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
10779300000023

第23章 冲冠一怒是否为红颜

大诗人吴梅村的一首《圆圆曲》里面有这样两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让吴三桂背负了明朝灭亡的担子、让陈圆圆成了红颜祸水中的一员、让李自成壮志未酬身先死!让一个女子轻易地就改变了王朝更替。有关吴三桂投清是否为了陈圆圆的话题,历史学者们争论了几个世纪。

历史追踪

公元1644年3月25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缢死煤山,明朝灭亡。当时山海关守将正是平西伯吴三桂,李自成进京后夺取山海关,但却小看了吴三桂,吴三桂在山海关与满清铁骑对峙多年,手下拥有宁远铁骑数十万,所谓骄兵必败,唐通等人在山海关下不敌吴三桂,李自成想迅速结束当前局势,立马劝降吴三桂,而吴三桂也决定立刻投降。便把山海关交给了唐通,自己亲率大军向北京开进,途中路过还在永平府的安民告示中道:“本镇率所部朝见新主,所过秋毫无犯,尔民不必惊恐。”一派欣然的样子,看上去似乎大局已定,再无什么变数了。

不想半途中听心腹回报,自己的老父亲及全家被杀,爱妾陈圆圆更是被李自成的心腹刘宗敏抢去做了小妾,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落入了李自成的手里。我们暂且不管陈圆圆落入谁的手里,总之李自成杀了吴三桂父亲、抢了陈圆圆。中国古代有一种仇是不得不报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而恰恰李自成都占了。正好像三国时期屠户张翼德所言:“人取汝妻,而为之长,乃蚩蚩若是邪!”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人都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于是吴三桂回军山海关杀败唐通,夺回山海关!

李自成也不知道反省一下,如果能把杀害吴三桂全家的凶手交给吴三桂处理,把陈圆圆还给吴三桂,自己赔个礼、道个歉,也许吴三桂还不至于变卦。但恰恰李自成没有这样的胸怀,于同年4月18日,亲率20余万大顺兵兵临山海关,随即以红夷大炮炮轰九龙口,眼看山海关是岌岌可危。然而风云变幻、局势逆转,4月24日,多尔衮率10余万清兵至,与吴三桂兵合力先击败唐通,5月28日进抵山海关,吴三桂亲赴清营,与多尔衮拜天盟誓。5月30日两军决战一片石,当日吴三桂死战数十回合,最后清军突然自侧翼出现,于是李自成于一片石全军溃走北京,6月3日即位于武英殿,次日撤出北京西走。

而满清王朝早在崇祯十五年就开始招降吴三桂。皇太极曾经致书以其舅祖大寿等人“因系将军之戚”所以厚待为语,来要他归顺。前后又命吴三桂之兄吴三凤及祖大乐、祖可法、张存仁、裴国珍、胡弘先、姜新、陈邦选等以亲友之关系,纷纷作书极力劝说其降清。后来,皇太极又亲自写信招降吴三桂,同时又命祖大寿写信给吴三桂继续诱降。次年正月,吴三桂在给祖大寿的回信中拒绝满清招降,于是皇太极再次亲书要他归顺,然而吴三桂始终没有归降。

吴三桂在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灭亡之时,首先他投降了李自成,而没有去投降清廷。那么在他投降的路上李自成杀了吴三桂的全家、抢了吴三桂心爱的女人陈圆圆,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还去投靠李自成就不是一个有血性的男人了,我个人认为吴三桂降清是李自成逼的。回到山海关后有满清铁骑,前有李自成数十万强兵。而吴三桂作为一个军事首领,手下数十万铁骑的生死也在他的一念之间,无奈之下只有投降。

解读真相

看完这样的一个故事或许我们可以知道吴三桂投降清廷的原因。

据说,一天吴三桂在西沙河驿遇上了一个道士,那道士愁眉苦脸地跪坐在一间破庙门口。吴三桂心实异之,只见一张箦席、一只泥炉,道士正在烤火取暖。道士则猛一抬头,笑着说道:“将军请坐。”

吴三桂甲胄在身,不方便立刻坐下。正在迟疑间,只听那道士又说:“将军是挨着箦(贼)坐呢,还是挨着炉(虏)坐呢?”吴三桂一听就明白了,上前一揖,问道:“确乎是两难,云驾以为如何呢?”

道士接着说:“以箦扑炉,火势越盛;以炉焚箦,顷刻间灰飞烟灭矣!”

且不论这件事的真实与否,但是颇有深意的是吴三桂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无论站在哪边都会对战局趋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李自成还没有搞定局势的时候就开始腐败了,这样的人也是不值得去投靠的,趁自己还有一定实力的时候,在清廷也能谋得一定的地位。陈圆圆的作用对吴三桂来讲没有达到背叛的地步。

陈圆圆当然不是罪人,一介柔弱女子无力地被命运所摆布着,她是这里面唯一真正的可怜人儿,吴梅村说得好:“妻子岂应关大计。”可是后人总是把亡国归咎到一个女人身上,“冲冠一怒为红颜”是诗人的想象,吴三桂投降只是为了政治上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