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二十讲
10777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这是平顶山学院文学院讲授、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师集体编纂的一部学术性论著。

写作本书的目的主要有三:其一,对已经掌握文学史基本知识的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简单训练,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重要的文学现象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发他们对文学研究的兴趣,同时作为参考资料,为其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性研究提供一个便捷的门径和平台。其二,《中国文学史》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课时间最长的一门课程,在毕业生所作的毕业论文中以古代文学为选题的不在少数,但是我们发现不少论文没有基本的学术家法,甚至缺乏必要的学术规范。因此有必要开设一门课程告诉他们学术的基本规范以及学术的本质。其三,在《中国文学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学生询问超出现有教材深度的问题,这些学生对古典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物质主义、技术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即使中文系的学生也多数以古典文学为古董,偶尔鉴赏一下还可以,真正对其发生兴趣的很少。而我们以为此少数派最有可能成为以后古代文学研究的中坚,因此我们有责任接引这部分学生更快地踏上学术研究之路。为此,我们花费两年功夫编成了这本《中国古代文学二十讲》。

现代视野下的古代文学,应该具有宏通的思路和高远的学术追求,我们努力把握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规律,以及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在研究中保持了较强的人文关怀精神。除了传统的作家作品研究领域,近些年来,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古典文学一度兴高采烈,有的学者探讨文化制度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有的探讨某种文化形式对文学的影响,还有的结合文化、历史、制度等文学外部因素探讨文学现象,而文体流派的研究领域和学术史研究领域更是方兴未艾,汇集了各路精英,这些我们都尽量地给予关注和解读。

本书各讲的研究角度、方法虽各有特点,但都尽可能地介绍学术研究的前沿状况,用一定的篇幅来对选题研究进行概述性介绍,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关于此类综述性内容的安排,我们较多考虑的是资料的介绍和梳理。现在不少学人提倡从资料中“走出来”,但“走出来”的前提是“走进去”,没有走进资料,又何谈“走出来”呢?所以,对基本材料的透彻理解,应该是学术的生命线。

在21世纪,每个民族都在努力建构具有现代意识和民族个性的思想文化,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则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建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当今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社会上备受冷落,似乎已被囿于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象牙塔中,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警惕的。学术研究有大有小,本书的编纂若能为当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即是我们的大幸。

本书特点主要体现在:

第一,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所选专题的时间跨度自先秦至元明清,且在大跨度中突出重点。这样,既保证了学术的深度,又适应了不同学生不同兴趣爱好的实际情况。

第二,立足前沿,资料翔实。根据实际情况,多数专题都会用或长或短的篇幅对选题研究现状进行描述。对于引文多注明出处,力求清晰、准确。引文注释采用页下注,以减免学生的翻检之劳。

第三,力求创新,兼顾稳妥。在多数选题中都有作者对某一学术问题的独到体会。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观点新颖的同时,尽力使观点相对平正,以利于接受。

第四,视野开阔,方法多样。专题既有对作家、作品的研究,又有对文学思潮的探讨。研究对象不同,研究视角各异,历史学、文化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各种方法在本书中都各有侧重地呈现出来。

第五,行文尽可能通俗和简洁。

本书主编:何梅琴、叶爱欣;副主编:马跃敏、罗浩刚;其他参编人员有:李爱红、常民强、陈富志、魏玉莲、岳上铧。本书的编写首先由主编制定出编写计划和编写大纲,然后由编委分工写出初稿。各讲分工如下:马跃敏(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第五讲),何梅琴(第四讲、第六讲、第八讲),常民强(第七讲、第九讲、第十三讲),罗浩刚(第十讲、第十一讲、第十四讲),陈富志(第十二讲),李爱红(第十五讲、第十九讲、第二十讲),魏玉莲(第十六讲),岳上铧(第十七讲),叶爱欣(第十八讲);几易其稿,最后由主编修改定稿。在编写过程中,袁桂娥和秦方奇两位教授提出了合理建议,陕西人民出版社使本书的出版得以实现,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学识和水平所限,也由于缺乏经验,本书的缺点、错误乃至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方家多多指正。

编者

200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