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护理学
10777400000009

第9章 气、血、津液学说

气、血和津液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物质的生成、输布、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与脏腑、经络等学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气

(一)气的概念

在中国古代,气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认识,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这种“气”为万物之本的朴素唯物观渗透到医学领域后,逐渐形成了医学中气的基本概念。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自然万物的原料,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由气构成的。气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体诸多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均以气为物质基础,包括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综上所述,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至精至微的生命物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生所赖,惟气而已。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二)气的来源和生成

人体的气包括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经消化后生成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有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之分。先天之精气,来源于父母生殖之精,藏之于肾,是构成生命形体的物质基础;后天之气为由肺吸入之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所产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而成。因此,气的生成与先天禀赋、后天饮食营养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是肾、脾胃、肺等脏腑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气的运动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布散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时刻推动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与降、出与入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机体保持着动态的协调状态,通常称之为“气机调畅”。如果气机失常,也就是气的运行受阻,或升降出入关系紊乱,便称之为“气机失调”,常有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病理状态。

(四)气的功能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其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推动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血液的循环运行、津液的输布和代谢都要依赖气的激发与推动,方能维持正常。当气的推动作用减弱时,可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导致发育迟缓或早衰,亦可使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减退,出现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迟缓、输布、排泄障碍等病理变化。

2.温煦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是指气通过运动变化能够产生热量,温煦人体。人体的体温,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其恒定;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也要在气的温煦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亦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才能维持正常的循环运行。如果气的温煦作用失常,不仅可出现畏寒喜暖、四肢不温、体温低下等寒象,还可引起血行迟缓、津液代谢失常等病变。

3.防御作用气具有抵御邪气的作用。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气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则易受邪而发病。正如《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4.固摄作用固摄,即固护统摄之意。气的固摄作用主要表现在可以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等方面。若这一功能不足,便可出现出血、自汗、遗尿、遗精等病证。

5.气化作用气化即通过气的运动可使人体产生各种正常的变化,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如气、血、津液的生成,需要将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气,然后再化生成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饮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其残渣转化成糟粕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若这一功能失常,就会影响到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影响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到汗液、尿液、粪便的排泄。

6.营养作用人体之气分布于全身各脏腑组织中,为其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尤其是气中的营气,可与津液在脏腑的气化作用下化为赤色的、具有营养作用的血液,从而滋养全身各组织器官。

上述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功能虽然各不相同,但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缺一不可,它们互相促进,彼此协调配合,共同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

(五)气的分类

由于气在人体所分布的部位不同,有不同的来源与功能特点,因此就有不同的名称,主要的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1.元气又名真气、原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不断补充和培养。元气根源于肾,通过三焦循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元气的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旺盛,机体强健而少病。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导致元气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时,就会导致元气虚衰而产生虚性的病变。

2.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故把胸中称作“气海”,又称“膻中”。宗气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主要功能是上走息道而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故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气血运行正常与否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3.营气营气是与血共行于脉中的气,与血的关系密切,故常常“营血”并称。营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营养全身,二是化生血液。故《素问·痹论》说:“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4.卫气卫有外层防护、保卫、卫护之义。卫气运行于脉外,属性为阳,故又称为“卫阳”。同营气一样,也主要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卫气的功能包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恒定;影响睡眠等方面。营气与卫气同源异流,均以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的生成来源,皆出入脏腑,流布经络,但在性质、分布和功能上又有区别。营气,其性柔顺精粹,主内守而属阴,具有营养周身,化生血液之功;卫气,其性慓疾滑利,主外卫而属阳,具有温养脏腑,护卫肌表之能。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二者必须协调,才能维持腠理的开合、体温的恒定、调节睡眠以及发挥正常的防御外邪能力。

二、血

(一)血的概念

中医的血与现代医学的血的概念基本相同,指是运行于脉中、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

血的生成是由脾胃所摄取的水谷精微化为营气,经过肺的作用,贯注心脉而成。《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肾取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能生髓,髓可生血,精和血之间还存在着资生和转化的关系,故有“精血同源”之说。另外,血液生成离不开相关脏腑的综合作用,尤以脾胃最为重要,还与心、肺、肝、肾等脏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血的运行

血的正常运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的循行依赖于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的协调平衡,气的推动促使血液运行不息,保持一定的流速;固摄作用能使其在脉管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气对血的推动、固摄作用则是通过脏腑的生理活动实现的。心为血液循行的动力,脉为血液循行的通道,血在心气的推动下在脉中环周不休,运行不息。心脏、脉管和血液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肺朝百脉”,循行于周身的血脉均要汇聚于肺,通过肺气的作用,才能散布周身。除此之外,还有赖于脾气的统摄,使血液循经而行而不溢于脉外;肝脏则依据机体需要的不同的情况以调节血量,其疏泄功能又使血行畅通而不致瘀滞。总之,血液的运行是在心、肺、脾、肝等脏器的密切配合及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因此,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血液充盈,寒温适度;二是脉管系统通畅完好;三是心、肺、肝、脾等脏功能正常。

(四)血的功能

血具有营养和濡润全身的生理功能。血中有大量的津液,血液的濡润作用是指血液对于脏腑组织、皮毛孔窍、关节筋肉产生的滋濡滑润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即是对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简要概括。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正常,表现为面色红润、肌肉壮实、毛发润泽、肢体运动灵活自如等。如果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减弱,可见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毛发干枯、肌肤干燥、四肢麻木等临床表现。

血又是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的精力充沛、神志清晰、思维敏捷、情志活动正常等,均有赖于血气的充盛,血脉的调和与畅利。所以,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血虚、血热或运行失常,均可出现精神衰退、健忘、多梦、失眠、烦躁,甚则精神恍惚、谵语、昏迷等神志失常的临床表现。

三、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其中清而稀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二者可相互转化,故统称为“津液”。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由此可见,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胃肠的消化吸收,脾的运化,上送到肺,由肺的宣降,通调水道,再由肾的气化蒸腾、升清降浊,以三焦为通道,随着气的升降出入,布散于全身而环流不息。将多余的水液,气化成汗与尿排出体外,以维护人体水液代谢平衡。因此不论是气的病变或各脏腑的功能失调,尤其是肺、脾、肾三脏的失调,都可影响津液的代谢平衡而发生病变。

(三)津液的功能

津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滋润和濡养的功能。津质地清稀,其滋润作用较明显;液较稠厚,其营养作用较突出。人体各脏腑组织在其活动的始终均离不开津液的滋润和营养作用。如津液布散于肌表,则滋养肌肤毛发;流注于孔窍,则滋养和保护眼、鼻、口等;灌注于脏腑,则滋养内脏;渗入于骨腔,则充养骨髓、补充脑髓和脊髓等;流注关节,则对关节屈伸起着润滑作用等。因津液与血、汗、尿都有密切关系,故《灵枢·营卫生会篇》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论述;《伤寒论》也有“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告诫。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滋生、相互影响。气属阳,主动、主温煦;血属阴,主静、主濡润。两者都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在生理上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资生。气与血的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具体地说,有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能养气、载气五个方面的关系。

1.气能生血指气参与并促进血液的生成的整个过程。从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气,水谷精气转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转化为血,每一阶段的变化,都是气所作用的结果。由于气能生血,气旺则血旺,气虚则血少,故在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常在补血的同时配以补气的药物,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

2.气能行血指血液的运行靠气的推动,即“气行则血行”。若气虚则血行无力,气滞则血阻脉络导致血瘀,气机逆乱则血行紊乱而见吐血、便血等。所以,临床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时,常常配以补气、行气、降气之品。

3.气能摄血指气对血液有统摄和约束的作用,使其循行于脉管之中,不逸出脉外。而气摄血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脾来完成的,若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常会导致各种出血证,治疗时须用补气摄血的药物,使血流归经而止血。

4.血能载气指血液具有运载水谷精气、自然清气的功能。因气是具有极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易于弥散,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而存在于体内。临床上常见因大失血而气无所附导致的气随血脱证。

5.血能养气即血液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气不断地得到补充。人体任何脏腑、组织,一旦得不到血液的濡养,也就无法进行功能活动,气亦不能产生。临床上常见久病血虚之人,亦有气虚之象。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与津液的关系同气与血的关系相似,主要表现在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和津能载气四个方面。

1.气能生津津液来自于摄入的饮食物,而饮食物化生津液则依赖于脾胃之气,因此气是津液化生的动力。脾胃之气旺,则化生津液之力强,人体津液就充盛;脾胃之气虚,则化生津液之力弱,人体津液就缺乏。

2.气能行津津液在体内的输布和排泄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如通过脾气的散精布津、肺气宣发肃降、肾气蒸腾气化,促使津液运行于全身,并将代谢后的津液转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任何原因造成气虚、气滞或相关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导致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如水湿、痰饮等病理性产物的形成。

3.气能摄津气对津液具有固摄作用,可以有节律地调节和控制津液的排泄。如果气虚固摄作用减弱,可见多汗、遗尿等病证,故临床上常用益气固摄之法,以达止汗、止遗之效。

4.津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气同样依附津液存在,津液的流失也会使气受损伤,故在大汗、大吐、大泻等津液大量流失时,气亦随之而耗损,临床称之为气随液脱。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血和津液同为液体,均以营养、滋润为主要功能,故二者同属于阴。血和津液都是由水谷精气所化生,全身组织中的津液渗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血液如渗出脉外则成为津液,故有“津血同源”之说。病理上,血液和津液相互影响。如失血过多,脉外之津液便渗入脉中补充血液之不足,由此造成津液的不足,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症;津液大量损耗时,不仅渗入脉内之津液不足,甚至脉内血的一部分亦可渗出于脉外,导致血脉空虚,或血液枯稠。在临床治疗时,对失血者不宜用汗法;对大汗伤津者不宜用破血、逐血药,即《灵枢·营卫生会》“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伤寒论》“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