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让钱变厚:省钱妙招320例
10774500000019

第19章 境内游览靠计划

217.六避六就能省钱

(1)旅游景区避“热”就“冷”

旅游旺季,外出旅游的人较多,而且人们都喜欢到热点景区去,从而使得这些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和各类服务因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涨,特别在节假日期间,情况更甚。如果这时到这些地方去旅游,无疑要增加很多费用。而有意识地避开旅游热点地区的游客高峰期,到相对较冷门特别是那些新开发的景区去旅游,就能省下不少经费。

(2)旅游方式避“组”就“单”

跟从旅行社组团外出旅游,虽然在导游和景点安排上要少操很多心,但由于旅行社毫无例外地要盈利,所以比自己单独旅游要多花钱,而且旅行社的安排比较死,特别是时间安排得较紧。所以,也许游客不想看的地方旅行社不但安排了而且安排的时间还较长,而游客想多看的地方,旅行社安排的时间很短甚至根本就没有安排。因此,从这些方面考虑,特别是为了省钱,外出旅游也可自己单独成行。这样,旅游起来就会灵活许多,自己想看什么地方就看什么地方,想看多长时间就看多长时间,比跟着旅行社让他们服务全程,要节约不少经费。

(3)交通工具避“天”就“地”

在国家延长节日假期后,不少人旅游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如果不是到较远的地方去旅游,非得坐价格较贵的飞机抢时间不可,完全可以坐火车、乘汽车。这样,不但可以一路上领略窗外风景,而且花费也要少得多。

(4)景点门票避“通”就“分”

近年来,不少旅游区都出售“通票”,虽然有节约旅游售票时间的好处,而且比分别单个买旅游景点的门票所花的钱加起来也要便宜一些,但是,大多数旅游者往往不可能将一个旅游区的所有景点都玩个遍。鉴于此,您可不必买通票,而改为玩一个景点买一张单票。这样,反倒能省下些钱来。

(5)游山玩水避“懒”就“勤”

一些游客逛旅游景区,常常怕跑,往往进园坐游览车,上山坐缆车,山上坐轿子。这种懒惰式的游览,虽然少累些,但却要多花很多钱,而且也不利于旅游健身。

(6)旅游购物避“景”就“市”

旅游景区的物价一般都较高,所以,无论是购旅游纪念品还是购旅游中的食物、饮料,抑或购买当地的土特产品和名牌产品,都不必在旅游景区买,而改为专门花上一点时间跑跑市场,甚至可以逛夜市购买。如此,既可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又能看到不同地方的“市景”。

218.自助游规划行程能省钱

自助游的本质在游上,旅游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您这次出游的“成败”。假如您为了省钱而减少了一些应该去的景点,那属于得不偿失的省钱法,谁知道您下次什么时候再来,或再来一趟又要花费多少钱呢?

省钱的一个途径是规划好旅游路线和行程,避免跑冤枉路。一些人造景点就不必次次都去,它们大同小异,不具观赏价值。应把重点放在该地最著名的天然人文景观上,这些地方都游览到了,才不虚此行。若有时间,再挑选一两处当地口碑较好的地方看一看,或找寻城市里某个有典故的地方,或一处最具该地文化品位的角落,这样,您才能真正了解所游之处,还不必花很多门票费。

有些地方自己看,看不出什么名堂,特别是古代建筑,但请个导游肯定要付出讲解费。怎么办?“蹭听”。旅行团队肯定有导游讲解,您完全可以做一个旁听者。绝大多数导游并不反感这种旁听者,普遍认为这是对自己讲解工作的一种肯定。若怕一直跟着一个队会有些碍眼,自己也不好意思,您可以听完这个人的讲解,到下一处再听另一个人讲。凡是著名景点,绝不会只有一拨人,您像赶场一样,听完各处的介绍,再细细游览一遍,这也是自助游的优势。您至少不会被领队催着赶往下一个景点,时间上自由性很强。

别忘了买一张当地的交通图,它不仅可以帮您了解方位,辨别距离,还是坐公共汽车的好帮手。这也是省钱的一招。

219.自助游规划食宿行能省钱

(1)食

出去旅游,肯定不是为了“吃”,在一般的大城市里,各地的风味都能尝到,没必要亲自去一趟。尤其不该进当地的高档饭店吃饭,再高级的饭馆,也做不出“月球餐”来,我们平常吃的萝卜白菜,到哪去也还是萝卜白菜,只是码在不同的盘里而以。

若想在吃上省钱,就尽量多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这些东西虽不贵,却是地地道道的本地味,而且之所以能流传至今,肯定有诱人的味道。比如,兰州的拉面,哪儿都有,可只有兰州的汤最香、最浓,任何一个街边小店都能买到,非常便宜。那红红的辣油,香浓的肉汤,绝对是物超所值的。

又如南京的麻油凉粉。最地道的凉粉出在街边的小摊里,像京津常见的煎饼车,一个玻璃罩里一大坨凉粉,摊主拿一个铁片似的东西到那一坨上刮几道,一碗“粉条”出来了,兑上各种作料,那个香,摊贩便宜的价格和香滑的味道让人忘不了。

还有,点同样的特色小吃,高档餐馆和街边小店的价钱相去甚远,如果您在一地逗留两天以上,又禁不住“老字号”的诱惑,可以专门去吃一顿。比如西安的老孙家泡馍,上海的老正兴大素包,武汉的老同城豆皮,皆以“老”扬名。但仅限一顿而已,多吃也无益,反倒花不少冤枉钱。这一顿,只是为满足您的“正宗心理”。

(2)交通工具选择

前往目的地的方式很少,一般是乘飞机或火车,即便是短途,有时乘火车也比坐汽车便宜,而且节省时间,没有半路抛锚或雪雾封路的烦扰。

现在国家对航空机票的控制很严,虽然机票打折的呼声很高,但真正落到个人头上还为时尚早。所以,您自助飞行的最好选择是“挂靠”一下,比如委托某个旅行社代订机票,或享受某个会员制机构的会员待遇。

最实惠最大众的方法是选择乘火车旅行。假使您时间充裕,坐火车能让你尽享各地风光。比如在冬天顺京九线长驱直下,越过几个省,因为纬度不同,自会呈现出不同的风光。可能出发时还是雪野茫茫,看过了枯草败叶,江帆点点后,到达目的地,却是一片绿叶婆娑迎候您。这难道不是一种旅途中的风景吗?

单飞也可以,去是为了保存充沛体力。火车返回,睡一觉就到家,感觉不出乏味来。还有更省钱的办法是卧去坐回,但最好留出一天休息时间,回家睡上一觉,精力全恢复了。

火车提速后,有很多趟夕发朝至的列车,最适合自助旅游一族。您别看旅行社的行程好像比您预定的时间长,其实双卧四日,就是玩两个白天,坐两夜火车。您自己也可以制定这样的行程,在火车上住宿一晚,早上到达目的地,精神饱满地投入游程。车费宿费二合一,真是省钱妙招。

(3)住宿

如果你不挑剔设施,城市里中、低档的旅馆有很多,特别是各个企业机关的招待所,因为一直带有关系户性质,往往价格要比市面上的普通旅馆便宜,并且干净。去的人多最好,可以包住四人间、六人间,全是自己人,没有干扰,起居一致,摊到每人的床位费也要比双人间低很多。

假如你所去的地方正处在旅游淡季,别忘了在宾馆前台跟他们侃侃价。一般在价目表上,是不会标出团队价的,如果您自己不提,他们会按门市价与您成交。但只要您提一句,或许不需要讨价还价的过程,就能很轻易地拿到折扣价,您想再便宜些,就只能靠嘴皮子的功夫了。

还有一种省钱的办法是入住家庭旅馆。家庭旅馆一般在旅游热点城市比较多。好处是小本经营、安静、干净卫生。价格一般在宾馆饭店价格的1/4左右。价格也可以商量,是自助游旅客在住宿环节省钱的法宝。

220.巧辨真假火车票能省钱

目前假火车票主要有“回头票”、“挖补、涂改票”、“整版假票”几种。“回头票”是不法分子将已到站还未过期的中转签字票低价回收,盖上私刻的车站中转签字章后,重新卖给旅客。此类票一般票面较旧,且已被剪口。“挖补、涂改票”通常是利用短途的有效车票或过期的废票作为票本,通过挖补手段,将短途车票变成长途车票。识别时要抓住车票的始发站和终点站、开车时间和票价等要点进行辨别。挖补的假车票因为被刮去一部分纸纤维,因此挖补处在光照下略有发白,与周围颜色不统一。另外,票面挖补处与周围纸纤维达不到一致,因此票面上有细小裂缝,旅客可对光视察,整个票面颜色不统一,用手摸票面会凸凹不平。“整版假票”是复印的假火车票,一般是利用高性能的彩色复印机复印出来的,对于这种车票,主要从手感、颜色、纸质上识别。假车票的蜡纸多,手感较滑,而真车票摸起来有凹凸感。假车票的颜色比真车票鲜艳,并有反光现象,用力捏手指上会沾有少许颜色,票面的“中国铁路”标志以及背面的水印较为模糊。真车票票面在充足的光线下能看到清楚的防伪水印。

识别真假火车票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核对编码。目前火车票有个基本的辨别常识:火车票左面最上方的一组编码(譬如H071959),在票面最下方的条形编码数字组中,第二组应体现左上方显示的编码从字母开始的内容(譬如H071959)。

购买车票一定要到正规的售票网点购买,同时注意识别售票网点的真伪,不要到陌生的“票贩子”手上买票,以免受骗上当。

221.选合适的旅游险能省钱

当前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时尚,随着旅游热的兴起,旅游安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游客更加注重购买相关的旅游保险以分散经济风险。目前我国各保险公司涉及旅游的保险条款多达几十种,游客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组合。在此,介绍两种旅客出游最常见的保险:

(1)旅客意外伤害保险

这类保险主要为游客在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时提供风险防范服务,游客所购买的车票和船票金额中的5%是用于保险的,每份保险的保险金额为2万元,其中意外医疗事故金1万元,保险期限从检票进站或中途上车上船开始,一直到游客检票出站或中途下车下船。目前很多游客出险后往往忽视了自己已经处于保险状态中,在此提醒您,在乘坐车船旅游时,一旦出险应立即到承保的保险公司索赔。

(2)住宿游客人身保险

这类保险每份1元,从住宿之日零时起算,保险期限15天,期满后可以续保,每位游客可以购买多份。这类保险提供的保障主要有住宿旅客保险金5000元,住宿旅客见义勇为保险金1万元,旅客随身物品遭意外损坏或被盗抢丢失的补偿金200元。

对于参加探险游和惊险游的游客,最好应购买旅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这类保险每份保险费为1元,保险金额最高可达1万元,每位游客最多可买10份保险。保险期限从游客购买保险进入旅游景点和景区时起,直至游客离开景点和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