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
10779300000038

第38章 李广难封有原因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王昌龄写的《出塞》,诗中的飞将就是指李广。很多人都知道,李广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70余次战争,然而这样一位驰骋沙场的人物,却终生未被封侯,而且最终落了一个自刎而死的结局。这对后人来说是一种悲剧。那么,李广的悲剧何在呢?唐朝时期,王勃曾写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这首诗中说:“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难道说李广真的难封吗?

历史追踪

李广公元前119年),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中国西汉名将。他的先祖李信是秦国名将,所以李广堪称将门之后。李广家祖传射箭的技艺,文帝十四年,匈奴大规模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非常善于骑马射箭,杀敌时斩首和俘虏很多,便做了汉朝的侍郎。李广的堂弟李蔡,也做了汉朝的侍郎。二人都做了武骑常侍,按官职享俸禄800石。李广曾随从汉文帝出行,有过冲锋陷阵以及与猛兽格斗的事迹。司马迁称赞他说:“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匈奴人一听李广的名字,就感到害怕,以致他们称李广为“飞将军”。汉文帝也曾说:“可惜你没遇到适当的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争夺天下的时代,封个万户侯难道还在话下吗?”

景帝刚即位时,李广做陇西都尉,后又调做骑郎将。吴楚七国叛乱时,李广做骁骑都尉,跟从太尉周亚夫进击吴楚军,李广夺取了敌军的军旗,立功扬名于昌城下。但因为梁王授给李广将军印,回到朝廷后,没有获得奖赏,后又调为上谷太守。

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后又被调为将军,由雁门出发攻打匈奴,结果被匈奴的兵擒获,后来李广伺机逃脱,但兵将损失惨重,最终经汉朝法官裁决,李广被降为平民。汉武帝元狩六年,李广又做了后将军,跟从大将军卫青去攻打匈奴,但因为他带领的军队没有取得战功,所以,李广也没有被封侯。在后来攻打匈奴的战争中,已经60岁的李广多次上书要求前往去攻打匈奴,最终汉武帝答应了他随卫青一起去攻打匈奴。但汉武帝却暗中告诫卫青说,李广年事已高,命运又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对战,怕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卫青谨遵汉武帝的告诫。所以,在得知匈奴单于的具体位置之后,卫青命李广的部队合并到他人的部队中,自己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突袭。然而李广却要求与匈奴单于正面交锋,并说出了“臣愿居前,先死单于”的豪言壮语,可是卫青并没有同意。于是李广一气之下,率领部队从东道出发,由于路途不好,加之又迷路了,李广的部队因为缺乏向导而没能在预定的时间与大军会和。后来卫青要上书汉武帝报告军事的战况,李广知道自己难辞其咎,而且又是上了年纪的人,想想自己的一生,顿觉百感交集,于是李广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跟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余次仗,而今很荣幸能与大将军一起出征,有了跟单于交战的机会,然而大将军又调开部队,从东路触及行军绕远,而且又迷失道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而后拔剑自刎。李广的将士无不痛哭流涕,听说这件事的百姓也都为李广感到悲哀,为其流泪。

解读真相

然而,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70余次战争的将军李广为何最终没有封侯呢?这其实与他自身的原因是分不开的。

1.李广战功不多

李广虽然一生经历战争颇多,但据史书考证,这些战争都是小规模的战役,而且李广也并非像后人所说的那样“飞将军”,他所指挥的战争中,李广多是以失败而告终,汉武帝时期的封侯标准是斩获敌人首级上千,然而李广却从未达到这一标准。

2.李广带兵简单省事

在汉武帝将李广调到朝廷做未央宫卫尉时,还有一个与李广一起抵抗边疆匈奴的人,名字叫程不识,也被任命为长乐宫卫尉。程不识过去与李广同以太守的职衔率领军队驻守边防,到了进击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部队编制和行列阵势,到了有好水草的地方就驻扎,部队驻扎后,人人自便,不用敲击刁斗巡更的方法自卫。军中办公机构书写公文、登记册子等事很简化,然而他也让哨兵在较远的地方警界,从没有遇到过祸患。程不识严格地管理部队的行军、驻营、列阵,敲击刁斗巡查,军中办公的官整理文书一直到天亮,将士不能休息,然而也未曾遇到祸患;程不识说:“李广治军十分简单省事。但是如果敌人仓促之间来侵犯,却是无法阻挡的。可是他的战士也安逸快乐,都乐意为他效命。我治军虽然制度烦琐,但是敌人也不能侵犯我。”

程不识在汉景帝的时候因多次直言劝谏,做了太中大夫,为人正直,谨于法度。

由此可见,李广虽然多次驰骋战场,但其带兵、治军却一般。

3.李广心胸狭窄

我们常常说,成大事者一定要有宽广的胸怀,而能征善战的李广却缺少这种胸怀。

李广曾跟望云气以测凶吉的先生王朔私下交谈,李广说:“自从汉朝抗击匈奴以来,我李广没有一次不在其中,然而许多校尉以下的官员,才能赶不上中等人,可是因抗击匈奴立功而得到封侯的有几十人,而我李广不在人后,竟然没有因为积累下一点功劳而得到封邑,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我的相貌不应当封侯吗,还是本来命定的呢?”王朔说:“将军您自己想想,是否曾有什么遗憾的事吗?”李广回答:“我过去做陇西太守的时候,羌族人曾起兵反汉,我使他们投降,投降的有800多人,我假装同意他们投降,而在同一天把他们都杀了,到今天为止,最大的遗憾只此一件了。”王朔说:“灾祸没有比杀戮已经投降的人更大的了,这就是将军您为什么不能封侯的原因!”

综上所述,更显而易见地看出了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