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上班族妈妈的教子宝典
10774000000072

第72章 给残疾的孩子一颗平常心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对上班族妈妈来说,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家中有了一个残疾孩子。这时上班族妈妈应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上班族妈妈应该端正自己的心态,要用一颗平常的心对待孩子。要把孩子的残疾当成孩子自然的身体特征,他虽然身体出现了缺陷,但孩子的心灵和正常孩子要一样的完整。我们尽最大努力不让孩子的心灵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变得残疾,这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残疾孩子的妈妈,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们内心虽然有伤口,但这种伤口迟早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自愈。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若我们对他不给予正确的教育,不给予信心和耐心,那么孩子心灵上的伤疤可能终身不能痊愈。我们的作为时时刻刻会影响到孩子,要培养孩子开朗、活泼、乐观、坚强的性格,要让自己的残疾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面对复杂的变化多端的社会,我们要给孩子铸造一颗不变的心灵,要让孩子具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

上班族妈妈在教育残疾孩子时应该教育孩子,对于人生的苦难应该直接面对,而不应该去躲避;在苦难面前应该选择勇敢,而不选择懦弱。

要教育孩子,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逆境往往出人才,好多伟人都有残疾。美国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罗斯福从小小儿麻痹症,终身坐在轮椅上;爱迪生一只耳朵聋、海伦凯勒双目失明;贝多芬双耳失聪;史蒂芬·霍金更是常年坐在轮椅上;左丘在失明的时候写了《国语》,在我们当今残奥会上也有好多令我们佩服的英雄。星光大道走出的杨光双目失明;中国达人秀走出的刘伟也都是现在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他们身残志坚,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并且坚持不懈,最终都取得了成功。

对于残疾孩子,妈妈更应对孩子倾注全部的爱心,要有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孩子的生活或者学习当中,倘若孩子有什么弱点或是不足之处,妈妈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孩子。首先用一颗平常心对孩子倾注我们全身心的爱;然后鼓励孩子去克服困难、克服弱点、扬长补短;然后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一技之长,让孩子不会觉得寂寞,让孩子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方向。这样孩子才能从自己的内心深处走出来,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失落走向振作,从灰心沮丧走向充满希望。

同时,妈妈应让孩子主动地去融入到社会的大潮中去。作为妈妈对待残疾的孩子不应该把孩子关在家中与世隔绝,我们在用爱心关注孩子时也要让孩子有一颗自强自立的雄心,让孩子明白在社会上他不但有生存的权利,而且还有被人尊重和融入社会的权利。我们要想方设法给孩子创造融入社会的条件,让孩子自己主动积极地去融入社会,在社会的大浪中,让孩子自己去实践、去追求、去成长、去成才。残疾孩子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也能用自己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或精神或物质。

有这样一个关于上班族妈妈教育自己残疾女儿的故事:一位妈妈和女儿一起坐公交车去办事儿,女儿因身体不好,感觉有些累,就对妈妈要求坐下来。妈妈就鼓励孩子跟旁边的哥哥说让哥哥让座给她,可是女儿遭到了拒绝。妈妈就跟女儿说没座位没关系,坚持一下就到了,那位哥哥也很累的。她这样是为了让女儿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要求,有些能够实现,有些不能实现,要用一颗平常的心去看待这一切。后来,还是有好心人主动给女儿让了座。她教育女儿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去面对。

后来有一次,妈妈和女儿去购物,在排队时,有个妇女用奇异的眼光看女儿。妈妈见了那种眼神很不喜欢,但她想不应该太在乎别人对孩子的看法,怎么看是别人的自由,自己无权干涉。就把重点转移到了女儿身上,于是她就对女儿说:“宝贝儿,阿姨看你呢,是不是阿姨想要跟你说话,你去跟阿姨打个招呼吧。”女儿就真的走了过去,和那个女的打了个招呼,说了声阿姨好。那女士感觉非常羞愧,满脸通红,就对这位上班族妈妈说:“你女儿真棒!”妈妈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她也让女儿明白,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

经过了许多事情后,这位妈妈逐渐地从过去的阴影中走了过来。她经常和女儿牵手去公园玩耍,她们经常碰到打招呼的人和帮助她女儿的人。她就利用不同的机会给女儿以不同的教育。她要求女儿长大后要回报社会,回报那些善良的人,要女儿学会帮助别人,回报社会。不管自己做的好事再微小,那也是对别人的回报。后来,妈妈主动地给女儿办理了残疾证,刚开始她不想承认这个事实,想躲避这个现实,后来妈妈和女儿一起成长,也明白了要勇敢面对现实。

作为妈妈,我们必须教育残疾孩子明白上帝是公平的,他为你关闭一扇门,他总会给你打开一扇窗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掉一口的苹果,因此,我们要用平静的心态去看待自己遭遇的一切,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种境界。

§§第十一章 孩子的身体是一辈子的健康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