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目击天安门(四)
10776400000155

第155章 厉兵秣马惩“台独”!世纪阅兵振国威(7)

对于昨夜降下的这场有些“添乱”的雨,149中钱校长显得并不忙乱:“雨是半年前就想到的,每个队员早备有一件雨披。”充分考虑到北京深秋的“凉意”,学校要求每个孩子里面必须穿上低领秋衣和毛背心,并给每人购置了一薄一厚两条连裤袜。按照指挥部要求,游行方阵除“主力阵容”外,还配有替补队员。尽管同样参加了长达半年的训练,然而若没有某名正式队员因伤病上不了场的意外情况,最后一刻替补队员只能停留在长安街东整齐线外而不能跨入受阅区。郭雪因病未能参加8月份的集训,只能遗憾地做了一名替补,但她骄傲地扬脸告诉记者:“我一样为国庆大典尽了力。”

5时40分,队伍集合,钱校长做最后的动员:“为国家、为民族争光的时刻到了!”她们将于上午11时19分通过天安门城楼,全部受阅时间是7分11秒。

10月1日6:00和平里医院门前最小的游行者来到集结地

6时,三口之家等方队分别在各自的分指挥中心集结。

和平里医院门前,一辆小轿车戛然而止,第六医院职工张森、徐磊夫妇抱着他们的心肝宝贝――刚满两岁的女儿哲闻走下车来。孩子躺在爸爸的怀里睡得正香,她还不知道自己就要参加这盛大的庆典了。张森说:“幸亏我们医院特别支持,还专门派了一辆车送我们集合,要不孩子可受罪了。”点名完毕,徐磊开始给孩子换衣服,她从装着饼干、奶粉、卫生纸的包里拿出一件粉红色的礼服,顿时震惊四座。“呀,真漂亮!”徐磊说:“这是我特意为参加游行给她买的,是哲闻穿过的最漂亮、最昂贵的衣服。”这一来,小家伙被折腾醒了,她揉揉惺忪的睡眼,问爸爸:“我的小国旗呢?”原来,父母为她准备了一面小国旗做“道具”,哲闻练习挥舞国旗有半年的时间,已非常娴熟了。

10月1日6:05正义路南口徒步阅兵方队集结完毕

参加阅兵式的17个徒步方队此时正在正义路南口跑步集结,当穿着短大衣威风不掩俏丽的女兵方队跑过时,正在向广场集结的小学生队伍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在临时休息地,张薇薇和与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妹妹张莉莉端端正正地坐在小马扎上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对孪生姐妹说,穿短大衣是指挥部为了照顾女兵特许的,她们的正式受阅服装是绿衣、蓝裙、短靴。作为排头兵的她们则佩短枪、挂中尉军衔。

如果说在今天上午的世纪大阅兵中,女兵方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的话,那么,走在女兵方队最前面的张薇薇、张莉莉这一对军中并蒂莲就是这道风景线上最令人注目的一对亮点。这一对姊妹花来自辽宁鞍山,姐妹俩一同入伍、一起当上了文艺兵,又一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白求恩军医学院。姐姐张薇薇文科好,学的是护理专业,妹妹张莉莉理科优秀,学的是检验专业。这一次,这对从小没有分开过的姐妹又一同走进了沙河训练营,成了女兵方队的领队。

今年1月,阅兵总指挥部举行受阅服装展示会,薇薇和莉莉由于身材、容貌、气质均十分出众,成了展示会上的“女模特”,由姐妹俩展示的受阅女兵服和女民兵服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从春到秋,训练营近乎残酷的训练和生活环境,使这一对原来白白净净的“女模特”变成了黑姑娘,两人不约而同地把镜子藏了起来,因为她们彼此看看就知道自己变成什么样了。但与此相对的是,她们双双被阅兵分指评为带队干部第一名。现在,举世瞩目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想想自己将引领女兵方队走过主席台,向全世界展示女兵的风采,妹妹张莉莉说:“为了中国女兵的荣誉,我们觉得值。”

10月1日6:10正阳门北侧60门礼炮就位

上午6时刚过10分钟,60门礼炮已经呈八字型展开在正阳门北侧,来自北京武警总队11支队的礼炮兵们正在忙碌着搬运炮弹箱。这些94式新型礼炮口向外,齐刷刷地排成两条直线,防盾上的国徽金光闪闪,身穿礼服的礼炮兵们个个仪表不凡。

10时整,随着大会主持人一声令下,这60门礼炮分28门为一组交替鸣放出50响恰似春雷般的轰鸣声,宣告庆典的开始。

10月1日7:47东单路口大学生徐杨梅突然接到一份贺卡

50年前开国大典时的北京城里曾出现过两条长龙,一条就是由华北大学几千名学生,手提灯笼组成的火龙。50年后的今天,广场上再次出现了一条由大学生们踊跃地参加的游行队伍。

7时47分,在东单路口南侧集结的科技方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机械系98级02班的徐杨梅,忽然接到从队伍后面传过来的一个精美贺卡,她打开贺卡,只见上面写到:“杨梅,今天是你的19岁生日,我们将在祝福祖国50华诞的游行中,向你表达同样的祝福,祝你生日快乐!”来自四川省乐山市仁寿县的徐杨梅1980年出生在一个贫困山村,到天安门广场过生日,是小徐儿时遥远的梦想。去年秋天,小徐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全县惟一考进京城的大学生。今年5月,系里问她是否愿意参加国庆大典游行,她兴奋地说:“我一百个乐意,让我去吧!”为了参加游行合练,小徐暑假没有回家乡,在烈日和暴雨中一丝不苟地训练。她说,与共和国同一天生日的人很多,但作为一名参加国庆游行的大学生从天安门前走过的有几个呢?祖国与幸福同在!

10月1日8:30国际饭店门口体坛名将在彩车边集合

10月1日上午8时30分,在国际饭店门口,四辆体育彩车静静地等候着,彩车旁身着各色运动服的人群中,有不少人们非常熟悉的身影。原来,将登上体育彩车的44位运动员有的是世界冠军获得者,有的是某一项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新中国各个时期为国争光的健将。记者在人群中发现了王军霞、朱建华、伏明霞、熊倪、许海峰、王义夫、孙福明、杨扬、陈招娣、李小双、郑海霞、邓亚萍等等曾驰名世界体坛的名将,虽然他们都是久经沙场,但是能够亲身参加祖国50年国庆庆典,大家仍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郑凤荣在1957年以1.77米的跳高成绩打破了美国运动员的纪录,成为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人,曾多次受到周总理的接见,谈起参加国庆大典的感受,她说:“此时心情非常激动,这是作为一个运动员一生的骄傲。”获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的中国运动员许海峰说:“中国人被称作东亚病夫的历史一去不返了,一个人民健康、国力强盛的中国已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9时整,体育彩车启动了,运动员们迅速登上彩车,摆好造型,只见第一辆彩车上一个凸起的地球造型上伸展出几条绚丽的彩虹,它的名字叫“辉煌”;第二辆彩车是一座雄伟的山峰,名叫“攀登”;第三辆彩车是三个高度不同错落有致的跳台,名叫“腾飞”;第四辆彩车是绿色的草坪上腾飞起来三圈环型跑道,名叫“希望”,记者发现这辆彩车上的13名运动员都是年轻而陌生的面孔,原来他们是北京各体校和体育大学的少年运动员,分别来自武术、田径、滑冰、足球、艺术体操等项目,他们代表着中国体育的未来。体育彩车驶上长安街,向着天安门的方向驶去。

10月1日10:03国旗杆下国旗护卫队就位

由196名仪仗兵、2名哨兵和2名升旗手组成的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沿着在广场中轴线铺就的大红地毯正步走到国旗杆下。擎旗手牛飞把叠好的五星红旗郑重地交到20岁的升旗手谷小震手里,准备把国旗升起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

10月1日10:04天安门广场国歌奏响

全场肃立,悄然无声,天安门城楼对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指挥台上,穿军礼服、戴白手套的总指挥于海抬起了双臂。10时4分,随着于海双臂有力地一挥,激昂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立时响彻云霄,全场数十万众同声高唱起激越高亢的《国歌》。

世纪交响曲

序曲世纪的回声

这是对世纪长河的庄严审视,也是对由此上溯一个半世纪的回望与反思;

这是对新世纪曙光的凝望,更是对新世纪浩荡长空的昭告。

1999年10月1日的中国,站在世界的东方和世纪的交接点上,奏响了醒古荡今的交响曲!

长城内外,张灯结彩;大江南北,鼓乐齐天。

一夜风雨洗礼,满目浮尘荡尽。盛装中的北京天安门广场红灯高悬,艳阳朗照;千旗翻卷,万花争妍;十里长街,轻歌如潮,欢颜似海;观礼台上英模荟萃,星光灿烂。

50多万名工人、农民、学生、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指战员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着12亿多中国人民汇聚在这里,欢庆共和国的50华诞。

百年情感,冲撞世纪的闸门,回荡了一个多世纪的旋律只待迸发的一刹那。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盛典,也是五千年文明史上必然出现的乐章。只有强盛的中国才能挥此如椽之笔,只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才有这样强大的感召力与凝聚力。

江河舞彩带,天地作和声,恢弘的世纪交响曲在神州大地响起。

第一乐章 长城随想曲

上午10时整,礼炮乍响。60门礼炮将同时鸣放50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斗建立的新中国迎来了五十华诞。

炮声隆隆,红旗猎猎。这炮声,是“致远”舰邓世昌率将士为捍卫民族尊严与倭寇同归于尽的炮声;是把马列主义传来中国的十月革命的炮声;是黄洋界上震荡山谷、“报道敌军宵遁”的炮声;是红旗渠人民开山劈岭战天斗地的炮声;是我人民解放军捍卫主权的炮声!

迎着隆隆的礼炮声,200名战士护卫着国旗,从祭奠英烈忠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出发,走向国旗升起的地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凌空响起,50万人庄严肃立,同声高歌,天安门广场顿成《国歌》的海洋。

这诞生于抗战风云中的旋律,曾响彻枪林弹雨、血流成河的战场。血泪化音符,枪炮响节奏,英雄儿女在悲壮的旋律中赴汤蹈火,前仆后继!这新中国的国歌,曾奔涌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回荡在异国他乡的竞技场上,奏响在浓烟火光迸射的卫星发射场上,中国人民在雄壮的歌声中励精图治,发奋图强。

国歌声托起鲜红的国旗,冉冉升空。长风浩荡,猎猎作响。

威严的国旗护卫队,奏响了展示军威的序曲。

10时7分。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神采奕奕地站立在检阅车上,开始检阅三军。

开国至今,共和国12次国庆阅兵中,大规模的当数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今天的50周年大庆的阅兵。

开国大典阅兵,我军展现的是胜利之师、艰苦之师。满身征尘硝烟的将士开赴天安门广场,接受共和国缔造者们的检阅,当时使用的步枪、火炮连同数量极为有限的飞机基本都是美国货、日本货。火炮、弹药产自24个国家的98个工厂。马拉炮车和1978匹战马和骑兵成为一景。回忆当年,胸佩三枚勋章的海军老功臣郝振林感慨万千:“当时我走在水兵方队第一排,可我们手里的枪都是外国的,那次简直是‘万国兵器博览会’啊!”但正是这样一支英雄的军队,用简陋的武器打败了反动派,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解放。

五年后的阅兵已展示出我军是一支成长之师、奋斗之师。开国大典不久,我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为保卫世界和平,保卫年轻的共和国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受阅方队由解放军军事学院、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航空兵等学校的学员和水兵、公安、步兵师组成,摩托车团、摩托化步兵团、伞兵部队、炮兵部队、坦克部队方队和反坦克炮、野炮、榴弹炮、火箭炮、高炮、加农榴弹炮、重型坦克、中型坦克等新型兵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军从单一陆军兵种向多军兵种转变的进程。

10年大庆阅兵,展现了我军进步之师、正规之师的风采。受阅部队威严整齐,枪械基本实现了国产化。我国自己制造的歼击机、坦克、装甲运输车及大型火炮等兵器令全国人民精神一振。引人注目的空军受阅编队由以前的3机增加到5机,飞机总数增至155架,飞行高度降低了100米至150米,标志空军训练水平有较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