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10771100000014

第14章 孩子犯错,家长不要“错上加错”

何健有两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一个五岁,另一个七岁。一天,何健正在教他7岁的儿子何利如何使用割草机割草。当教到怎样将割草机调头时,他的妻子突然喊他,向他询问一些事情,他进屋去回答妻子的问题。当何健出来时,调皮的何利却把割草机推到了草坪边的花网上,并充分利用他刚刚学到的技术,开展工作。真是可惜,割草机所过之处,花“尸”遍地,原本美丽的花圃留下了一条2尺宽的伤痕。

面对眼前的事实,何健怒不可遏,大声呵斥。这个花圃花费了何健很多时间和精力,才弄成今天这个令邻居们无比羡慕的样子。就在他要继续呵斥何利的时候,妻子快步走到他身边,制止道:“何健,别这样,要知道,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在养花。”

在生活中,被球砸碎的窗户,被孩子不小心碰倒的灯以及掉在厨房里的碟子都已经破了,再责备孩子又有何用?我们必须记得不要打破一个孩子的心灵,不要因为一个无心的错误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让他们充满活力的感受变得麻木,不要因此再增添更大的损失。

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揪着孩子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不放,其实,很多家长都在犯错误——揪着孩子的错误不放。平心而论,大人尚且会犯错误,孩子犯错误就更应该理解了。小孩子不论是智力,还是身体,都正处于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在成长的道路上犯一些错误,但是有些家长就没有像对待自己犯错时那样宽容,对于孩子的错误,轻则一番斥责,重则就要打骂,甚至饱以拳脚、棍棒伺候。家长这种看似严格的管教,给孩子带来的,往往是终生难以磨灭的痕迹。

有一位朋友,写的字歪歪扭扭的,好像火柴棍摆的一样,十分难看。据他讲,这和他父亲的教育有关系。他的父亲做事比较追求完美,在他小的时候,就对他要求很严格,总是对他的错误锱铢必较,稍微犯错就喋喋不休地反复教育,甚至斥责打骂。就拿写字这件事情来说,他父亲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对写字的要求比较高,单单一个握笔姿势就反复要求。一会儿这里不好,一会儿那里写得不正确,字写得不好,就要被责骂,搞得这位朋友无所适从,一提起写字就感到害怕,心理压力非常大,结果越害怕越写不好。直到今天都已经长大成人了,也没有把字写好,字还是像摆火柴棍一样。

每一个孩子都会在孩提时代犯一些错误,家长对此应该抱着宽容的态度。大多数家长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对孩子过于挑剔,总盯着孩子的不足之处。他们一旦发现孩子有些事情没有做好或者做得不对的时候,就忙着去纠正,直到孩子按照他们的要求改过来才罢休。其实,家长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好,虽然出发点是为了让孩子更加完美,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行为很多出于本能的反应,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孩子的错误,我们不要揪着不放,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还有一些家长,对于孩子曾经犯过的错误,老是念叨,以提醒孩子不要犯同类的错误,其实,这样做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刚进初中时,小磊和同学因为打篮球发生了矛盾,小磊一气之下用玻璃瓶把同学的头打破了,缝了十来针。为此学校给小磊记过处分。对这件事,小磊的家长不仅对他进行没完没了的批评,还时常把它当成把柄拿出来唠叨两句:“你别忘了你是个带着处分的坏学生!”“你要是再打架,后果就更惨了!”

一开始,小磊确实意识到自己错了,觉得家长的批评是正确的,也是应该的。可是到后来,家长好像已经养成了习惯,只要小磊有一点点不对,家长就唠叨个没完。小磊在想,我都已经改了,你们怎么还是这么没完没了啊!有时实在听烦了,小磊会忍不住回敬家长几句,可是家长对于小磊的反抗,更是唠叨个没完,还说小磊越长大越没出息。

小磊积蓄了很久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他对家长说:“我早就已经改了,你们怎么还是没完没了啊?是不是要提醒我再去打一架,好让学校开除我啊!”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自尊心在变得越来越强的同时也会变得越来越脆弱,家长对孩子的说教应该做到点到为止,不必事无巨细,更不能没完没了,很多时候家长只要稍稍提一下,孩子就会明白。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对待青少年的错误行为像对待成年人一样进行指责和谴责,那么青少年敏感的心灵中就会长时间的、甚至终身留下伤痕。”作为家长和老师对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应该是宽容,接纳孩子的错误,错误也是孩子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