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10771100000005

第5章 要和孩子做朋友

生活中很多家长惯于以长辈的姿态教育孩子,总是以教训的口吻指导孩子,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现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家长若摆出一副教育者的架势,自然会令孩子难以接受。

家长要明白,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孩子才是主角,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帮助孩子,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利靖正在读初中一年级,他虽然外表看起来非常文静,可是脾气非常暴躁,学习成绩时好时坏,还不愿意和家里人交流,有什么问题总是闷在心里。

其实,利靖小时候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他非常孝敬家长,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是一个让家长省心的孩子。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不听话了,妈妈专门查找了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分析原因,妈妈觉得自己可能过分要求孩子听话了,什么事情都要求她听话,没有去了解孩子的心,孩子也就不愿意一味地服从,反而不听话了。

妈妈决定改变以前的教育方式。一次,妈妈见利靖对着作业本发呆,便轻轻地走过去,先询问了几句,然后启发他说说出心中的想法。经过几次交谈,妈妈了解了利靖的内心世界,在彼此间架起了交流的桥梁。

一段时间后,利靖的学习成绩稳定了下来,跟爸妈的关系也和谐了。

家长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对待孩子,只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只有家长转变姿态,像对待朋友那样去对待子女,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和真正的关爱。因此,家长要与孩子建立新型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平等的关系,就是家长要和孩子成为朋友。

现在的孩子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学校,有同学、朋友的相伴,回到家,身边就尽是大人,不光是年龄上的大人,更是在身份上、角色上给孩子一种压迫感的大人,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换一种身份,用朋友的身份、亲切的话语、欣赏的眼神,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发自内心的、平等的诚意,于是孩子的心房打开了,孩子向家长倾诉了,这样的关系才是和谐的。

很长一段时间,李明和家长都不怎么说话,因为有很多次,李明和家长相处、说事情的时候,感觉家长总是以家长权威的身份自居,虽然他们是家长、长辈,可那种不站在孩子的立场、角度想问题的姿态,让李明觉得有距离感、有负担。所以,他才向家长封锁了自己的心和那些想和家长商量以求得到他们建议的事情。

可是,有一天,爸爸却主动地敲了李明的房门,李明觉得很意外。爸爸对他说:“最近,怎么总是沉默寡言的?回到家也不和我们多说什么。”这时的李明,心里七上八下的,说出自已心里的真实想法,怕伤害到爱自己的爸爸,不说吧,又觉得爸爸已经主动地问了,而且这次让李明感觉到很亲切,并没感觉到严厉和距离感。因此,他想了想就对爸爸说:“爸爸,我有些话想说,但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让你们伤心,只是想搞好我们之间的关系。爸爸,我总觉得我们之间有隔膜,我不想跟你们说话,我在家里很压抑,我一到学校就话很多,和同学聊天都是滔滔不绝的。爸爸,你们说话的时候,可不可以不把自己当做家长,能像我的朋友一样和我说话吗?”

听了李明的想法后,李明的爸妈很受启发,从那以后便把李明当做朋友,经常和李明说说心里话,李明也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爸妈,彼此之间建立了融洽的关系。

可见,家长应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与孩子间做到情感交融,使孩子乐于亲近家长,使孩子不仅得到家长的关怀和爱,而且还得到尊重。只要建立了这样的亲子关系,孩子就有了比较宽松、良好的成长环境。一般来说,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孩子,情绪就会比较平和、愉快,有话愿意和家长说,会更懂道理,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果家长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朋友,孩子也会把家长当做他的朋友,这是做家长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大的成功。做家长的最大成功是成为孩子的朋友,那么最大失败是什么呢?就是被孩子视为上司或奴仆。被孩子看作上司或奴仆,这种状态有百害而无一利。可是,在许多家庭里,这种状态偏偏是最常见的。许多家长既是孩子的上司,又是孩子的奴仆,这是种最可悲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溺爱孩子,把孩子当“皇帝”,甘于为孩子任劳任愿,另一方面又对孩子寄予厚望,但已经不是望子成龙了,而是“逼子成龙”,逼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逼着孩子拿好成绩考好学校。溺爱的结果是使孩子失去能力,功利性寄予厚望的结果是给孩子造成巨大压力,两者合起来,“小皇帝”变成了外强中干的弱者。

家长是常伴孩子左右的人,不仅是孩子的长辈、人生的向导,更应该是孩子人生路上最知心的朋友。一旦建立了这种良好的关系,孩子和家长之间才可以无话不谈,以良好的沟通方式来了解孩子的状态,这样才可实施有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