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孙子兵法现代释用
10781700000076

第76章 半济而击俄军大败拿破仑

趁敌人运动将半,突然出击,就可以事半功倍。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半济而击”。

1812年11月,拿破仑远征莫斯科受挫后,撤至别列津纳河一线,准备在此渡河,继续向法国本土撤退。别列津纳河在白俄罗斯境内,是第聂伯河右岸的一条支流,河上一条永久性桥梁已被俄军烧毁,渡口对岸也被俄军控制。恰在此时,寒冬突然变暖,冰河化冻,河水泛滥,根本无法徒步过河。拿破仑在渡口以北5公里外一段河宽不足20米的浅水区架了两座高架浮桥。11月26日晚,法军开始渡河。尽管已丢弃了大部分辎重和全部马匹,桥面仍然混乱不堪。就在法军前卫刚刚抵达对岸、大部仍在渡河之际,俄国大军惊天动地从三面席卷而来,炮火也从对面山脊上猛轰两座浮桥,并封锁通往桥梁的道路。一时间法军成了瓮中之鳖,任人宰割,浮桥上死尸如山,而争相逃命的伤兵、妇女和其他随行人员,不顾一切地向桥上蜂拥。这时突然一座浮桥在人员的重压下塌陷,于是人们更加惶恐,拼命涌向另一座浮桥。这更影响了桥的使用效率。许多人在绝望中跳进河里,试图泅渡过河,但由于漂浮的冰块和严寒的威胁,绝大多数丧身河中。29日拂晓,法军后卫为摆脱俄军追击,被迫将最后一座浮桥烧毁。当时,至少有一万多士兵留在东岸,全部丧身于哥萨克骑兵的刀下。

俄军半济而击,大败拿破仑,正是运用了“半济而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