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难纪实
10786000000072

第72章 后记

1999年11月24日,不堪回首的黑色日子。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险恶的狂风,失火的大船,冰冷的海水,凄厉的呼救,奋力的救援,无奈的结局……

留下这一份记录吧,为了曾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人世间的282名遇难者,他们本应继续和我们共同奋斗着,共同幸福生活着。

留下这一份记录吧,为了那些痛失亲人的悲哀者,他们本应享受着亲情和欢乐,享受着憧憬和希望。

留下这份记录吧,为了那些舍生忘死的救援者,他们给了死难者最后一次温暖,给了生还者第二次生命。

留下这份记录吧,为了逃过死劫的22名幸存者,他们经过了生与死的洗礼,对人生有了刻骨铭心的感悟。

留下这一份记录吧,为了人们善待生命、珍惜生命、敬重生命,不再因为自己的过失让悲剧重演。

“11·24”特大海难警示我们,灾难的发生,也许有上苍的原因在里头,但仔细分析,人祸的成分才是致命的。

学习交通规则时,老师告诉我们,没有违章,就没有交通事故。借用这句话,可不可以说,没有人祸,也就没有天灾。这话虽有点绝对,似乎还不能说不对。

种种情况表明,在“11·24”海难之前,事故征兆已经频频显示了:同在这一年,同在这一海域,连续发生过“大华”号轮失火、“盛鲁”号轮沉没等重大事故。然而,这些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有力措施,羊虽亡,牢仍不补,终致酿成世纪末的“泰坦尼克”悲剧。

有句成语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玩忽职守”就是“庆父”,如不能采取断然措施将其遏制,那么,“鲁难”依然是不可避免的。

取代悲痛的,只能是行动。

转瞬四年过去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安全生产情况如何?尤其是海上安全形势如何?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恐怕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

但有一点不容讳言,“11·24”特大海难事故发生后,我国的安全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安全生产的法律和规章得到日益完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大幅度减少,海上救援能力也大大提高。有两则见诸报端的报道为证:

2002年12月23日晚11时55分,深圳船务公司所属客滚船“梧桐山”号,由蛇口开往海口时,在珠江口阳江外海域上川岛南侧,汽车舱着火,船上有旅客及工作人员397人,汽车37辆,情况非常危急,由于救援及时,所有旅客全部获救脱险,无一人伤亡。

2003年2月22日,大连渤海轮船公司所属客滚船“辽旅渡7”轮在渤海海峡的砣矶岛附近海域遇险,与当年“大舜”号轮的景况极其相似,但经过当地军民6个多小时的全力奋战,最终将81名遇险人员全部救起,只有4人因在低温的海水中时间过长,经抢救无效死亡,成为建国以来沉船救助最为成功的一次。

如果死者在天有灵,或许能够得到一些迟到的安慰。

2003年11月24日,是“11·24”特大海难四周年的日子。“11·24”海难已经过去整整1460个日日夜夜了!

今天,渤海海峡,风平浪静,碧波万顷;

今天,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今天,父母思念儿女,儿女思念父母;

今天,妻子思念丈夫,丈夫思念妻子……

海风呜咽,是亲人的声声呼唤;海浪翻卷,是亲人无尽的思绪;海面波光闪亮,是亲人流淌的咸咸的眼泪!

痛定思痛,痛何其一年又一年!

敢问何人何年何月在面向“大舜”号轮沉没海域的养马岛上建一座纪念碑,纪念这次特大海难,寄托哀思,警示后人。

今天,且让我们低下头,为死去的人们默哀,道一声“死难者,安息吧!”

再让我们举起手,向活着的人致敬,说一句“多多珍重,平安幸福。”

特别致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编著人员走访了当年参与海难救助和善后处理工作的有关领导和同志,查阅了有关部门的大量档案资料,整理了部分海难幸存者的回忆录,参考了全国各大报刊和当地新闻媒体关于“11·24”特大海难的大量报道,当年事故调查领导小组授权采访的新华社和中新社记者提供了为此而发的全部电讯稿,得到了死难者亲属的支持和幸存者的积极响应,烟台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将本书列为重要地情资料编写工作任务,烟台海事局、烟台警备区、烟台打捞局、烟台渤海轮渡公司、牟平云溪村村委会、烟台市图书馆等单位为本书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原始材料并审核了相关内容,特别是原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国务院“11·24”特大海难事故调查领导小组组长石万鹏、国家安全生产局副局长、国务院“11·24”特大海难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副组长闪淳昌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审阅全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经济科学出版社第十编辑室的吕萍主任及有关编辑人员为本书的出版进行了精心策划和安排,还有许多领导、同志和朋友从各个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使本书得以在“11·24”特大海难四周年之际面世,由于涉及人员太多,限于篇幅以及不便说明的原因,难以全部列出,在此,仅以编著者的名义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