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孙子兵法现代释用
10781700000066

第66章 麻痹大意一代名将走麦城

一个“变”字,概括了《孙子兵法》的主要绝招。显而易见,不变则亡,变则活。真正的成功者是:变死路为活路,变绝境为希望。人世间有许多事,离不开这一个“变”字,一变则通,三变则活,九变则大成。此为《孙子兵法》“九变篇”之精髓。

【本篇导引。

本篇主要讲述了为将之道,用兵法及将帅的险情。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所以将帅必须全面地看问题,既要在有利的形势下看到不利的一面,又要在有利的条件下看到不利的一面,做到“有备无患”;同时还要见机行事、灵活处理各种情况,“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从大局出发,对局部的无关紧要的目标,即使能“战而胜之”,也要坚决“不击”、“不攻”、“不争”。这样,才能无往而不利。

用兵的法则: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将帅的五种险情: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怒,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本篇的主题词:君命有所不受,杂于利害。

【智慧之源。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察也。

【经典诠释。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是: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征集民众、组织军队,出征时在沼泽连绵的“圮地”上不可驻扎,在多国交界的“衢地”上应结交邻国,在“绝地”上不要停留,遇上“围地”要巧设奇谋,陷入“死地”要殊死战斗。有的道路不要去通行,有的敌军不要攻打,有的城邑不要攻取,有的地方不要争夺,国君有的命令不要执行。所以将帅如果能够精通各种机变的利弊,就是懂得用兵了。将帅如果不能精通各种机变的利弊,那么即使了解地形,也不能够得到地形之利。指挥军队而不知道各种机变的方法,那么即便知道“五利”,也是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的。

所以,聪明的将帅考虑问题,必须充分兼顾到利害的两个方面。在不利的情况下要看到有利的条件,事情便可顺利进行;在顺利情况下要看到不利的因素,祸患就能预先排除。

要用各国诸侯最厌恶的事情去伤害它,迫使它屈服;要用各国诸侯感到危险的事情去困扰它,迫使它听从我们的驱使;要用小利去引诱各国诸侯,迫使它被动奔走。

用兵的法则是,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来,而要依靠自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进攻,而要依靠自己拥有使敌人无法进攻的力量。

将帅有五种重大的险情:只知道死拼蛮干,就可能被诱杀;只顾贪生活命,就可能被俘虏;急躁易怒,就可能中敌人轻侮的奸计;一味廉洁好名,就可能入敌人污辱的圈套;不分情况“爱民”,就可能导致烦劳而不得安宁。以上五点,是将帅的过错,也是用兵的灾难。使军队遭到覆灭,将帅被敌擒杀,都一定是由这五种危险引起的,这不可不予以充分的重视。

【现代释用。

万事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就不能墨守陈规。所以,《孙子兵法》说:“君命有所不受”,“杂于利害”,“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也就是说,要针对不断变化的情况,灵活处理,才能掌握主动,走向胜利。

在现代商战中,能做到“君命有所不受”,“杂于利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一般情况下,利害总是相依相存。在许多情况下,利与害可以互相转化,害可以转化为利,利可以转化为害。领导者要认清利害之间的关系,创造并利用利害关系的转机,就能趋利避害,指挥若定。

利与害同存一事物中,而且有时利与害的关系常朦胧不清,领导得要善于预见因果利害,使利的因素正常发展,使害的因素向利的因素转化。

领导者如果不能正常地预见因果利害,必然遭到惨败。

公元219年秋天,关羽用大水淹没了魏将于禁、庞德的7000人马,乘胜进攻曹仁把守的樊城。曹操闻报大惊,谋士司马懿献计道:“孙权与刘备是明合暗不合,他早就想夺取荆州,只是没有机会。如果我们许诺把江南的土地让给他,再让他出兵攻击关羽的后方,樊城之危即可不战自解。”曹操派使者致函孙权,孙权贪利忘义,果然派大将陆逊、吕蒙偷袭关羽后方。

荆州位于魏、蜀、吴三国之间,是南北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赤壁大战后,曹操、刘备、孙权各自有荆州的一部分,其中刘备占有荆州的大部分,孙权出于联合刘备共同抗击曹操的需要,还把南部借给了刘备,因此,荆州实际上是在刘备控制之下。刘备入川后,荆州交由大将关羽镇守。

关羽远征樊城,对后方的东吴本来有所防备。东吴守将吕蒙为了麻痹关羽,故意借治病为名退回京都建业,而让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将军陆逊接替自己。陆逊文武双全,到任后,立即派使者带着他的亲笔信和一份厚礼去见关羽。陆逊在信中对关羽大加吹捧,对自己百倍贬损,并再三致意关羽多加关照,蜀、吴两家永世和好。关羽读罢书信,认为陆逊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书呆子,收下礼品,放声大笑,随后下令,把防范东吴的军队全部征调到樊城前线去了。

关羽攻取樊城,胜利在望,忽然得报孙权偷袭自己的后方,并且已攻取了公安、江陵等地,慌忙撤军,企图回师江陵。但吕蒙老奸巨猾,他攻占公安、江陵等地后,对蜀军家属加倍关照。蜀军将士得知家属平安,一个个均离关羽而去,投降了东吴。关羽回天乏力,败走麦城,被吕蒙设计斩杀,荆州从此落入东吴手中。

一代名将关羽因麻痹大意,疏于防范,而导致兵败、地失、身亡,其教训何等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