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
10779300000075

第75章 清政府为何在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建社会2000多年的大门,使中国社会的性质乃至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经济被纳入到世界经济圈内,并且成了帝国主义倾销商品的集散地。同时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国内出现银贵钱贱的局面。

鸦片战争的失败,迫使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拉开了中国领土分裂的序幕,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司法、关税、海关等主权遭到巨大破坏。国内势力的反抗已不单单是反封建了,又加上了反帝国主义的任务!

但是鸦片战争也让中国开始放眼世界,使中国人知道了中国与外国的差距,涌现出了一批学者,随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鸦片战争也开启了之后中国百年受到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

鸦片战争的失败,是一场落后的体制与先进的文化的一场对决,结果不言而喻。

历史追踪

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是公元1840年6月28日~公元1842年8月。

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而欧美帝国主义列强已有长足发展,并把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目标。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外国商人为攫取暴利,将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到道光十八年,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鸦片的泛滥,影响了中国民众的身心健康,使吏治败坏,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政府财政收入短绌。虽然清政府实施了禁烟政策,但不仅没有效果,反而日益猖獗。

公元1839年6月3~25日,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这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而英国商人声称损坏了他们的礼仪,公元1840年6月30日,第一批英军7000人到达舟山,爆发了著名的鸦片战争。

英国舰队在广州强攻受挫,因而绕道北上进攻定海,定海失守。公元1840年8月11日,英军抵达天津,并沿途留兵封锁中国沿海。英军派出使者向道光皇帝和谈,但是谈判无果继而再战。

公元1841年2月24日,本来就毫无希望的谈判已经破裂,英军开始向虎门核心阵地布置进攻。8月26日清晨,英军正式发起进攻,并击败全部8500名守军,民族英雄关天培壮烈牺牲。而英军却仅仅遭受轻微的损失。

公元1841年5月30日,三元里民众与英军交战,英军战死5人,23人受伤。5月31日,民众包围英军占领的四方炮台。

公元1842年6月16日凌晨,乍浦的英军全部出动攻击吴淞。战斗至中午12点,清军全部逃散。清军阵亡江南水路提督陈化成以下88人,英军被击毙两人,25人受伤。同日,英军第二期增援部队到达吴淞口,在华英军总兵力达到两万人。与清军相比,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算是一支空前强大的军队。6月19日,英军占领上海。

同年8月2日,英军离开镇江进攻南京。清方决定求和。

公元1842年8月31日,道光皇帝正式下旨同意签订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解读真相

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清朝后期的政治已经到达了极端腐败的地步,由于长时间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经济、科技极为落后。加之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对生产力的制约,使得生产力极为低下。而英国则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已成为一个工业发达、科学昌盛的资本主义强国。

清政府统治集团昏庸腐败,鸦片战争爆发后统治集团意见产生极大的分歧,是战是和,意见不一。清政府各级决策者错误频出,上层指挥简单低效,各级官员欺上瞒下,导致不知己、不知彼,对战局应变低效。虽然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但对整个战局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战争失败的客观原因:

清王朝建立200年来,无论八旗、绿营均已腐朽,加之清王朝“承平日久”,将弃兵丁均未经战阵,既缺乏实战经验,又缺乏严格的训练,根本不能打仗。而英军却是一支近代化的军队,士兵文化水平高,将官受过近代军事教育,训练有素,指挥统一,战略目标明确。英军素质显然优于清兵。

中英军队的装备差异可谓天壤之别,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70%~80%都是以冷兵器为主,最高时达到84%,冷兵器就是所谓的大刀、长矛、弓箭;而英国军队的武器为100%的热兵器,就是军用火枪、火炮。而中国的海防火炮射程短、命中率差,英国的军队恰恰和清军相反。

此外,清军对敌军情况的了解,不少是根据传闻与揣测,缺乏正确的了解意识。而且对世界的大势也几乎完全不了解,清军水师根本无法与英军进行海上对抗。英军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就已经通过各色人物利用通商等种种手段对中国沿海的地形、气候及清军作战能力等情况都了如指掌。而这也是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一个原因之一。

由此可知,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先进的生产力击败落后的生产力的一场战争!

综观鸦片战争,由于清廷的腐朽没落、闭关锁国和软弱可欺,即使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处于绝对的劣势情况下,仍然失败了,而且败得如此之惨,这不能不引以为戒,不能不让后世思考——“落后就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