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孙子兵法现代释用
10781700000098

第98章 抓住机遇简氏兄弟商界争斗

机遇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只有抓住机遇,才能成功。

1905年正月初八,简照南的36岁生日那天,“广东南洋烟草公司”在香港正式成立了。公司以“南洋”为名,是为了表示要和当时中国人在天津创办的“北洋烟草公司”一致对外的意思。在成立大会的会场上,挂着醒目的大标语:“肥水不落外人田,中国人吸中国烟!”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始人简照南,1871年生于广东佛山。13岁时父亲去世,他失学上山砍柴贴补家用。17岁时随叔父简铭石到了香港。

简铭石原来在香港朋友开设的巨隆瓷器店做事,主要工作是去日本收取账款。简照南来后,接替了叔父的这项工作。他往返于香港和日本之间,虽然旅途劳顿,但他不怕吃苦,办事严谨、细心,从未出过差错,很受老板的器重。不久,老板又派简铭石和简照南去越南处理客户的欠款。可是巨隆瓷器店却因为资金不足而倒闭了,叔侄俩只好在越南自己做生意谋生,先后经营过陶器、玉器和棉布店。几年下来,他们积累了一些资本。简铭石看侄儿确有经商才能,便拨出一笔资金,让他自立门户谋求发展。

简照南想到,他当年多次去日本收款,熟悉日本商业市场的情况,认识不少客户,加上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商业十分繁荣,便将生意转到了日本。他在海滨城市神户开设了东盛泰商号。将日本海产品和布匹贩运到泰国、新加坡等地销售。业务扩大后,他一个人深感力不从心,便在1890年回广东佛山老家,将18岁的弟弟简玉阶接到日本,弟兄俩同心协力,就这样开始了事业。

当时,香港的商业已经非常发达。简照南便在香港开设了怡兴泰商号,从日本贩运瓷器等杂货,向东南亚各国推销。由于简氏兄弟在经营中尊重客户,讲究信誉,很得南洋商业界的好评,不久就在剧烈的竞争中站住了脚跟。

因为他们的业务始终与航运有关,所以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他们将眼光瞄准了航运业,创设了顺泰轮船公司。开始是租船跑运输,往来于越南、缅甸等地,后来买下了轮船。不幸的是,该轮船在航行中,遇到台风海潮而沉没,船上的旅客虽被抢救脱险,但顺泰轮船公司蒙受损失太大,不得不宣告破产。

就在这时,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洋货、收回利权的实业救国热潮。这对海外华人也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受到爱国精神感召的简照南兄弟,决心转向国内谋求发展,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回国之后究竟干什么呢?经过考察,简照南选定了香烟工业。

17世纪初开始,烟草由国外传入中国,中国就有人吸食烟草,而且在很多地区种植烟叶。烟瘾大的人几乎是宁可少吃一顿饭,也不肯少吸一袋烟。但是中国人过去只习惯于用水烟袋吸水烟或用旱烟袋吸旱烟,并不生产香烟。19世纪末,外国香烟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为了进一步垄断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1902年,英美烟商联合起来,成立了“驻华英美烟草有限公司”。并很快在上海、香港、汉口、沈阳等地开设了烟厂,还建立了伸向全国城镇的销售组织。一时间,“哈德门”、“大英”、“老刀”等洋烟铺天盖地而来。

看到这个情况,简照南想,既然中国能种植烟叶,又有着广阔的香烟市场,为什么就不能自己生产香烟呢?他决定创办中国的民族香烟工业,抵制西方的“洋烟”,让中国人都吸中国烟。

从此,简氏兄弟的一生都与香烟结下了不解之缘。

可是,英、美烟商一心想垄断中国香烟市场,是不能容忍中国民族香烟工业的发展的。他们企图把简氏兄弟刚成立的南洋烟草公司扼杀在摇篮里。于是节外生枝,他们借口“南洋”烟草公司的“白鹤”牌香烟的包装纸颜色与英美产品“玫瑰”牌相似,向香港当局提起诉讼,要求惩治“破坏专利权”的南洋公司。这本来是无理取闹的事,但香港当局媚外欺内,居然蛮横地强令南洋烟草公司烧毁生产出的香烟和印好的商标,使南洋公司蒙受重大损失。

英美烟商得寸进尺,随后又故伎重演,使南洋烟草公司的“飞马”、“双喜”牌香烟遭到同样厄运。一连串的打击,使原来就势单力薄的南洋烟草公司大伤元气,开工仅仅一年,就债台高筑!简氏兄弟不甘失败,宁可关闭怡兴泰商号,以全力维持烟草公司,但还是无济于事。到1908年5月,由于亏损太大,不得不宣告歇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国内掀起了“提倡国货、抵制外货”的运动。在“实业救国”的口号鼓动下,有志之土纷纷兴办实业。简照南和简玉阶紧紧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再次推出“双喜”、“飞马”、“白鹤”等国产香烟,并广泛宣传。“中国人请吸中国烟”的宣传口号,大得人心,连海外烟商也纷纷来电来函要求代销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产品。销路大开,生产也就蒸蒸日上。当年,南洋公司获利了,次年利润又增加了一倍;到1915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这匹“飞马”终于扬蹄腾飞起来了!

1916年,为了开发国内市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分厂,接着又在广州、汉口、北京设立分厂,并在国内各大城市和南洋群岛一带设立销售部门。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东山再起,使英美烟商恐慌不已。1914年和1917年,他们先后两次想以巨款收买南洋公司,被简照南巧妙地拒绝了;后来又想破坏南洋公司扩建新厂的工作,也没能得逞。面对英美烟草公司再三再四的刁难,南洋公司的一些股东胆怯了。他们认为,凭南洋公司的资本与基础是不可能与英美公司抗衡的,所以想与英美烟草公司妥协,苟且偷生。一时间,南洋公司内部争论不已,人心涣散。

当时简玉阶正在海外筹款,听到消息后,十分气愤,当即来信表示,南洋公司的发展,正在于用提倡国货做号召;一旦屈服于外人,即使不被社会唾骂,也会让提倡国货的人灰心。在简氏兄弟的坚持下,彻底粉碎了英、美烟草公司企图吞并南洋公司的阴谋。

到1919年,蓬勃发展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资本积累达到600多万元。五四运动的爆发,更激发了全国人民爱国反帝的热情,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提出的“中国人请吸中国烟”的口号更加深入人心,销售额的直线上升,刺激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南洋公司决定对外招股,这一决定受到爱国商人的热烈响应,许多资本雄厚的富商纷纷入股,使南洋公司的资本激增。简照南被股东们一致选举为公司的“终身总经理”,简玉阶为公司协理。简氏兄弟将总公司从香港迁到上海,全国十几个大城市都设立了分公司。同时还在新加坡、泰国等地开设分公司为解决包装印刷和所需锡纸问题,又自办了印刷厂和纸厂。公司职工总数增加到1.4万人,年利润达到三四百万银元,成为当时中国数一数二的私营企业。

简氏兄弟与英美烟商屡有争斗,每每败北,但他们从不灰心,最终瞅准机会,一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