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10771100000047

第47章 家长不要固执己见

一个周末,若蓓和同学约好了去逛街。

当若蓓收拾好要出门的时候,妈妈问她出去干什么,若蓓实话实说。没想到妈妈非常生气:“你现在正在读初二,明年就要中考了,还不知道好好学习呀!别的孩子周末都在补习功课,可是你就知道玩,这时候还逛街。”

若蓓争辩道:“妈妈,我和同学约好了今天出去,时间快到了,我要走了”。妈妈却对她说:“今天你就别出去了,回房间复习功课去。”若蓓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真的有事,我保证以后周末都在家复习功课,今天你就让我出去吧?”但是妈妈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拒绝了若蓓的请求,让她回房间学习。

没办法,若蓓只好取消了和同学的约会,她觉得妈妈总是以自己的观点考虑问题,太不理解自己了,因此变得有些叛逆,也不认真学习了。

调查显示,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走入固执己见的误区,受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有些家长对孩子形成了固定的看法和结论,因此在生活中总是以自己的观点来衡量孩子,管教孩子,很少会考虑孩子的感受。

其实,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好,家长总是固执己见,坚持以自己的观点教育孩子,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导致孩子不服管教,不利于家庭教育的展开和进行。

家长不妨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教育孩子,如此一来在情感上非常有利于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可以提高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信任与理解,为改善双方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家长学会了换位思考,可以修正家长固执己见的不良教育方法,让家长更爱孩子,让孩子更理解家长。

9岁的青霖非常喜欢看电视。

以前,爸爸认为有些电视节目不适合青霖看。可是青霖却坚持要看,爸爸一烦躁,就会把电视机关掉。可是爸爸越不让青霖看,青霖越想看,爸爸坚守自己的原则,而青霖也哭闹着要看电视节目,父子两人谁也不相让,最后总是以青霖挨揍为结局。

后来,妈妈觉得这件事这样处理对青霖的成长不利。于是,妈妈建议爸爸换一种教育方式,让他换位思考,以青霖的角度想问题,以青霖的心理教育他。考虑到体罚并不能解决问题,爸爸决定换一种方式教育青霖。

一天,当上述情况又出现的时候,爸爸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强制换台并惩罚青霖,而是平静地对青霖说:“我知道你想看这个电视节目,但它真的不适合你看,等你长大了,你就可以看了。现在,你可以选择其他的电视节目看。”

出乎意料的是,青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哭闹,而是乖乖地拿起遥控器换了一个少儿频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爸爸从换位思考做起,充分尊重了青霖的心理感受,不再固执己见,结果在教育青霖看电视的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换位思考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最佳起点。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换位思考,理解孩子,以孩子的心理教育孩子,可能也会收到令人惊喜的教育效果。

有些家长认为换位思考,以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容易宠坏孩子,其实不然。理解孩子并不意味着向孩子妥协,更不等于无原则地溺爱孩子。实际上,家长懂得换位思考,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孩子才更愿意接受家长的建议,更愿意听家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