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人性格书
10779400000022

第22章 成功需要有远见卓识

成功的女人一向是独立而富于远见的,她们往往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知道成功应具备些什么。如果她们还不具备这些,她们就会努力去向具备这些素质的人靠拢。

这种性格在世界级的畅销书女作家、世界女权运动的先驱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并且在她很小的时候便体现出来。

1908年1月9日波伏娃出生于巴黎,父母均是天主教徒。波伏娃酷爱读书,性格沉稳,14岁时突然对神失去了虔诚的信仰。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

波伏娃在当时法国的第一高等学府巴黎高师读书时,与萨特、梅洛·庞蒂、列维·施特劳斯这些影响战后整个思想界的才子们结为文友,并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在通过严格的教师资格综合考试时,波伏娃的名次紧随萨特排在第二。以后她开始在马赛、巴黎、里昂教书。

波伏娃出身于比较守旧的富裕家庭,但她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拒绝父母对她事业和婚姻的安排。与萨特相识后,两人有共同的读书嗜好,有共同的志向,所以才成为共同生活的伴侣,但终生没有履行结婚手续,并互相尊重对方与其他人的性关系。萨特去世后,波伏娃写了《永别的仪式》,是对和萨特共同生活的最后日子的痛苦回忆,从中流露出强烈的爱恋之情。

波伏娃对世界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以女权运动先驱者的身份奉献了惊世骇俗的《第二性》;拒绝婚姻,选择不育,陪伴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终身。这两个方面声势过大,以至于让人们忽略了她又一重要的禀赋——极为迷人的写作能力。

波伏娃运用她敏锐的哲学思维,以及女性特有的新鲜、饥渴、感性的好奇心,不断地用卢梭《忏悔录》式的笔调坦诚率直地剖析自己,奉献给人类无数的优秀作品,如《女宾》、《他人的血》、《人总是要死的》、《名士风流》以及论文《建立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存在主义理论与各民族的智慧》、《皮鲁斯与斯内阿斯》等名篇佳作,提出道德规范与存在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因而,她一直被人们视为是第二萨特。

没有伟大的性格,就没有伟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波伏娃的勤于思索和远见卓识使她在自身的人生经历中受益匪浅。

关注与思考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考虑女性的角色、地位问题一直是波伏娃的人生主题。独立的性格以及远见卓识给波伏娃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儿时,她耳闻目睹父亲对母亲的不忠,看到父亲不断在婚约上“捅口子”。青年时代,她目睹了女友因家人反对,不能选择自己所爱的对象导致了抑郁而死的悲剧。而她本人的情感生活也一直波澜不止。一些新面孔的女性不断出现在她与萨特的爱情生活中,而自身则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她与萨特同样选择自由独立的生活方式,然而她却不断因此而遭到人们的非议,甚至被解除教职。即使在战时的艺术界,一些比较成功的女人也大多扮演着“依附者”的角色。从母亲的婚姻生活、女友的爱情悲剧、自己的情感经历以及周围女性的经历中,波伏娃意识到作为女人,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有着相似的处境与命运。

《第二性》这部著作,在波伏娃一生的创作历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首版于1949年,对妇女运动的第二次浪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性》于1953年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后,再次引起了轰动,成为最抢手的畅销书。此书对当时美国掀起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样,这本书在美国被公认为是促使西方妇女女性意识觉醒的启蒙作品。

《第二性》是波伏娃思想体系成熟时期的产物,是她这一时期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结晶。

堪称为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它不仅确立了波伏娃的当代女权主义历史奠基人的地位,而且为世界妇女运动树立了一块丰碑。《第二性》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全面、最理智、最具智慧性的一本书”。

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哪位女性能像她这样在那么多的领域获得赫然的坐席和震耳的名声:现代妇女运动最早的权威理论家,现代存在主义思潮的发起者之一,龚古尔文学大奖获得者,圣西门式的传记家,激进的左派人士,社会主义阵营的朋友,惊世骇俗的女才子……

而成就一个绝世才女的,正是她那不屈从于他人意志的独立果敢的性格和她的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