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轿车风云1953-2010
10769300000035

第35章 神龙争夺战

二汽要与法国合资生产轿车的消息传出,引起了全国各地的高度关注,一个年产30万辆的轿车厂放到哪里,对那个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明显的,上海和一汽便是榜样。于是,各地围绕着二汽轿车厂的定址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各地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拉上各种关系,甚至派出坐探,随时了解二汽和中央的任何动向,以便随时采取对策,说这是一场争夺战一点也不过分。

当时全国共有12个省来争夺。12个省的省委省政府领导带队来二汽找总经理陈清泰。江苏省领导甚至带来了南京市歌舞团来到二汽慰问。面对各省纷纷抛出的绣球,根据各方面的基础条件,陈清泰在这12个省中筛选了3个省,即江苏、湖南、湖北,然后上报国务院。根据当时的争夺的激烈情况,他也无法决定到底放在哪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亲自过问此事,李鹏专门把中汽公司总经理陈祖涛找去:“老陈啊,这个问题很重要,你得亲自去选址。”

陈祖涛回忆道:

李鹏将我找去,要我亲自去选址。当时二汽轿车厂厂址的争夺几近白热化,这么大的事,我可做不了主。于是我请示李鹏:“这3个省你看定在哪里,你给我交个底。然后我再选。”

李鹏回答也很有意思:“选一个交通发达,位于中国中心地带的省。”

听了他的话,我心里明白了几分。

陈祖涛带队首先来到湖南。湖南是中国革命发祥地,为中国革命做出过独特的贡献,中国老一辈革命家中,毛泽东、刘少奇等一大批革命领袖都是从三湘大地走向全国。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家经济建设布局中,湖南一直没有得到中央的大型项目,导致湖南的重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当年李富春曾设想把二汽建在湖南,并命名为“毛泽东汽车厂”,一机部也曾派人到湖南等地踏勘厂址,但湖南最终与二汽失之交臂。这一次湖南以照顾革命老区,平衡全国经济布局为由,极力争取将二汽轿车厂放在岳阳。省委书记熊清泉、省长陈邦柱等省里的要员陪同陈祖涛在岳阳考察。

岳阳地处长江边,襟三江而带五湖,八百里洞庭直逼岳阳城下,登上岳阳楼,放眼四望,烟波浩渺,水天一色。虽然岳阳的交通条件较好,建厂也有用水之便,但岳阳的工业基础落后,尤其是缺乏汽车零部件基础。在这里建设一个年产30万辆的现代化轿车厂,基本上相当于白手起家,建设投资是个大问题。陈祖涛在岳阳看完后,没有表态。省委书记熊清泉很精明,他明白湖南的基础条件比不过其他地方,但湖南有湖南的优势,那就是极为深厚的中国革命领导人的人脉。看到湖南可能要落选,熊清泉找到了帅孟奇。帅孟奇是著名的老一辈革命家,1926年参加革命,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组织部顾问。由于帅孟奇为人刚正不阿,在党内受到广泛的尊敬,人称“帅妈妈”。陈祖涛早就认识帅孟奇,1951年回国后,帅孟奇就代表中组部管理他们这些归国留学生,她在陈祖涛面前说话可是有权威的。

陈祖涛一回北京,帅孟奇就把他找了去。帅孟奇的家在中组部后面的一个四合院里,陈祖涛去了一看,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也在座,他心里就明白了。帅孟奇对他说:“祖涛啊,你可知道,我们湖南出了多少中央领导,从主席到少奇同志那可是数也数不清,但他们工作都面向全国,没有给我们湖南任何项目,所以我们湖南经济落后了,这回二汽轿车这个项目,你可得照顾湖南呐。”

陈祖涛当时比较为难,自己走时专门请示了李鹏,李鹏也有了原则意见,自己总不能违背总理的意见乱表态。于是他说:“帅妈妈,您老的话我当然要听,但我这次是受命出来选址,这次只看了湖南,还有几个省都没有看,怎么能定呢?您的话我记住了,等我看完了其他几个省后,在向中央汇报时综合考虑。你看行吗?”

帅孟奇到底是老革命,见陈祖涛这样说了,也连声说好。

到了江苏,陈祖涛也遇到难题,江苏力争将把这个项目争取放到镇江。镇江是苏南地区沟通大江南北的重要城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西接南京,东临上海,与苏、锡、常毗邻,北与扬州隔江相望。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是长江三角洲一座集港口、工业、商贸为一体的中型城市。具有发展经济贸易所必需的港口、交通、水源、能源等组合优势。江苏省的汽车配件企业密集经济实力雄厚,20世纪70年代,国家筹建三汽时,镇江就是主要候选地,后来因为三汽下马,镇江错过了这一时机。现在又有了这一机会,江苏表示要动员全省的力量,全力争取二汽轿车厂落户镇江。江苏的两个副省长曾经和陈祖涛一起在大连学习过,他们一见陈祖涛就说:“老同学,这次你可要照顾我们江苏,这个项目无论如何要放在我们江苏”。无奈之下的陈祖涛也是拿出‘看完了才能定’的挡箭牌才过关。

第三站到了湖北武汉。与镇江和岳阳相比,武汉的优势明显。武汉地处中国的中部,是著名的经济、文化、商业城市。30万辆的现代化轿车厂,原材料运进,产成品运出,对交通运输条件有着极高的要求。而武汉首先就满足了这一点。武汉自古就是“九省通衢”的水陆码头,波涛滚滚的万里长江西起四川重庆顺流而下,经过武汉在上海汇入东海,连起中国大、中、小近百座城市,形成著名的长江经济带。京广铁路与长江在地理位置上形成十字交叉,从南到北连接起首都北京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将要建设的高速公路网连接湖北周围的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和湖北省内的黄石和宜昌,航空更是四通八达,这种交通条件完全能够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建设所需的物流要求。其次是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武汉有武钢、武锅、武船、武重等一大批中国重要的大型骨干企业和一批新兴的高科技企业,已建成的葛洲坝和将要建设的长江三峡电站能够保证生产建设时的物资和电力的需求。第三是武汉提出建设轿车厂的地理条件好,轿车厂的位置初步定在武汉的西边,那里地势开阔平坦,便于现代化大型企业组团布置,地质条件也很不错。有了这些有利的条件,陈祖涛的心情本来是非常轻松的,哪知情况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在和湖北省、武汉市领导在一起交换意见时,陈祖涛遇到了麻烦。武汉东湖边有一座风景如画的宾馆,这就是著名的“梅园”,当年毛泽东每次来到武汉,都是下榻这里。在梅园宾馆会议室里,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武汉市长赵宝江以及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其他好几位负责人一起与陈祖涛探讨二汽轿车厂在湖北的布局。陈祖涛是汽车专家,他从汽车工业建设的规律考虑,提出轿车厂建设必须要将整车总装和主要的总成生产都放到一起。但省委书记关广富与武汉市长赵宝江的意见不一致。

在谈到生产布局时,关广富提出发动机和总装要分开,发动机放在襄樊,总装放在武汉。关广富解释,二汽第二基地在襄樊,二汽的第三铸造厂、试车场、康明斯发动机厂都建设在襄樊,将二汽轿车厂的发动机生产基地放在襄樊,可以更好地利用二汽第二基地的有利条件,节省投资,襄樊还有很多军工企业,可以将轿车零部件扩散给他们,发动机放在襄樊的目的是要带动湖北西部的汽车工业发展,构建从十堰经襄樊、随州到武汉的“汽车走廊”。

陈祖涛对关广富谈了自己的意见:30万台发动机放在襄樊有三个问题,一是生产上不便于管理;二是运输距离过远,增加成本;三是运输不方便。他问道:“30万台发动机每年有几百万吨的物流,怎么解决?”

关广富认为可以通过汉江来解决运输问题。陈祖涛说,当年建二汽时就考虑过利用汉江来运输,但汉江水的丰水和枯水之间差别很大,丰水期是运输没问题,但枯水期无法通行大型船舶,运输就要成问题。更何况,汉江滩浅礁多,60年代自己在二汽选址时就亲自从丹江坐船沿汉江而下,对汉江的运输环境有直接的了解。若要将其作为重要的物流通道,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航道整治,工程量太大而且还要受上游来水的限制。从现代化大企业的生产、管理所必须的环境、条件看,总装和发动机最好在一起统一布置。但关广富仍然坚持发动机放在襄樊,陈祖涛对此很不理解。但出来时李鹏对他已有交代,同时也要尊重地方党委的意见。陈祖涛事后称:“二汽轿车厂总装与发动机两地分设,这件事成了我选址中的一大遗憾。”

武汉市长赵宝江对于轿车厂与发动机厂两地分设也很为不满,但省委书记定了调,他也无可奈何。赵宝江提出,武汉将总装厂放在汉阳的沌口。

一条长江、一条汉江将武汉市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三镇中,汉口、武昌工商业发达,汉阳却明显要落后的多。当年崔颢“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州”的诗句,美则美,只是略显空旷荒凉。武汉市决定将汉阳建设为经济开发区,迎娶二汽轿车厂入驻。

沌口离武汉市区十几公里,是武汉的近郊,这里交通运输方便。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厂房建设。用电用水也都有保障。赵宝江和武汉市政府秘书长任德亮的积极性很高,二汽轿车厂地址中央尚未定下来,他们就开始着手大规模建设前的“三通一平”了。

三个省的选址完成了,但没有明确定下究竟在哪里,三个省都虎视眈眈,志在必得,不断地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都在做有益于自己的工作。陈祖涛将三省的考察情况汇报后,便静等国务院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