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10776100000091

第91章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诸葛亮六擒六纵,孟获始终不买这个账,总是在释放以后,又卷土重来。按马谡所见:“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所以他建议诸葛亮对付蛮荒夷域的化外之民,光靠武力征服,只能奏一时之效,而要彻底使其膺服,“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自然认同这个道理,因此才六擒而六纵之,要以道德感召力降服其心。

但实际效果并非如此,口服而心不服,心服而力不服。因为每次俘获了孟获,都是连同主帅到士兵统统予以遣返释放。所以,孟获的有生力量,并未受到蜀汉的沉重打击,以致到溃不成军的地步。只要人仍在,自然就心不死,这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稍作休整,扩兵买马,必然又会倾巢出动。这也是孟获六次被擒而不服的根本原因。直到盘蛇谷全歼三万藤甲兵后,武装力量已不复存在的情况下,他才算真正认了输。

这就是说,诸葛亮仅仅依赖精神力量去征服对手,而不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是不会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道德和文明的感召,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唯有在对手的战斗力基本丧失,已无还手可能的情况下,精神作用才可以充分发挥。所以,归根结底,决定因素还是在于双方实力的消长。

却说孔明放了孟获等一干人,杨锋父子皆封官爵,重赏洞兵。杨锋等拜谢而去。孟获等连夜奔回银坑洞。那洞外有三江,乃是泸水、甘南水、西城水,三路水会合故为三江。其洞北近平坦二百余里,多产万物。洞西二百里有盐井,西南二百里直抵泸甘,正南三百里乃是梁都洞。洞中有山,环抱其洞,山上出银矿,故名为银坑山。山中置宫殿楼台,以为蛮王巢穴。其中建一祖庙,名曰家鬼。四时杀牛宰马享祭,名日卜鬼。每年常以蜀人并外乡之人祭之。若人患病,不肯服药,只祷师巫,名曰药鬼。其处无刑法,但犯罪即斩。有女长成,却于溪中沐浴,男女自相混淆,任其自配,父母不禁,名为学艺。年岁雨水均调,则种稻谷;倘若不熟,杀蛇为羹,煮象为饭。每方隅之中,上户号曰洞主,次曰酋长。每月初一、十五两日,皆在三江城中买卖,转易货物,其风俗如此。

因为是演义,说书人兴之所至,便不着边际了。南征的地理位置,似是而非,是无法稽考的。

却说孟获在洞中聚集宗党千余人,谓之曰:“吾屡受辱于蜀兵,立誓欲报之。汝等有何高见?”言未毕,一人应曰:“吾举一人,可破诸葛亮。”众视之,乃孟获妻弟,见为八番部长,名日带来洞主。获大喜,急问何人。带来洞主曰:“此去西南八纳洞,洞主木鹿大王,深通法术,出则骑象,能呼风唤雨,常有虎豹豺狼、毒蛇恶蝎跟随,手下更有三万神兵,甚是英勇。大王可修书具礼,某亲往求之。此人若允,何惧蜀兵哉?”获忻然,令国舅赍书而去,却令朵思大王守把三江城,以为前面屏障。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势力之强大可知。

却说孔明提兵直至三江城,遥望见此城,三面傍江,一面通旱,即遣魏延、赵云同领一军,于旱路打城。军到城下时,城上弓弩齐发。原来洞中之人多习弓弩,一弩齐发十矢,箭头上皆用毒药,但有中箭者,皮肉皆烂,见五脏而死。赵云、魏延不能取胜,回见孔明,言药箭之事。孔明自乘小车到军前,看了虚实,回到寨中,令军退数里下寨。蛮兵望见蜀兵远退,皆大笑作贺,只疑蜀兵惧怯而退,因此夜间安心稳睡,不去哨探。

先伪作低姿态以麻痹之,再刻不容缓地急起而攻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也是克敌制胜,打得敌人猝不及防之一法。

却说孔明约军退后,即闭寨不出,一连五日,并无号令。黄昏左侧忽起微风,孔明传令曰:“每军要衣襟一幅,限一更时分应点,无者立斩。”诸将皆不知其意。众军依令预备。初更时分,又传令曰:“每军衣襟一幅,包土一包,无者立斩。”众军亦不知其意,只得依令预备。孔明又传令曰:“诸军包土俱在三江城下交割,先到者有赏。”众军闻令,皆包净土,飞奔城下。孔明令积土为磴道,先上城者为头功。于是蜀兵十余万并降兵万余,将所包之土一齐弃于城下,一霎时积土成山,接连城上。一声暗号,蜀兵皆上城。蛮兵急放弩时,大半早被执下,余者弃城而走。朵思大王死于乱军之中。蜀将督军分路剿杀。孔明取了三江城,所得珍宝,皆赏三军。败残蛮兵奔回见孟获,说:“朵思大王身死,失了三江城。”获大惊,正虑之间,人报:“蜀兵已渡江,见在本洞前下寨。”孟获甚是慌张。

忽屏风后一人大笑而出曰:“既为男子,何无智也?我虽是一妇人,愿与你出战。”获视之,乃妻祝融夫人也。夫人世居南蛮,乃祝融氏之后,善使飞刀,百发百中。孟获起身称谢。夫人忻然上马,引宗党猛将数百员,生力洞兵五万,出银坑宫阙,来与蜀兵对敌。方才转过洞口,一彪军拦住,为首蜀将乃是张嶷。蛮兵见之,却早两路摆开。祝融夫人背插五口飞刀,手挺丈八长标,坐下卷毛赤兔马。张嶷见之,暗暗称奇。二人骤马交锋。战不数合,夫人拨马便走,张嶷赶去,空中一把飞刀落下,嶷急用手隔,正中左臂,翻身落马。蛮兵发一声喊,将张嶷执缚去了。马忠听得张嶷被执,急出救时,早被蛮兵困住。望见祝融夫人挺标勒马而立,忠忿怒向前去战,坐下马绊倒,亦被擒了。都解入洞中,来见孟获。获设席庆贺。夫人叱刀斧手,推出张嶷、马忠要斩,获止曰:“诸葛亮放吾五次,今番若杀彼将,是不义也。且囚在洞中,待擒住诸葛亮,杀之未迟。”夫人从其言,笑饮作乐。诸葛亮放了他五次,才产生这点效果。

却说败残兵来见孔明,告知其事。孔明即唤马岱、赵云、魏延三人受计,各自领军前去。次日,蛮兵报入洞中,说赵云搦战。祝融夫人即上马出迎。二人战不数合,云拨马便走。夫人恐有埋伏,勒兵而回。魏延又引军来搦战,夫人纵马相迎。正交锋紧急,延诈败而逃。夫人只不赶。次日,赵云又引军来搦战。夫人领洞兵出迎。二人战不数合,云诈败而走。夫人按标不赶。欲收兵回洞时,魏延引军齐声辱骂。夫人急挺标来取魏延。延拨马便走,夫人忿怒赶来。延骤马奔入山僻小路,忽然背后一声响亮,延回头视之,夫人仰鞍落马。原来马岱埋伏在此,用绊马索绊倒,就里擒缚,解投大营而来。蛮将洞兵皆来救时,赵云一阵杀散。孔明端坐于帐上。马岱解祝融夫人至,孔明急令武士去其缚,请在别帐,赐酒压惊;遣使往告孟获,欲送夫人换张嶷、马忠二将。孟获允诺,即放出张嶷、马忠,还了孔明,孔明遂送夫人入洞。孟获接入,又喜又恼。

忽报八纳洞主到。孟获出洞迎接,见其人骑着白象,身穿金珠璎络,腰悬两口大刀,领着一班喂养虎豹豺狼之士,簇拥而入。获再拜哀告,诉说前事。木鹿大王许以报仇。获大喜,设宴相待。次日,木鹿大王引本洞兵带猛兽而出。赵云、魏延听知蛮兵出,遂将军马布成阵势。二将并辔立于阵前视之,只见蛮兵旗帜器械皆别;人多不穿衣甲,尽裸身赤体,面目丑陋,身带四把尖刀;军中不鸣鼓角,但筛金为号。木鹿大王腰挂两把宝刀,手执蒂钟,身骑白象,从大旗中而出。赵云见了,谓魏延曰:“我等上阵一生,未尝见如此人物。”二人正沉吟之际,只见木鹿大王口中不知念甚咒语,手摇蒂钟,忽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如同骤雨,一声画角响,虎豹豺狼毒蛇猛兽乘风而出,张牙舞爪,冲将过来。蜀兵如何抵当,往后便退。蛮兵追杀,直赶到三江界路方回。

这一切荒诞不经和以下诸葛亮未卜先知的种种神机妙算,都使这一部书和这一个人物减色许多。这也真是无可奈何的事,糟粕与精华同在,是古今作品无法回避的一个现象。因为欣赏力是受整体文化水平所限制的,于是作者有形无形地要适应他的读者和听众,就不可避免地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塞进不应塞进的东西。前人塞进去的是神奇古怪的《山海经》、《搜神记》式的噱头,以拉住书场里的听众。现在,塞进去的是许许多多的假话和违心之言,以哄骗那些愿意听的人,却完全是艺术欣赏以外的事了。

赵云、魏延收聚败兵,来孔明帐前请罪,细说此事。孔明笑曰:“非汝二人之罪。吾未出茅庐之时,先知南蛮有驱虎豹之法,吾在蜀中已办下破此阵之物也。随军有二十辆车,俱封记在此,今日且用一半,留下一半,后有别用。”遂令左右取了十辆红油柜车到帐下,留十辆黑油柜车在后,众皆不知其意。孔明将柜打开,皆是木刻彩画巨兽,俱用五色绒线为毛衣,钢铁为牙爪,一个可骑坐十人。孔明选了精壮军士一千余人,领了一百口,内装烟火之物,藏在车中。

次日,孔明驱兵大进,布于洞口。蛮兵探知,入洞报与蛮王。木鹿大王自谓无敌,即与孟获引洞兵而出。孔明纶巾羽扇,身衣道袍,端坐于车上。孟获指曰:“车上坐的,便是诸葛亮。若擒住此人,大事定矣。”木鹿大王口中念咒,手摇蒂钟,顷刻之间,狂风大作,猛兽突出。孔明将羽扇一摇,其风便回吹彼阵中去了。蜀阵中假兽拥出,蛮洞真兽见蜀阵巨兽口吐火焰,鼻出黑烟,身摇铜铃,张牙舞爪而来,诸恶兽不敢前进,皆奔回蛮洞,反将蛮兵冲倒无数。孔明驱兵大进,鼓角齐鸣,望前追杀。木鹿大王死于乱军之中。洞内孟获宗党皆弃宫阙,扒山越岭而走。孔明大军占了银坑洞。

这些描写,便是后人奚落的“欲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地方了。

次日,孔明正欲分兵缉擒孟获,忽报:“蛮王孟获妻弟带来洞主因劝孟获归降,获不从,今将孟获并祝融夫人及宗党数百余人,尽皆擒来,献与丞相。”孔明听知,即唤张嶷、马忠,分付如此如此。二将受了计,引二千精壮兵,伏于两廊。孔明即令守门将俱放进来。带来洞主引刀斧手,解孟获等数百人,拜于殿下。孔明大喝曰:“与吾擒下!”两廊壮兵齐出,二人捉一人,尽被执缚。孔明大笑曰:“量汝些小诡计,如何瞒得我!见汝二次俱是本洞人擒汝来降,吾不加害。汝只道吾深信,故来诈降,欲就洞中杀吾。”喝令武士搜其身畔,果然各带利刀。孔明问孟获曰:“汝原说在汝家擒住,方始心服,今日如何?”获曰:“此是我等自来送死,非汝之能也,吾心未服。”孔明曰:“吾擒汝六番,尚然不服,欲待何时耶?”获曰:“汝第七次擒住,吾方倾心归服,誓不反矣!”孔明曰:“巢穴已破,吾何虑哉!”令武士尽去其缚,叱之曰:“这番擒住,再若支吾,必不轻恕。”孟获等抱头鼠窜而去。

诸葛亮花如许兵力和时间,与孟获作这种战争游戏,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却说败残蛮兵有千余人,大半中伤而逃,正遇蛮王。孟获收了败兵,心中稍喜,却与带来洞主商议曰:“吾今洞府已被蜀兵所占,今投何地安身?”带来洞主曰:“只有一国可以破蜀。”获喜曰:“何处可去?”带来洞主曰:“此去东南七百里,有一国名乌戈国,国主兀突骨,身长二丈,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其手下军士,俱穿藤甲。其藤生于山涧之中,盘于石壁之内,国人采取,浸于油中,半年方取出晒之,晒干复浸,凡十余遍,却才造成铠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因此号为藤甲军。今大王可往求之,若得彼相助,擒诸葛亮如利刀破竹也。”孟获大喜,遂投乌戈国,来见兀突骨。其洞无宇舍,皆居土穴之内。孟获入洞再拜,哀告前事。兀突骨曰:“吾起本洞之兵,与汝报仇。”获忻然拜谢。于是兀突骨唤两个领兵俘长,一名土安,一名奚泥,起三万兵,皆穿藤甲,离乌戈国望东北而来。行至一江,名桃花水,两岸有桃树,历年落叶于水中。若别国人饮之尽死,惟乌戈国人饮之,倍添精神。兀突骨兵至桃花渡口下寨,以待蜀兵。

却说孔明令蛮人哨探孟获消息,回报曰:“孟获请乌戈国主,引三万藤甲军,见屯于桃花渡口。孟获又在各番聚集蛮兵,并力拒战。”孔明听说,提兵大进,直至桃花渡口。隔岸望见蛮兵,不类人形,甚是丑恶。又问土人,言说即日桃叶正落,水不可饮。孔明退五里下寨,留魏延守寨。次日,乌戈国主引一彪藤甲军过河来,金鼓大震。魏延引兵出迎。蛮兵卷地而至,蜀兵以弩箭射到藤甲之上,皆不能透,俱落于地;刀砍枪刺,亦不能入。蛮兵皆使利刀钢叉,蜀兵如何抵当?尽皆败走。蛮兵不赶而回。魏延复回,赶到桃花渡口,只见蛮兵带甲渡水而去;内有困乏者,将甲脱下,放在水面,以身坐其上而渡。魏延急回大寨,来禀孔明,细言其事。孔明请吕凯并土人问之。凯曰:“某素闻南蛮中有一乌戈国,无人伦者也。更有藤甲护身,急切难伤;又有桃叶恶水,本国人饮之,反添精神,别国人饮之即死。如此蛮方,纵使全胜,有何益焉?不如班师早回。”孔明笑曰:“吾非容易到此,岂可便去?吾明日自有平蛮之策。”于是令赵云助魏延守寨,且休轻出。

即使这些荒诞不经的奇风异俗,对一直封闭的国人来讲,也是大开眼界的。

次日,孔明令土人引路,自乘小车到桃花渡口北岸山僻去处,遍观地理。山险岭峻之处,车不能行。孔明弃车步行。忽到一山,望见一谷,形如长蛇,皆危峭石壁,并无树木,中间一条大路。孔明问土人曰:“此谷何名?”土人答曰:“此处名为盘蛇谷,出谷则三江城大路,谷前名塔郎甸。”孔明大喜曰:“此乃天赐吾成功于此也!”遂回旧路,上车归寨,唤马岱分付曰:“与汝黑油柜车十辆,须用竹竿千条,柜内之物如此如此。可将本部兵去,把住盘蛇谷两头,依法而行。与汝半月限,一切完备,至期如此施设。倘有走漏,定按军法。”马岱受计而去。又唤赵云分付曰:“汝去盘蛇谷后三江大路口,如此守把,所用之物,克日完备。”赵云受计而去。又唤魏延分付曰:“汝可引本部兵去桃花渡口下寨,如蛮兵渡水来敌,汝便弃了寨,望白旗处而走。限半个月内,须要连输十五阵,弃七个寨栅。若输十四阵,也休来见我。”魏延领命,心中不乐,怏怏而去。孔明又唤张翼另引一军,依所指之处,筑立寨栅去了;却令张嶷、马忠引本洞所降千人,如此行之。各人都依计而行。

却说孟获与乌戈国主兀突骨曰:“诸葛亮多有巧计,只是埋伏。今后交战,分付三军,但见山谷之中,林木多处,切不可轻进。”兀突骨曰:“大王说的有理。吾已知道中国人多行诡计,今后依此言行之:吾在前面厮杀,汝在背后教道。”两人商量已定。忽报:“蜀兵在桃花渡口北岸立寨。”兀突骨即差二俘长,引藤甲军渡了河,来与蜀兵交战。不数合,魏延败走。蛮兵恐有埋伏,不赶自回。次日,魏延又去立了营寨。蛮兵哨得,又有众军渡过河来战。延出迎之。不数合,延败走。蛮兵追杀十余里,见四下并无动静,便在蜀寨中屯住。次日,二俘长请兀突骨到寨,说知此事。兀突骨即引兵大进,将魏延追一阵。蜀兵皆弃甲抛戈而走。只见前有白旗,延引败兵,急奔回白旗处,早有一寨,就寨中屯住。兀突骨驱兵追至。魏延引兵弃寨而走。蛮兵得了蜀寨。次日,又望前追杀,魏延回兵交战,不三合又败,只看白旗处而走,又有一寨,延就寨屯住。次日,蛮兵又至。延略战又走。蛮兵占了蜀寨。

作为主帅,和部下交代清楚,执行时岂不更得力么?有必要捉迷藏吗?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个非常精细、事必亲躬、不惮其烦的人,他曾经赞扬一位叫董和的官员,就因他“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由此看,小说的这类描写,不过是为了神化他的未卜先知罢了。

话休絮烦,魏延且战且走,已败十五阵,连弃七个营寨。蛮兵大进追杀。兀突骨自在军前破敌,于路但见林木茂盛之处,便不敢进,却使人远望,果见树阴之中旌旗招飐。兀突骨谓孟获曰:“果不出大王所料。”孟获大笑曰:“诸葛亮今番被吾识破。大王连日胜了他十五阵,夺了七个营寨。蜀兵望风而走,诸葛亮已是计穷。只此一进,大事定矣!”兀突骨大喜,遂不以蜀兵为念。

至第十六日,魏延引败残兵来与藤甲军对敌。兀突骨骑象当先,头戴日月狼须帽,身披金珠璎珞,两肋下露出生鳞甲,眼目中微有光芒,手指魏延大骂。延拨马便走,后面蛮兵大进。魏延引兵转过了盘蛇谷,望白旗而走。兀突骨统引兵众,随后追杀。兀突骨望见山上并无草木,料无埋伏,放心追杀。赶到谷中,见数十辆黑油柜车在当路,蛮兵报曰:“此是蜀兵运粮道路,因大王兵至,撇下粮车而走。”兀突骨大喜,催兵追赶。将出谷口,不见蜀兵,只见横木乱石滚下,垒断谷口。兀突骨令兵开路而进。忽见前面大小车辆装载干柴,尽皆火起,兀突骨忙教退兵,只闻后军发喊,报说谷中已被干柴垒断,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兀突骨见无草木,心尚不慌,令寻路而走。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时,只见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孔明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左右将士无不感叹。

所谓孤注一掷,是赌场的举动,也是战场上能见到的行为,战场与赌场大同小异。尤其水准不高的军事家,更具赌徒心理。不打出最后一张牌,不押上最后一块钱,是不会认输的。

这是典型的中国人传统的宿命观。

却说孟获在寨中,正望蛮兵回报,忽然千余人笑拜于寨前,言说:“乌戈国兵与蜀兵大战,将诸葛亮围在盘蛇谷中了,特请大王前去接应。我等皆是本洞之人,不得已而降蜀,今知大王前到,特来助战。”孟获大喜,即引宗党并所聚番人,连夜上马,就令蛮兵引路。方到盘蛇谷时,只见火光甚起,臭味难闻。获知中计,急退兵时,左边张嶷、右边马忠,两路军杀出。获方欲抵敌,一声喊起,蛮兵中大半皆是蜀兵,将蛮王宗党并聚集的番人尽皆擒了。孟获匹马杀出重围,望山径而走。

正走之间,见山凹里一簇人马,拥出一辆小车,车中端坐一人,纶巾羽扇,身衣道袍,乃孔明也。孔明大喝曰:“反贼孟获,今番如何!”获急回马走,旁边闪过一将,拦住去路,乃是马岱。孟获措手不及,被马岱生擒活捉了。此时王平、张嶷已引一军赶至蛮寨,将祝融夫人并一应老小皆活捉而来。

孔明归到寨中,升帐而坐,谓众将曰:“吾今此计,不得已而用之,大损阴德。我料敌人必算吾于林木多处埋伏,吾却空设旌旗,实无兵马,疑其心也。吾令魏文长连输十五阵者,坚其心也。吾见盘蛇谷止一条路,两壁厢皆是光石,并无树木,下面都是沙土,因令马岱将黑油车安排于谷中。车中油柜内皆是预先造下的火炮,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节,以引药线,才一发动,山损石裂。吾又令赵子龙预备草车,安排于谷中,又于山上准备大木乱石,却令魏延赚兀突骨并藤甲军入谷,放出魏延,即断其路,随后焚之。吾闻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藤甲虽刀箭不能入,乃油浸之物,见火必着。蛮兵如此顽皮,非火攻安能取胜?使乌戈国之人不留种类者,是吾之大罪也!”众将拜伏曰:“丞相天机,鬼神莫测也!”孔明令押过孟获来,孟获跪于帐下。孔明令去其缚,教且在别帐,与酒食压惊。孔明唤管酒食官至坐榻前,如此如此,分付而去。

却说孟获与祝融夫人并孟优、带来洞主、一切宗党,在别帐饮酒。忽一人入帐,谓孟获曰:“相面羞,不欲与公相见,特令我来放公回去,再招人马来决胜负。公今可速去。”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皆匍匐跪于帐下,肉袒谢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孔明曰:“公今服乎?”获泣谢曰:“某子子孙孙皆感覆载生成之恩,安得不服!”孔明乃请孟获上帐,设宴庆贺,就令永为洞主;所夺之地,尽皆退还。孟获宗党及诸蛮兵无不感戴,皆欣然跳跃而去。后人有诗赞孔明曰:

至此,也无力可反矣!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

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长史费祎入谏曰:“今丞相亲提士卒,深入不毛,收服蛮方。今蛮王既已归服,何不置官吏,与孟获一同守之?”孔明曰:“如此有三不易:留外人则当留兵,兵无所食,一不易也;蛮人伤破,父兄死亡,留外人而不留兵,必成祸患,二不易也;蛮人累有废杀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不留人,不运粮,与相安于无事而已。”众人尽服,于是蛮方皆感孔明恩德,乃为孔明立生祠,四时享祭,皆呼之为慈父,各送珍珠金宝,丹漆药材,耕牛战马,以资军用,誓不再反。南方已定。

却说孔明犒军已毕,班师回蜀,令魏延引本部兵为前锋。延引兵方至泸水,忽然阴云四合,水面上一阵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军不能进。延退兵,回报孔明。孔明遂请孟获问之。正是:

塞外蛮人方帖服,水边鬼卒又猖狂。

未知孟获所言若何,且看下文分解。

降服之后,复委以重任,但求相安无事,有一个平静而不相扰的周边环境,建立缓冲地带,无后顾之忧,以便腾出手来挥师北上,这就是诸葛亮南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