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和大海是一对好朋友,暑假期间一起参加了夏令营。夏令营的第二天,老师布置两人一组捕捉蝴蝶和蛾子,制成标本,为今后的学习创造条件,同时也是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以提高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小海和大海领来了捕虫网,就开始捕虫。他们从8点开始捕捉,起初,他们兴致很浓,凭着一股热情快乐往前冲。可是,还没有等小海和大海靠近,咦,这些昆虫竟飞走了,还很精灵哩。看来,小小的昆虫也有生存技巧,不能莽撞行事。后来,他们也讲究方法,把捕虫网藏在身后,蹑手蹑脚,小心翼翼,不让昆虫发现,靠近这些昆虫后再出手,哇,竟成功了!呵呵,小海自己戏称,这在捕虫兵法上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呵呵,有点军事谋略的味道。
就这样,一个上午,小海和大海根据“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捕虫兵法,大打出手,乘胜追击,一共捕捉了30只昆虫,都放到了昆虫袋里。
晚上,营员们在一起开联欢会。联欢会挺热闹,因是临时组织,节目就不可能是阳春白雪,只能是下里巴人。这也好,你丑我丑大家丑,临时发挥,有的唱歌,有的朗读,有的跳舞,毫无顾忌,我行我素,自我展示,实在热闹和搞笑,这更能引起营员们的共鸣。这时,细心的大海发现,在外面拉的电灯,因很亮招来了不少昆虫前来凑热闹。他突然眼前一亮,对小海说:“你看灯下那么多昆虫来凑热闹,我们何不捕捉它们,这可是送上门来的礼物,不收白不收。”
小海一看,可不,灯光下有不少昆虫在飞,始终围着灯光转,灯光似乎成了它们的追求。马上表态:“我去拿捕虫网。”就这样,他们一口气捕捉了20只昆虫。就把这些和上午捉的放到了一起。联欢会结束后,小海和大海就把昆虫袋一起交了上去。
第二天一早,同学们将上交的昆虫袋一起装上校车拉走了,回去要找人制作标本。
上午大家活动了一段时间后,老师要大家汇报一下昨天各自捕捉蝴蝶和蛾子的数目。
“我们一共捕捉了50只,但没有确认一下有多少只蝴蝶、多少只蛾子呀?”小海很遗憾地对大海说。
“都怪我们当时没有记录清楚,光计数去了。”大海也在检讨自己的粗心。“这怎么办啊?”真是关键时刻掉链子,哪壶不开提哪壶。
身边王飞同学了解了这一情况后,马上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知道你们捕了多少只蝴蝶,多少只蛾子!”
说得小海和大海大眼瞪小眼,感到十分惊奇。连捕虫者本身都不知道,你说王飞怎么会知道小海和大海所捕获的蝴蝶和蛾子数是多少只呀,他又不是他们身体里的蛔虫。是在开玩笑,还是在忽悠,还是真的能掐会算?
王飞会算,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