韩山童对他们说:现在天下大乱,佛祖将要派弥勒佛下凡,拯救百姓。这个传说很快就传到河南和江淮一带,百姓们都盼望着有那么一天,弥勒佛真会下凡来。

韩山童认为,如今世道已乱,不能再指望朝廷过上好日子了。他要靠自己的能力做一番事业,他的心一直被一件事鼓动着,那就是前几年反了朝廷的方国珍。方国珍在海边称王,浙江行省的官兵都奈何不得他,势力越来越大。韩山童的心,每想到这件事就很激动,那是一种冲动:证明自己,发展自己,展现自己能力的冲动。这个冲动在韩山童那里渐渐变成行动,他总觉得这种世道为成就一番事业提供了机会。

正巧在这个时候,黄河在白茅堤决口,又碰上接连下了20多天大雨,洪水泛滥,两岸百姓遭受严重水灾。有人向朝廷建议,把决口的地方堵住,另外在黄陵冈(今山东曹县西南)开挖河道,疏通河水。1351年,元王朝征发了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十五万和兵士两万人,到黄陵冈开河。

韩山童深思很久,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集合信众反抗朝廷。白莲教在这一地区流传甚广,除了韩山童是总头目,还有其他几个负责人,韩山童计划的第一步是先召集各位负责人,征求意见。

于是,他秘密联系了一些可信的人在颍州地区的白鹿庄召开了一次密谈。这其中有白莲教各地的负责人刘福通、杜遵道、罗文素、韩咬儿,还有颍上县城里的盛文郁、王显忠。几人稍稍寒暄之后,一片寂静,寂静中隐藏着些许压抑,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正待爆发。韩山童身高七尺,头戴红布巾,颇有洒落气度。

此刻,他坐在庄主的位子上,沉着地想着什么,一声不响。其实聚集之前,韩山童已经用密信透露了此次商讨的事情。沉默中,刚刚到来的盛文郁轻轻咳了一声,环顾四周,最后对韩山童说:“教主,最近县城闹得沸沸扬扬,说是朝廷要修治黄河。”在座的各位并不惊讶,只是互相对视了一下,好像已有所闻。

盛文郁继续说:“宰相脱脱不顾异议,将于今年4月在黄淮地区征数十万农民开工修整黄河,发汴梁民夫十五万,泸州戍军二万,大兴工程,预计开河二百八十里,让黄河决堤的地方重回旧道。”

“如今百姓已经怨声载道,可说是民不聊生了,哪有心思为朝廷效力修治黄河?我看元朝离灭亡不久了。”说话的人正是刘福通,此人性情豪爽,有智谋,跟随韩山童在民间传教多时,很受众人爱戴。

韩山童略有所思地说道:“如今这世道,看来只有靠自己撑起一片天地了,指望朝廷是没什么可能的。如今朝廷若要征集民众修黄河,只能引起民众的反感怨恨,依我之见,这是聚众反叛朝廷的好时机。”

各位头领此前也都有过慎重考虑,在韩山童的鼓动说服下,纷纷响应,推举韩山童为首领。

韩山童说道:“历来起义都有自己的口号来号召群众,于此,大家有何意见?”

刘福通说道:“现在元朝压迫百姓那么厉害,百姓还想念着宋朝。而且宋朝灭亡不过才七十余年,遗民较多,江淮、黄淮地区的汉人多不服蒙元统治,反心一直都有。如果打起恢复宋朝的旗帜,先攻下附近的州县,同时鼓动修黄河的十几万民夫反叛,应是得人心之举。”

韩山童立即走向刘福通,应声:“好”,对着众人神秘地一笑道:“各位稍等,且看一样宝物。”

只见韩山童关上房门,谨慎地取出一个陈旧的黄布包。众人依然一脸迷茫,屏着气息,不知韩山童到底要展示什么宝贝,跟起事有何关系。

“诸位且过来一下。”众人细细辨认,却难分辨出印文到底是什么。曾做过朝廷小官的杜遵道研究半晌,大惊道:“这……这可是天子之宝啊!”众人再看,将信将疑,都怔住了,齐齐望着韩山童。

韩山童沉沉地说道:“实不相瞒,这是大宋天子宋徽宗的玉玺。说来话长,靖康二年4月,金人虏宋徽宗,皇室潜逃。为避免金人盘查,太上皇将这块玉印,偷偷托付给一个随从,让他在民间的儿子收藏,这个儿子从此改名换姓,叫韩明。这块玉印也代代相传,传到我这里已是第九世了。”

众人面对此番情形顿时失语,不知这玉印是真是假。韩山童正色道:“我祖上还传下另外两件宝物——徽宗的画和内府的玉镇纸。各位请随我前往观看。”几经周折到了一间秘密房间,韩山童如此这般介绍这两件宝物如何如何,众人由狐疑逐渐变得相信了。

回到堂上,众人犹在不可思议之中,韩山童唤人去喊夫人。

只见韩夫人抱着一个小孩进来。

众人不知这又是为何。韩山童指着孩子诡异地说道:“恐怕你们还不知道他是谁?”

刘福通说:“这不就是令郎吗?”众人皆说:“是啊,是令郎啊!”

韩山童道:“这是我从民间收养的孩子,他可是大宋朝的皇子。我乃宋代宗室。”

这仿佛一出戏剧,众人心中狐疑,却无法发问。

刘福通说道:“原来韩庄主是宋代宗室,有天子玉印,收养皇孙,当恢复宋室才是。如今时机成熟,我等应鼎力相助,恢复大宋伟绩。”众人当下拥立韩山童为主,决意即刻采取行动谋划大业,反元一事算是达成了共识。

刘福通化身为颍州商人,带领几个随从,前往黄河沿岸准备发动民工反抗朝廷。同时,韩山童在黄河沿岸散布童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同时,在河道中埋设一石人,背刻:“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还让几百个教徒扮成修河的农夫,暗暗在这些河工中宣传这些思想。此时,元朝政府所拨的修河经费被修河官贪污,河工拿不到工钱,连饭都吃不饱,心中都对朝廷充满了怨恨,民工们虽然不懂这歌谣是什么意思,但是听到里面有“天下反”三个字,就觉得好日子快要到来了。开河开到了黄陵冈,有几个民工忽然挖出一个石人来。大家好奇地聚拢来一瞧,只见石人脸上正是一只眼,而且背上刻的字正是最近流传的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大家心里都想,民谣说的真的应验了,既然石人出来,天下造反的日子自然来到了。

于是,韩山童趁机在白鹿庄,聚集了3000人,杀白马黑牛,祭告天地,宣称自己是宋徽宗第九代传人,要起兵恢复宋王朝,韩山童被推举为明王。众人决定起义,以头裹红巾为标志,四处宣传起义之事,称为“红巾军”。又因焚香聚众,又被称作“香军”。但是正在歃血立誓的时候,有人走漏了消息。官府派兵士把韩山童抓去,押到县衙门杀了。韩山童的妻子带着他儿子韩林儿,逃脱了官府追捕,到武安(今河北武安)躲了起来。

刘福通逃出包围,把约定起义的农民召集起来,攻占了颍州等一些据点。原来在黄陵冈开河的民工得到消息,也杀了河官,纷纷投奔刘福通的队伍。因为起义兵士头上裹着红巾,当时的百姓把他们称做红军,历史上把它称做红巾军。不到10天,红巾军已经发展到十多万人。

韩山童的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却唤醒了当时世人的蒙昧,对人们的思想也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随后,很多起义军也都打着“红巾军”的旗号在各地纷纷起义,对抗元朝的腐败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