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周末秦初那些事儿
10785400000007

第7章 各大诸侯势力的膨胀

繻葛之战,拉开诸侯争霸的序幕

东迁后的周王室经济收入大大减少,一些诸侯国对周王室的贡纳停止或减少,东迁后的周王室比不上一个大的诸侯国。东周王室曾派人到鲁国去“求赋”“告饥”“求金”等。这些本应由诸侯国对王室的“礼贡”,而现在却由周王室出面去求了。政治上的失势,经济上的窘迫,使得一些诸侯国不愿意再听从周天子。

公元前714年,“宋公不王”,即宋国君不再朝见周王;公元前713年,“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郑国国君桓公友是周厉王之少子,周宣王之弟,曾受封采邑于郑(今陕西华县一带)。西周末年,朝政混乱,郑桓公友寄财贿、孥于郐、东虢,后灭掉虢、郐,建立郑国,定国都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郑国为东周王室的卿士,曾以“王命讨不庭”,讨伐宋、卫的“不会王命”;但当周王室想让西虢(今河南省三门峡)公担任王室卿士时,郑国君质问周平王,平王不敢承认。郑国让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史称“周郑交质。”平王死后,周桓王即位,终把王室政务交给西虢公。郑国派大夫祭足割周王畿温地(河南温县稍南)的小麦,又取了成周的禾,史称“周郑交恶。”

诸侯敢收割天子的庄稼,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情,在宗法制度下,这无疑是大逆不道的举动。按周时礼制,诸侯不朝见天子,天子就有权予以讨伐,更何况还敢收天子的庄稼。

公元前707年,年少气盛的周桓王不听虢公的劝阻,率周室六军与陈、蔡、卫等联军对郑进行讨伐。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战,竟然决定了日后周王朝的命运。

郑人面对天子的大军,也并不是没有畏惧心理,毕竟以诸侯抵抗天子,于情于理都有很多不利的地方。但郑庄公又气不过周桓王免去自己职务的做法,结果还是做了抵御天子大军的决定。在战斗前,郑国人正确地分析了形势,他们采用了逐一攻击的策略。陈国君主新立,国内人心不稳,郑军就首先攻击士气最弱的陈国,将陈军一举击破。随后郑军转攻蔡国,蔡国听说陈人已经败了,也无心抵抗,很快便瓦解了。最后郑庄公集中优势兵力在繻葛与天子的大军激战。交战中,郑国的祝聃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周桓王只好率军撤退。祝聃本还想进一步追击,但被郑庄公拦住了,下令收兵结束了战斗。

“周郑交质”“周郑交恶”“周郑之战”都表明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周天子竟然降低到和一个诸侯国去交换人质,并任人将麦子、谷物抢去,和一个诸侯国发生战争,反映了周王室的衰弱。郑国在战胜的情况下,不敢追赶,当天晚上又去慰问天子,表明自己的臣国身份。周天子虽然衰微,但名义上仍是天下的共主。

繻葛一战,以周天子的失败而收场。天子讨伐诸侯,反被诸侯射伤,虽然伤得不重,可终归还是忍气吞声地撤兵而还,这使得周天子的威风一落千丈,从此周王室再也没有能力对诸侯进行征讨了。繻葛之战中的一箭,不仅射散了天威,也射散了人心,同时也揭开了春秋诸侯争霸征战的序幕。

各大诸侯争霸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大大衰微。在这种形势下,春秋时期的社会发生大动荡,周边少数民族乘机入居中原。中原地区的动乱,给边邑地区创造了发展的机会。当时的楚、齐、晋、秦分别从南、东、西北、西部等发展起来。《国语·郑语》曰:“及平王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秦景、襄于是乎取周土,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齐庄、僖于是乎小伯,楚蚡冒于是乎始启濮。”这四个诸侯国利用地处边陲的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秦霸西戎,齐威东方,晋吞西北,楚强江淮,相继称霸。

各诸侯国因为失去了周天子统一号令的约束,势力却很快地膨胀起来。诸侯国之间的征战愈演愈烈。大国吞并小国,弱国依附强国。而实力孱弱的周天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下属的诸侯们上演一出出争霸大战,自己却无能为力。各大诸侯争霸主要是指一些较大的诸侯,它们通过兼并弱小,或向周边少数部族地区扩张,不久便取代周室,成为春秋政治舞台的主角。《史记·周本纪》称“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正是对这一形势的概括。

郑在春秋初年的强势地位并没有维持多久。庄公去世后,郑国发生内乱,由于外国势力的插手和国内贵族的权力争斗,他的两个儿子郑昭公和郑厉公几次交替继承君位。这场动乱前后持续达20余年,郑的国力和国际地位难免受到影响而致衰落。取代郑的地位的,是以后陆续成为春秋几位霸主的齐、楚、秦、晋。

齐在西周时即为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并被周室赋予特殊权力,即管仲所谓的“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实际上已是西周的“方伯”之一。入春秋后,齐仍为东方第一大国。《国语·郑语》提到周室衰微后兴起的诸侯国,第一个就是齐国。其称“齐庄、僖于是乎小霸”,表明《国语》作者心目中的“小霸”乃是春秋初年的齐国。齐庄公当周宣、幽至平王时期,其事迹不可详考。至齐僖公,则明显在部分诸侯中拥有实际的霸主地位。学者曾论及齐僖公于鲁隐、桓间屡为诸侯主盟,并且在北戎前来侵伐时,能够招致诸侯之兵为齐担任戍守,此皆为齐国拥有霸权地位之证。齐国之所以能够主持诸侯会盟,主要还是靠了它的实力。正因其未能担任王朝卿士,或如以后齐桓、晋文那样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而未能有更大的作为。至齐僖公以后的襄公时期,齐的国力继续有所发展,东向灭掉了纪国,西南灭掉了郕国。其中,纪乃齐之世仇,曾为了保存自己,一方面与王室结为婚姻,一方面结援于鲁国,但最终还是未能挽救其被消灭的命运。纪原本领有今山东半岛中部灞河至潍水间不小的地盘,它落入齐手,大大增强了齐的国力。在这前后,齐又出兵干涉中原郑、卫等国事务。鲁桓公十八年(前694年),齐陈兵首止(今河南睢县东南),召郑君子舋及其大夫高渠弥来会,杀之,号称为郑讨贼。鲁庄公五年(前689年),又率鲁、宋、陈、蔡诸国之师,将避难逃往齐国的卫惠公送回国内,以戡定卫乱。凡此,皆显示了齐的强国形象。

楚的兴起较齐稍晚,两周之际,楚若敖、霄敖、蚡冒相继为君,《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若敖、蚡冒筚路蓝褛,以启山林”,《国语·郑语》称“楚蚡冒于是乎始启濮”,是说蚡冒时楚刚开始向周围濮族地区发展。其取得较快发展是在楚武王、楚文王时期。武王乃蚡冒之弟,蚡冒死,武王杀蚡冒子自立,立37年,自称号为武王。时当鲁桓公八年(前704年),正北方齐、郑二国强盛的时期。文献记载楚武王“始开濮地而有之”,并开始向姬姓的随国用兵,继之又用兵于邓、郁、郧、绞、州、蓼、罗诸小国,吞灭了其中一些国家。然终武王之世,其国力尚属有限,不能与中原较大一些诸侯相抗衡。甚至伐罗之役,楚起倾国之师,而败于罗与卢戎的联军,楚帅莫敖自缢于荒谷。楚文王继续武王扩张政策,即位后迁都于郢(今湖北宜城),北向用兵,灭申、息,朝陈、蔡,封畛于汝,将封域扩展至方城以外的汝水地区。这一时期,楚伐灭小国甚多,除文献明确记载的申、息、邓等国之外,更有许多小国不明何时纳入楚的版图。刘向《说苑》即谓,荆文王“务治乎荆,兼国三十”。至齐桓公时,楚已构成中原华夏国家的严重威胁。

秦与以后的晋国大夫赵氏本为同族,嬴姓,并皆起源于东方。秦、赵二氏共同的祖先叫大业,即著名的皋陶,传为颛顼女女修吞玄鸟卵所生。大业生子大费,即佐禹治水的伯益。大费子大廉的玄孙仲衍曾事商王大戊。仲衍之后,仲潏居西垂,又名西犬丘,据考证,其地在今山西省境内。仲潏子为飞廉,飞廉有子恶来及季胜,恶来为秦的直系祖先,季胜则为赵氏之祖。赵氏一支在周初颇受周王室宠幸,其中造父受穆王嘉奖,被赐以赵城(今山西洪洞)。秦族人为求荫蔽,也一度“蒙赵城,姓赵氏”。直到非子之时,才因为周蕃养马群有功,被周孝王封之于秦(今甘肃清水秦亭)。非子曾孙秦仲为周宣王大夫,讨伐西戎,为戎所杀。其长子秦庄公复兴兵伐破西戎。庄公子襄公当西周末年乱世,以将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为平王正式册封为诸侯,赐之岐西之地。平王并许诺襄公:“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襄公子文公起兵伐戎,“遂收周余民而有之”。再传至宁公,徙都平阳(今陕西岐山西),东伐荡社(在今陕西三源县),逐走亳王,复兴兵入侵芮国(在今陕西大荔东),同魏(今山西芮城东北),则其势已过河而东矣。其后武公再兴兵东伐彭戏氏(今陕西白水东北),同时西向伐灭邦、冀二戎(分别在今甘肃天水及甘谷),在那里设立县制。不久义在东方已征服地区设立杜县(今陕西长安东南)和郑县(今陕西华县),这是春秋列国中最早的置县记录。此外,武公还伐灭了在今陕西宝鸡自西周以来就一直存立的小虢。这样,整个关中就基本为秦所控制。至武公弟德公时迁居雍(今陕西凤翔),摆开了东向与中原诸侯争夺霸权的架势。

晋本亦属于强国。东周初年,晋文侯曾辅佐平王东迁洛邑,帮助平定携王的朝廷,为东周王朝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此,文侯受到平王的嘉奖,今《尚书》中的《文侯之命》即记载此事,那里面平王称赞文侯“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扦我于艰”,并赐予文侯弓矢、马匹等物。不幸文侯去世以后,晋国发生了内乱。文侯子昭侯封其叔(文侯弟)桓叔于曲沃(今山西闻喜东),曲沃邑大于晋的翼都(今山西翼城东南),由是使曲沃桓叔的势力逐渐超过了晋室。公元前739年,大臣潘父杀昭侯而迎立桓叔,未果,晋人立昭侯子为君,是为孝侯。公元前724年,桓叔子庄伯杀孝侯,晋人又立孝侯弟鄂侯。鄂侯及其子哀侯在位期间,晋公室继续与曲沃庄伯展开争斗,周王室亦站在晋公室一边。帮助出兵讨伐曲沃,然曲沃不仅未被荡平,反而势力越发强大。鲁桓公三年(前709年),曲沃庄伯子曲沃武公兴兵伐翼,虏哀侯。鲁桓公七年,又杀晋人所立哀侯子小子侯。桓王命立哀侯弟缗为君。最终,曲沃武公于鲁庄公十六年(前678年)伐灭晋侯缗,以其宝器赂献于周釐王,釐王迫于既成事实,“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曲沃武公终于取代了晋侯大宗的地位,成为晋国的统治者,史称“曲沃并晋”。

曲沃武公并晋后二年去世,子献公立。鉴于自己家族颠覆原晋国公室的教训,他对本家族内曲沃桓叔和曲沃庄伯所生的其他诸公子十分提防,乃用大臣士□计,杀诸公子,使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然后起兵,首先灭掉周围的耿(今山西河津)、霍(今山西霍县)、魏(今山西芮城)三国;接着征伐位于晋国东面的赤狄部落东山皋落氏(在今山西垣曲东南),败之于稷桑(今地不详);至鲁僖公五年(前655年),又采用大夫苟息的计谋,假道于虞(在今山西平陆东北)以伐虢(今河南三门峡)将其灭掉,并在回师途中灭掉虞国。实际上,为晋献公所灭掉的远不止上述数国。《韩非子·难二》便记载,“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于是晋境西至于黄河,东连太行,北达晋中,南尽虢略而据有崤函一带险要之地,都是幅员辽阔,并具表里山河之形胜的大国,这就为以后晋国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总括以上齐、楚、秦、晋诸国取得长足发展的原因,除了它们各自的历史优势和统治者的开拓意识外,在客观上,还得益于它们地处中原中心区以外的地理优势,从而具有向四周发展的较为广阔的空间。它们一般都与所谓蛮夷戎狄部族相邻,在文化上及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相对优于这些部族,这使它们能够较为顺利地向这些地区扩张。与之相对照,那些局促于中原中心范围内诸侯,如鲁、宋、卫、郑、陈、蔡、曹、许及其他众多小国,由于活动范围的限制,其发展自不敌上述四国。这其中的鲁、宋、郑、卫可算作中等国家,它们入春秋后也取得了一些发展,如鲁于隐公年间便曾灭掉附近的极(今山东金乡南)、郜(今山东城武南)等小国,并使其他一些小国沦为自己的附庸;宋于春秋初年亦获取了杞(今河南杞县)、戴(今河南民权东)等国地;卫处齐、晋、鲁、宋、郑诸国间,最不易发展,且常见陵于大国,然以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得以继续维持其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