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莎士比亚
10774800000017

第17章 创作《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的剧本并非总是同无害的群众与娱乐相联系的,它们偶尔也会同轰动一时的政治事件有关联,比如《威尼斯商人》。

这里先要谈一下剧本《威尼斯商人》出现的先导,即伊丽莎白时代的宫廷斗争和阴谋。

伊丽莎白统治初期,她有一个股肱之臣伯里勋爵。为了不让过多的权力落入他的手中,伊丽莎白对经常出入她宫廷的魁梧英武的男子示好,时而把这个拉为心腹,时而把那位视为亲信。

赖斯特伯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她的宠臣,他在1588年去世后,埃塞克斯伯爵成了女王的宠儿,那时他22岁,而女王已经是45岁了。

尽管相差23岁,但是日见衰老的女王却知道用什么办法去笼络这位被许多贵妇淑女和小家碧玉钟情的年轻伯爵。

女王赏赐给埃塞克斯伯爵许多商业专利,他在征税官员的帮助下,从这些专利中得到了巨额收入。但埃塞克斯伯爵并不因此就俯首听命于女王,他很任性,常常和女王争吵。

女王不能容忍情敌,然而,埃塞克斯却在1590年结婚成家。女王同他吵闹一阵,稍后终于平息了怒气,宽恕了他。

女王需要埃塞克斯去对抗权力无边的大臣伯里。此外,把他拴在身边,并知道他的一举一动,总比较安全可靠。

宫廷斗争不断。以伯里为中心的宫廷老臣结成朋党;年轻人,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庇护人宫内大臣扫桑普顿,还有未来的哲学家培根则团结在埃塞克斯的周围。

两个宗派制造阴谋,互相攻击。有一天,埃塞克斯又抓住一个机会,打击政敌,同时向女王献忠。

西班牙国王腓力普二世一直在制造反对英国女王的阴谋。一方面,是由于宗教的原因,英国是新教国家,而西班牙是天主教国家;另一方面,是西班牙和英国一直在争夺海上霸权。

腓力普二世向英国派遣秘密特务吉诺科,指派他和伊丽莎白的御医建立联系。伊丽莎白的私人医生是享有盛名的葡萄牙犹太医生罗德里戈·洛佩斯。

吉诺科的任务是拉拢洛佩斯入伙,取得洛佩斯答应充当情报员的书面证据,让洛佩斯报告有关英国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情报,以及关于海陆军的情报。

腓力普二世万万不会料到,他的特务来到英国,亲自找到大臣伯里勋爵,把这一切如实告诉了他。伯里觉得这件事既然还没有实施,所以没有必要采取什么措施。

但是,事情传到埃塞克斯那里,他早已对犹太医生深怀敌意,这又是打击政敌伯里的大好机会,怎能轻易放过。

埃塞克斯命令他的管家带人到洛佩斯家里搜查,虽然没有找到任何不利于这位可怜的犹太医生的证据,但他还是被逮捕了。

女王听到这一消息,将埃塞克斯召进宫,将他训斥了一顿。同时女王把他称做心浮气躁、胸怀偏见、好管闲事的人,并说她肯定她的医生是无辜的,她不赞同埃塞克斯的做法。

埃塞克斯遭到训斥,怒气冲冲地“砰”的一声摔门而去。他两天没有走出自己的卧室,出门以后,亲自提审了洛佩斯。1594年2月5日,埃塞克斯把洛佩斯投入伦敦塔。

埃塞克斯还逮捕了几个与洛佩斯有关的人,其中有一个人叫菲拉拉。他们为了保命,作证说他们知道洛佩斯早已是西班牙国王的间谍。证据已然在手,埃塞克斯命令在2月28日,对洛佩斯进行审判。

法官们是最重要的达官显贵,包括埃塞克斯本人。精心构思的起诉书指控洛佩斯犯有间谍罪和毒害女王罪。

洛佩斯向天发誓,他的主要证人说的都是谎言,他们是奸细和撒谎者。人们都已看到洛佩斯全身伤痕,显然遭过严刑逼供,法官们也视若无睹。最后判决,洛佩斯因叛国而处死。

为了堵住人们的怀疑,两个星期以后,又对那个可怜的特务吉诺科和那个出卖朋友的菲拉拉进行审判,他们重申对洛佩斯的指控。

洛佩斯没有出庭,他没有机会再一次驳斥他们的供词。这两个伪证人如此卖力当然是为获得减刑保住一命。但他们的算盘打错了,他们也被判处死刑,因为他们知道得太多了。

4月18日那天,伦敦人聚集在伦敦塔,观看洛佩斯的死刑。有同情的,也有幸灾乐祸的,但大多数人只是喜欢刺激,看看热闹,毕竟这同他们无关。

警察局出动了大批警察维持秩序,为了防止意外,还准备了一切必要的警戒措施。正当那一精彩时刻要出现的瞬间,女王赦令突然来到,执行死刑命令推迟。

那些喜欢强烈刺激的人大失所望,为准备此次行刑而付出了那么多劳动的警察也是如此。

有的人认为洛佩斯可以逃过一劫了,但对于这三个葡萄牙人——洛佩斯、吉诺科和菲拉拉的判决在1594年7月7日还是公开执行了。

洛佩斯站在绞架旁再一次发誓忠于女王,说他崇拜女王,就像崇拜耶稣基督一样。周围的群众对他只是一阵嘲笑。

洛佩斯的遭遇在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在血腥的警察制度下并非绝无仅有。阴谋和死刑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正如无辜的人常被判罪一样。

有人说审判洛佩斯是为了挑起肆无忌惮的排犹运动,那是荒谬的。因为当时的英国并没有犹太人,他们在300年前就被驱逐出英国了。

然而,伦敦的无知人群,不管是显贵还是平民,都更倾向于相信洛佩斯有罪,因为他是犹太人。可见中世纪的许多宗教偏见还深深地保留着。

当对洛佩斯的起诉和判决掀起的狂热达到白热的时候,海军大臣供奉剧团上演《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因为剧团的庇护人是判处洛佩斯死刑的法庭人员。

宫内大臣供奉剧团的庇护人是埃塞克斯的亲信,当然也应对这件事有所反应。这时莎士比亚写出《威尼斯商人》,并于1596年秋搬上了舞台。

剧本对同时代人的排犹偏见做了让步,莎士比亚把犹太商人夏洛克塑造成小丑,衣着臃肿和巨大的鼻子,被他刻画的高利贷主十分可恨贪婪。

伊丽莎白登基之初虽曾敕令放高利贷是罪行,但也规定了一分的利息为合法。莎士比亚的观众中有半数的人就在以高利放款或贷款,他们很明白《威尼斯商人》只是民俗剧,与当前经济状况无关。

也许夏洛克之罪不在于他的种族出身,而在于他的宗教信仰。当夏洛克的女儿说道“我将因我丈夫而获救,他已经把我变成了基督徒”时,在观众的眼中,她是可以被接受的。

莎士比亚在伦敦可能遇见的“犹太人”,皆是希伯莱族已受洗为基督徒者,然而其中应该没有夏洛克式的人。莎士比亚的“取样”应源于中世纪基督徒的传统思想。

由于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就连大作家也不能免俗,如马洛的《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巴拉巴斯企图毒毙整城的基督徒,结果被丢进热锅中,大快了观众的心。

但是夏洛克的形象也并非只用单一的黑色涂抹而成,莎士比亚赋予夏洛克某些可爱的特质,这易引起人对他的伤怀感。

同时莎士比亚赋予夏洛克锐利的口才,替犹太人辩护,使得后人们仍在辩论夏洛克有罪还是人们使他有罪。这只有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才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