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孙子兵法现代释用
10781700000026

第26章 大智大勇郭子仪巧联回纥

郭子仪,是唐朝一代名将。他的大智大勇,多次令唐朝转危为安。

唐代宗宝应二年(公元763年),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吐蕃纠集回纥等其他民族共20多万人气势汹汹地杀入大震关,一度攻入京都长安。唐代宗命长子李适为元帅驻守关内,命老将郭子仪为副元帅,率兵赴咸阳抵御。

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时与回纥建立了友好关系,他勇敢善战,身先士卒,回纥人十分钦佩,都称他为“郭公”。郭子仪决定利用这种关系拆散回纥与吐蕃的联盟,把回纥拉到自己这边,共同对付吐蕃。为此,郭子仪派部将李光瓒去“拜访”回纥头领药葛罗。药葛罗得知郭子仪来了,大为惊异,因为他在出兵前就听说郭子仪和唐代宗已经死了,于是提出要见见郭子仪。

李光瓒回到军营,将药葛罗的话转告给郭子仪,郭子仪立即决定到回纥军营去亲自跟药葛罗“叙叙旧”。郭子仪的儿子和众将领纷纷劝说郭子仪不能去冒险,又说:“即使去,最少也要带五百精兵作护卫,以防万一。”郭子仪笑道:“以我们现在的兵力,绝不是吐蕃和回纥的对手;如果能说服回纥退兵,或者说服回纥与我们结盟,那就能打败吐蕃。冒这个险,我看值得!”说罢,只带领几名骑兵向回纥军营进发,同时派人先去回纥军营报信。

药葛罗及回纥将领听说郭子仪来了,都大惊失色。药葛罗惟恐有诈,命令摆开阵势,他本人弯弓搭箭立于阵前,时刻准备开战。郭子仪远远望见,索性脱下盔甲,将枪、剑放在地上,独自打马走上前。药葛罗见来者果然是郭子仪,立即召唤众将跪迎郭子仪入营。郭子仪见状,慌忙下马,将药葛罗及众将搀起,携手进入军营。

郭子仪对药葛罗说:“回纥曾为大唐平定安史之乱出过不少力,唐王也待回纥不薄,这一次为什么反要来攻打大唐呢?”药葛罗羞愧地说:“郭公在上,我们回纥人不说假话,这一次出兵实在是被大唐叛将仆固怀恩骗来的。仆固怀恩说郭公和代宗都已不在人世,如今郭公就在眼前,我们马上退兵!”

郭子仪说:“我们大唐兵多将广,像安禄山、史思明这样的叛乱都能被平定下去,吐蕃与安、史相比尚且不如,哪里会是大唐的对手!如果回纥能与大唐联手,共同打败吐蕃,代宗皇帝一定会感谢你们的。”

药葛罗激动地说:“我们回纥听郭公的!就这么办!”说罢,命令士兵取酒来,要与郭子仪盟誓,郭子仪连连拱手致谢。

回纥人十分讲信义,盟誓之后,立即调兵遣将,向吐蕃发起攻击,郭子仪也倾全军精锐同时向吐蕃发起进攻。吐蕃大败,损兵折将数万,仓皇逃命而去。

郭子仪正是凭借自身无与伦比的勇气和胆识,先发制人,使回纥人折服,又动用高超的智慧,巧妙凭借回纥与己方的力量对比,对回纥人晓之以利,最终化敌为友,赢得了双比蕃作战的胜利。

为人处世,如果能够做到“知己知彼”,就会转化不利的因素为有利的因素,提高自己顺利行事的概率,使自己的人生大放光彩。

所谓“知己”,就是认真总结自己的优、缺点,所谓“知彼”就是通过深入了解认真分析,把握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扬自己之长,避己之短;利用敌人的短处,控制别人的长处,实现一切为我所用,最终使自己自由旋转于人生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