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人人都爱经济学:最妙趣横生的经济学教科书
10773800000006

第6章 全球视角的经济学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车尔尼雪夫斯基

5.1 国际贸易的开展与WTO

国际贸易概述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所以,国际贸易也可以叫做世界贸易。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所以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就是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这里我们要明确一点国际贸易跟对外贸易是不一样的,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因此,提到对外贸易时要指明特定的国家。如中国的对外贸易等;某些岛国如英国、日本等也称对外贸易为海外贸易。

国际贸易除了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以外,还有一个贸易方式就是过境贸易。举个例子说比较容易理解。比如,马来西亚有一批橡胶要出口到美国销售,但是,这批货物不是直接运到美国进行销售,而是通过第三个国家,比方说英国(假设),那么对于英国而言这批橡胶就是过境贸易。

以有形商品为对象进行的贸易称为有形贸易。例如,机器、设备、家具等都是有实物形态的商品。另外一种形式是无形贸易,是指没有实物形态的技术和服务的进出口。专利使用权的转让、旅游、金融保险企业跨国提供服务等都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商品,这些进出口都是无形贸易。

另外,我们还要提到的一种贸易方式是转口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间接贸易中的生产国称为间接出口国,消费国称为间接进口国,而第三国则是转口贸易国,第三国所从事的就是转口贸易。例如,战后的伊拉克有一些商机,但是风险也很大。我国的有些企业在向伊拉克出口商品时,大多是先把商品卖给伊拉克的周边国家,再由伊拉克的周边国家转口到伊拉克。

国际货物贸易属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着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2)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3)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4)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得多。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统计分析指标

1.贸易额和贸易量

贸易额就是用货币表示的贸易的金额,贸易量就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之后的贸易额,贸易量使得不同时期的贸易规模可以进行比较。这里有三个概念需要掌握。

(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

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可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是以美元表示的;各国在统计有形商品时,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无形商品不报关,海关没有统计。

(2)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总和,又称国际贸易值。它等于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用FOB价格计算的出口贸易额之和。

(3)贸易量: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价格变动影响,能准确反映国际贸易或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而确立的一个指标。在计算时,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贸易额,得到的就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贸易额,该数值就叫报告期的贸易量。

贸易量可分为国际贸易量和对外贸易量以及出口贸易量和进口贸易量。

2.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1)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我国也称它为出超(Excess of Export over Import),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2)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我国也称它为入超(Excess of Import over Export)、赤字,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3)贸易平衡:就是一定时期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一般认为贸易顺差可以推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所以各国无不追求贸易顺差。但是,大量的顺差往往会导致贸易纠纷。例如,日美汽车贸易大战等。

3.国际贸易条件

国际贸易条件(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对比关系,又称进口比价或交换比价。它表示出口一单位商品能够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商品。很显然,换回的进口商品越多,越为有利。贸易条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通常是用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贸易条件指数是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的比值,计算公式是:出口价格指数除以进口价格指数,再乘以100(假定基期的贸易条件指数为100)。

报告期的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说明贸易条件较基期改善。

报告期的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说明贸易条件较基期恶化。

4.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 Dependence Degree)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外向程度大小的一个基本指标。它是指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WTO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为WTO)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总部设在日内瓦。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

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

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目前,世贸组织的贸易量已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现任总干事是欧盟前贸易委员帕斯卡尔·拉米(法国人),2005年9月任职。

WTO的宗旨是: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生产和服务;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大幅度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并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截至1999年12月底,该组织有成员135个。WTO作为正式的国际贸易组织在法律上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处于平等地位。它的职责范围除了关贸总协定原有的组织实施多边贸易协议以及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和作为一个论坛之外,还负责定期审议其成员的贸易政策和统一处理成员之间产生的贸易争端,并负责加强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作,以实现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WTO协议的范围包括从农业到纺织品与服装,从服务业到政府采购,从原产地规则到知识产权等多项内容。

WTO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是部长会议,至少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下设总理事会和秘书处,负责世贸组织日常会议和工作。总理事会设有货物贸易、非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三个理事会和贸易与发展、预算两个委员会。总理事会还下设贸易政策核查机构,它监督各个委员会并负责起草国家政策评估报告。对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每两年起草一份政策评估报告,对最发达的16个国家每4年一次,对发展中国家每6年一次。上诉法庭负责对成员间发生的分歧进行仲裁。

与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相比,WTO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是用于商品货物贸易。

WTO是一个国际性的贸易组织,其成立的目的就在于要公平、公正地处理各国贸易活动中所发生的争端,建立平等互利的健康的国际贸易秩序。然而在美国向欧盟出口的使用激素的牛肉这一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WTO不断完善其规章法案,但是仍然有不少国家和经济体,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寻找种种借口,不遵守贸易条款。虽然一些权威的认证机构可以通过实验等方法,证明贸易品完全符合要求,但是贸易方仍会通过其他因素,控制贸易。

世贸组织的来历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TT)。

建立世贸组织的设想是在1944年7月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提出的,当时设想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成立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从而使它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

1947年联合国贸易及就业会议签署的《哈瓦那宪章》同意成立世贸组织,后来由于美国的反对,世贸组织未能成立。同年,美国发起拟订了关贸总协定,作为推行贸易自由化的临时契约。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后,欧共体和加拿大于1990年分别正式提出成立世贸组织的议案,1994年4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才正式决定成立世贸组织。

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

2001年9月12~17日,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第18次会议在日内瓦举行,此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多边文件提交总理事会审议。会议宣布结束中国工作组的工作。

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召开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并表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组织成员

世贸组织成员分四类: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转轨经济体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2007年1月,越南成为世贸组织第150个正式成员。

我们给出一个WTO规则下的案例,为更好的理解WTO的规则起一个引子的作用。

柯达攻击富士

故事发生在一个极端的背景条件下——乌拉圭回合。日本对彩色和黑白胶卷的进口关税承诺降到了零,即外国产品,如美国柯达进入日本市场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富士和柯达是世界上胶卷业的两个霸主,在日本市场上,柯达每时每刻都在寻找机会击败对手。

在市场准入问题上,柯达很难挑剔日本。那么如何利用WTO规则寻找打败对手的突破点呢?

柯达使用了GATT第23条1款。美国说日本并没有违背WTO的某一特别的义务条款,日本实现了其在历次回合中关于关税减让的承诺。但是,日本政府关于胶卷销售的措施,却使美国因日本在肯尼迪回合、东京回合和乌拉圭回合中所作的关税减让而应带来的好处正在丧失或减损,这一点违背了GATT第23条1款。

具体地说,美国指责日本限制流通的措施鼓励并促进了日本胶卷市场销售体制从多种商标的大商场出售转变到单一商标的专卖销售,从而制约了进口胶卷的销售能力,妨碍了柯达的市场开拓能力。

裁决如下:美国在该案中败诉。WTO专家组认为,要确定某一情况在谈判时是否可以预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这一情况是在谈判前出现的还是在谈判后出现的。日本用充分的材料证明了在谈判过程中,专卖销售体制已经存在。

这一案例说明,即使在零关税下,企业依然需要像柯达那样运用规则争取市场,也能够像富士那样运用规则抵制冲击。

5.2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

很久以前,一个部落村庄里有两户人家,一个是牧牛人,另一个是农夫。牧牛人生产牛肉,农夫生产土豆。为了更好地说明我们的问题,假定他们每天都工作八个小时,用来生产牛肉和土豆。牧牛人和农夫现在还没有实行交换,各自吃着自己生产的东西。

在经过了N年之后,牧牛人和农夫都厌倦了牛肉和土豆(他们都爱吃土豆和牛肉),产生了想交换的念头。简单的交换之后,大家都尝到了交换的甜头,随着社会的发展,牧牛人和农夫都可以生产对方需要的产品,即牧牛人和农夫都可以生产牛肉和土豆。他们怎么样选择他们的生产配置呢。

我们这样的假定,工作时间都是八小时,牧牛人生产一斤土豆的时间是30分钟,生产一斤牛肉的时间是40分钟,而农夫生产一斤土豆的时间是15分钟,生产一斤牛肉的时间是80分钟。那么他们8小时的产量如下:牧羊人能生产牛肉12斤,土豆16斤;农夫能生产牛肉6斤,土豆32斤。这样的一种状况使得农夫和牧牛人都看到了自己的优势(绝对优势):牧牛人更适合生产牛肉,农夫更适合生产土豆。这样一来导致了分工,牧牛人专业生产牛肉,农夫专业生产土豆。

这样的状况维持了一段时间,双边的交换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好了。由于牧牛人知识和技能提高,他生产土豆的效率提高,比农夫更高,10分钟可以生产一斤土豆。8小时的产量发生变化:牧牛人生产牛肉12斤,土豆48斤;农夫生产牛肉6斤,土豆32斤。这样牧牛人就想,我的生产效率都比农夫高,我是否还需要选择同农夫进行贸易呢,牧牛人为此冥思苦想,怎么也找不到答案。

有一天,村里来个经济学家,他看到这样的状况之后,就赞同牧牛人和农夫进行交易。在不交易的情况下,牧牛人的最优生产是6斤牛肉24斤土豆,而农夫的最优生产是3斤牛肉和16斤的土豆。这些都是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效用相等得出的。他找来农夫,让他专门生产土豆,生产32斤的土豆,牧牛人用3斤牛肉跟他换14斤土豆,那么农夫的产量变成了3斤牛肉和剩下的18斤土豆。

农夫的状况变好了——增加了2斤土豆。现在来分析牧牛人,他的生产变成9斤牛肉和12斤土豆,因为9乘以40等于360分钟,12乘以10等于120分钟,总共是480分钟,合计8个小时。现在他用3斤牛肉和农夫换了14斤土豆,现在牧牛人的产量变成了6斤牛肉和26斤土豆。牧牛人的状况变好了——增加了2斤土豆。牧牛人就奇怪的问经济学家,怎么就变好了呢?

经济学家就说,在大家看来,你什么都比农夫强,你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有绝对优势的同时,你必然在比较优势的条件下,你某一方面不如人家。可以这样说,你生产一斤牛肉的时间,只能用来生产48/12=4斤土豆。而对于农夫来说,他生产一斤牛肉的时间,可以用来生产32/6=5.3斤土豆,这么说,对于总体来说,农夫生产土豆更有优势(比较优势),牧牛人含糊的点了点头,好象是明白了。

一个小故事,引出了我们所要解释的问题,这一节我们主要理解一下绝对优势理论与相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称绝对成本说(Theory of Absolute Cost)、地域分工说(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r)。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所谓绝对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如果一件东西购买所花费用比在家内生产的少,就应该去购买而不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为自己做鞋子,鞋匠不为自己裁衣服,农场主既不打算自己做鞋子,也不打算缝衣服。他们都认识到,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用于做比邻人有利的职业,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其他物品,会比自己生产一切物品得到更多的利益。

绝对优势贸易进行的前提条件: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并且只生产两种商品。

(2)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每国的劳动力资源在某一给定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且具有同质性,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3)劳动力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之间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4)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并且,两国的技术水平都保持不变。

(5)规模报酬不变。

(6)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没有任何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有足够的力量对市场施加影响,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且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没有经济利润。

(7)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

(8)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

(9)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因此,不用考虑货币在国家间的流动。

比较优势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如果一个人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最低,那么他被称为具有在这种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显然,对于牧牛人和种土豆的农民而言,他们分别具有在牛肉和土豆上的比较优势。具有比较优势的一方生产并和对方交换,这是最好的事情。更进一步,在任何两个人(或者经济个体)之间,不会出现一个人独占两种比较优势的情况。这保证了贸易总是有利可图的。下面我们定量分析一个例子。

假定A国生产1辆汽车需要10个小时,而生产1吨小麦需要5个小时;对于较为落后的B国,生产1辆汽车竟然要花费50个小时,生产1吨小麦需要10个小时。这个例子的数字可能有些荒唐,但是这不妨碍我们看到:

(1)A国的劳动生产率,无论在汽车还是小麦上,都远高于B国,我们称A国在汽车以及小麦上具有绝对优势。

(2)A国生产1辆汽车要花费的10个小时可以生产2吨小麦,而B国生产1辆汽车的时间里可以生产5吨小麦,所以B国竟然在这个意义上具有在小麦上的比较优势。

(3)如果A国放弃小麦生产,专门生产汽车,然后出口部分到B国换取小麦,那么两国的总产量会达到最高(这是一个小学算术或者初中代数就能解决的问题)。

贸易就像一种可以把小麦神奇的变成汽车的技术,对于B国而言,贸易的成本远比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成本低(在上面的例子中低20%之多)。

然而,在现实的经济中,很少真正会有国家完全放弃一种产品或劳务的生产,出于各种角度的考虑,政治家往往在决策中运用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来限制自由贸易,常见的包括配额和关税。配额(quota)是对外国进口的商品或劳务加以限量,关税(tariff)是指对进口征税。仅就贸易给人们带来的好处而言,这样的政策无疑破坏了全球经济的效率。然而从其他角度看,保护主义仍然有它存在的意义。值得记住的是,在经济学家和财经媒体眼中,自由主义永远是毋庸置疑的第一选择,而对于政府而言,他们必须考虑更多。

国际贸易引起了变化

在开放经济中,决定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总需求不是国内总需求,而是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对国内产品的支出)。

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进口+出口

=国内支出+(出口-进口)

=国内支出+净出口

进口增加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中所占的比例,称为边际进口倾向。开放经济中的乘数称为对外贸易乘数。对外贸易乘数的公式为:

对外货易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

这一乘数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往所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比。这是一国与其他各国之间经济交往的记录。国际收支集中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该表按复式记账原理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分为三类:

经常项目:又称商品和劳务项目。包括:商品(进出口)、劳务、国际间单方转移。

资本项目:指一切对外资产和负债的交易活动,如各种投资、股票与债券交易等。

官方储备项目:是国家货币当局对外交易净额,包括黄金、外汇储备等的变动。

知识链接:

H-O理论

俄林批判地继承了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他认为,在生产活动中,除了劳动起作用外,还有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各国产品成本的不同,必须同时考虑到各个生产要素。他在1933年出版的《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贸易学说,标志着要素禀赋说的诞生。俄林早期师承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而深受启发,故他的要素禀赋说也被称为赫-俄模式。该模式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模式并列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大基本模式。

H-O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要素合作型FDI是该理论的扩展,其基本原则是转移可流动要素与不可流动要素的结合,提高各类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李嘉图从跨越国界的资本的相对稳定性发现了对外贸易的原因,用各国劳动生产率长期存在的差别解释了世界贸易的商品构成;根据相对商品价格随相对劳动成本变动而变化的假定,他表明了自由贸易将导致每个国家出口那些具有相对价格优势的物品,而这种贸易的结果将使各国都从中得到比自给自足国更多的好处。

李嘉图的理论没有试图去解释国际间生产率的重要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各国间比较成本的不同,并由此引起国际贸易。在现代赫克谢尔-俄林理论中,这些生产率差异本身被归因于各国初级要素拥有量的差异,这种初级要素拥有量的差异实际上肩负了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重任:比较明显的是对外贸易商品构成的原因,如要素质量的国际差异以及同一产品生产函数的差异等,都通过假设前提而精心排除了。赫克谢尔-俄林的理论最终形成了现在众所周知的国际贸易模型的赫克谢尔-俄林定理(H-O):一个国家出口用其相对富足的要素密集生产的那些物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的要素密集生产的那些物品。这个定理看似甚有道理,但却也十分鲁莽,它用供给条件解释整个外贸商品的构成,如果(比如说)一国的进口需求倾向于用其富足的要素比较密集地生产的那些物品,那赫克谢尔-俄林定理就没法解释了。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主要内容:

H-O模型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 4个定理,即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和雷布辛斯基定理。

(1)H-O定理。一个国家将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例如,英国是一个劳动丰裕的国家,它在布(劳动密集的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则出口布。类似地;美国是一个资本丰裕的国家,它在钢(资本密集的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将出口钢。

(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如果各国都以各自的要素禀赋为基础进行贸易,各国国内对其相对丰富的要素的需求将增加,而对相对稀缺的要素的需求将减少,其结果是贸易前相对丰富的要素价格上涨,相对稀少的要素价格下降,从而逐渐达到各国要素价格比率的均等化。例如,资本丰富的美国出口钢,进口布;劳动丰富的英国出口布,进口钢。

美国通过出口产业(钢行业)的扩大和与进口商品竞争的产业(布行业)的缩小,将引起利息率上涨和工资率下降;用利息率计算的工资的相对价格(要素价格相对比率)将下降。另一方面,英国由于布行业扩大和钢行业的缩小,将引起工资率上涨和利息率下降,要素价格比率将上涨。这样,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如果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趋于均等,两国的要素价格比率也会趋于均等。应该指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事实上是一个非常极端的结论,它的前提是两国间没有任何要素的流动。在这个条件下,自由贸易会导致一个国际均衡状态,即两国的劳动者得到相同的工资率,资本得到相同的利润率。

(3)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假设一国只生产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的提高会增加该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那种要素的收入,同时减少(按两种商品情况)另一生产要素的收入。例如,布(劳动密集的商品)的相对价格的上升会增加工资率(按布和钢两种商品情况),同时降低资本的利润率。同理,在存在关税的情况下,关税将增加受到保护的商品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入。如果英国对进口的美国钢征收关税,就会提高英国的资本的收入。

(4)雷布辛斯基定理。当生产系数给定时,一种生产要素赋有的增加会提高密集地使用该生产要素的商品的产量,同时减少其他商品的产量。例如,给定布和钢对劳动和资本的需求,劳动供给的增加将会提高布的产出(劳动密集的商品),同时将会降低钢的产出(资本密集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