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莎士比亚
10774800000038

第38章 爱惜年轻人才

莎士比亚是个爱惜年轻人才的剧作家,同时他也用心观察,为自己的剧团物色着接班人。渐渐地接班人已经初步选好了,但还不是交班的时候。

莎士比亚很欣赏这两个年轻的剧作家:佛朗西斯·波蒙和约翰·弗莱彻。他们有学识、有才华,他们也有商业意识,同时他们也能一心一意编写观众想看的戏来赚钱。

1606年,圣保罗学校的儿童们演出了喜剧《憎恶女性的人》。它的作者就是佛朗西斯·波蒙。他是一个外省法官的儿子,家人希望他能成为宗教界人士,就把他送往牛津大学学习。

波蒙对牧师这一职业却毫无兴趣,到伦敦加入了坦波尔法学协会。他同许多法学校的学生一样,热爱戏剧。他看够了戏,自己也动笔写起喜剧来。

波蒙认识了本·琼生,本·琼生助了他一臂之力,把他的第一个剧本交给儿童剧团演出,这个时候的本·琼生就是负责为儿童剧团写剧本。日后,波蒙自认为是本·琼生的弟子,后来曾自豪地谈到这一点。

波蒙比莎士比亚小20岁,他的剧作获得了成功,也许是本·琼生的鼓动,也许是他本人同本·琼生一样,也爱惹是生非。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波蒙的下一个剧本《火材骑士》是一部讽刺性模拟作品,它嘲笑那种对浪漫蒂克冒险剧的迷恋。

大约在同一时期,约翰·弗莱彻来到伦敦。他生于1579年,比波蒙年长5岁,和波蒙同时开始写作,却没有取得任何成功。

一个偶然的事件使波蒙和弗莱彻建立了友谊,于是两人决定共同生活,一起写作。他们这样过了几年,直到1613年波蒙结婚为止。此后,他们仍继续合作,波蒙过早逝世才使这种合作中断。

两个人有时候也与别人合作,但主要是彼此合作。他们知道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他们爱梦想胜过爱现实生活,所以就竭力避开现实不写,因为这种现实“人类经受不住多少”。

市民的婆娘想看结尾圆满的戏,波蒙和弗莱彻必能让其如愿。中产阶级爱好传奇故事和艳词丽语,他俩也能满足。老百姓要看什么样的戏,他俩摸得准、写得快,完美配合。

波蒙和弗莱彻两人或单独、或合作、或与别人合作,大量炮制爱情故事,文笔风格也算一致,但却是一种缺乏个性的可塑文体。

波蒙和弗莱彻两人对莎士比亚有研究,可以看看下面的文字:

大地啊,请你作证:

我何须吹嘘?这擒获的王子

和我在这多灾多难国土上的

所作所为难道还不足以说明?

还要我夸口吗?偌大一片疆土,

哪一尺土地没有我的足迹,

没有我的战斗,没有被我征服?

所以我和虚夸没有缘分。

波蒙和弗莱彻所写的故事明白如话,道德伦理也很简单易懂。写到复杂的伦理观念时,耍个小手段,就可以掩饰过去了。

两人不去深入挖掘的做法,着实存在华而不实的嫌疑,但是他们却是制造合乎观众胃口作品的高手。

波蒙和弗莱彻被皇家剧团长期聘用,取代了莎士比亚的位子。倒回数10年,莎士比亚也曾把本·琼生收罗进自己的剧团,但那个希望落空了。

莎士比亚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接班人。正是他给波蒙和弗莱彻的才能以高度的评价,并建议剧团如数收买他们今后所写的剧本。

也许莎士比亚出于纯粹伦理的或审美的原则,喜欢支持才华洋溢的年轻人。

也许莎士比亚作为剧团的一个重要股东,也无疑会对才华洋溢的年轻人感到兴趣,因为剧团的收入对他来讲远非不足挂齿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