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10769200000007

第7章 八佾

八佾舞于庭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释义”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64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起舞,这样的事都可以狠心地做出来,还有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地做出来呢?”

“故事”

是可忍,孰不可忍

春秋末期,鲁国新兴的贵族季孙氏,家族在朝中势力很大,操纵着朝政,根本不把国君放在眼里。季孙氏曾打败鲁昭公,迫使他逃往齐国。后来的鲁哀公和鲁悼公则几乎变成了傀儡。

鲁昭公执政时,季孙如意这家伙最为放肆。他不仅不把国君放在眼里,还自比天子,在家庙中设置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由64人组成的大型舞乐队。

按规定,他只能使用“四佾”由32人组成的舞乐队。孔子知道这一情况后,认为季孙如意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周礼。于是在谈到季孙如意时,说道:“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之情。

人而不仁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释义”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故事”

文颜博赏画辨人品

长安的石才叔家里,收藏有唐代书法名家褚遂良亲笔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文颜博在长安做官时,向石才叔借来褚遂良的《大唐三藏·圣教序》,一字一字地看,越看越喜欢。于是,他叫家里的后生临摹了一本。

一天,文颜博设宴招待幕僚、部下和客人。他把石才叔也请来了。在席间,文颜博把两本《大唐三藏·圣教序》拿来,说:“这两本都是《大唐三藏·圣教序》,一本是石才叔家里的真本,另一本是我请人写的临摹抄本。现在请你们辨认一下,哪一本是真的,哪一本是临摹的。”

听说是褚遂良的字,在座的人都围观起来。众人中能够鉴别出真伪的不在少数,却都说文颜博叫人临摹的是真品。反而说石才叔那本是手抄的。

文颜博把疑问的目光投向石才叔。石才叔没有对此作一句辩白,只是笑着对文颜博说:“今天我才知道自己地位的低下。”

文颜博哈哈大笑:“我这本才是临摹手抄的呀!”

那些拍马奉承、口是心非的人,一个个羞红了脸。

礼之本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释义”

林放问孔子礼的本质。孔子回答说:“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与其办得铺张浪费,不如朴素节俭。丧礼,与其办得事事周全,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故事”

杨王孙的丧礼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葬礼铺张浪费之风越刮越厉害。最初是王孙贵族们,后来,平民百姓也纷纷效仿。为了安葬死去的亲人,有的负债累累,甚至倾家荡产。

这时,有个叫杨王孙的官员,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头改变这股劳民伤财的厚葬之风。他把几个儿子叫到面前说:“我将来死后,你们可用一个布袋,把我头朝下脚冲上垂直装进去。然后挖一个七尺深的大坑,从脚后跟处抓住布袋,等尸体下去后就抽出布袋,让尸体直接与土地接触。”

儿子们听后,都不敢表示同意。但是杨王孙执意要儿子们按照他的安排去做。

几年后,杨王孙死了。他的儿子们按照他生前的安排,办了一个很简朴的葬礼。杨王孙的做法在当时虽然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但却为后人丧葬从俭树立了好的榜样。

每事问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释义”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情都要问。有人说:“谁说孔子懂得礼了?他进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

孔子听了这话,说:“这正是礼啊!”

“故事”

刘邦的“每事问”

“每事问”用得最好的是汉高祖刘邦。刘邦是“每事问”的高手。他的最著名的口头禅就是“为之奈何?”

论学问、论武功、论战术刘邦都远远不及项羽,然而项羽最终却败给了刘邦。这里面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为之奈何”上。刘邦会问,而项羽不会问。

刘邦每次遇事都要问一句“为之奈何?”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把问到的“主意”综合考虑,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正是刘邦成就伟业的基点所在。

正如刘邦自己所说:“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之外一决胜负,我比不上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保障后勤供给不断绝,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之众的士兵,打仗就一定胜利,攻城就一定能拿得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优秀人才,我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全靠他们。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才会失败。”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释义”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故事”

陆游怀妻

南宋诗人陆游,最初娶了舅父唐闳的女儿唐琬为妻,婚后夫妻恩恩爱爱。而陆游的母亲却不喜欢自己的侄女,陆游迫于母命不得不与妻子唐氏离异。

离异后,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陆游也另娶了妻子。10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心情忧郁地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意外地看见了唐琬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琬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琬的感情并没有完全减弱。他想,过去唐琬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这时唐琬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琬这一举动,体会到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喝下了唐琬送来的这杯苦酒,陆游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氏在沈园与前夫陆游偶遇后,唐琬也填写了《钗头凤》这首有名的词。据说当时只留下“世情薄,人情恶”两句。在诗中,唐琬尽情诉说了自己对陆游的无限思念,哭诉了自己幽思成疾的境况。

已经长久经受心灵折磨的唐琬,经受此番精神刺激,身心再也无法承受,不久就在忧郁中去世。陆游闻知此事,悲痛欲绝,心灵遭受深深的创伤,终生难以释怀。沈园从此成了他对唐琬思念的承载,成了他梦魂萦绕之地。晚年入城,凡逢沈园开放之日,陆游必入园中凭吊。

陆游为怀念唐琬,追忆沈园之邂逅,曾留下了10多篇诗文。

作为一个女人,能在死后那么多年,仍然不断被爱她的人悉心悼念,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呀!

管仲之器小哉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

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释义”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

有人说:“管仲节俭吗?”

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

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

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故事”

管仲器小

管仲是辅助齐桓公称霸列国的重臣,是栋梁之材,是“大器”;但孔子却说他是“器小”,为什么呢?原来孔子批管仲主要是两条:“不俭”和“不知礼”。

“不俭”,是“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三归”有很多种说法,通俗点可理解为:娶三姓女,就是说娶三个女人做老婆。古代妇女嫁人叫“归”,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正房夫人;与歌姬小妾那样的“小三”们完全不同,春秋时只有诸侯才有此艳福。“官事不摄”,是说每个官员都不兼职,官吏臃肿,人数太多。

“不知礼”,主要是说管仲竟然以齐君才配享用的待遇。“邦君”是指齐君,当时未出现前“国”称“邦”。“塞门”,现在叫影壁或照壁,是宫室才有的。“反坫”是国君在外交招待邻邦元首的宴会上,用来放酒杯的台。就是说,管仲越级使用国君才能使用的专用产品,等于是不忠的表现。这一段,孔子批评管仲言辞激烈,毫不客气。

但后来,孔子对管仲又有多处褒奖。总的来说,孔子贬管仲的是小节,即私生活上的问题。是告诫他的学生:一个人取得巨大成就,不要太忘形,耽于享乐;而赞美管仲是他的大气,是他对历史,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

孔夫子对人的评价,无论当朝,还是前人,都很少使用“仁”字来评价。但对管仲,却用了“仁”字,可见他对管仲整体评价还是比较高的。

子语鲁大师乐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释义”

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故事”

孔母教子

孔子的母亲颜征,非常重视对孔子进行早期教育。小时,孔子对音乐有特殊的爱好,又有很强的感悟能力。孔母发现孩子这一天赋,在孔子还不懂事的时候,就买来许多乐器,亲自教儿子吹奏。

孔母认为:礼器最讲礼仪规矩,无章法就演奏不出动听的乐曲。让孩子早一点懂得礼仪、音律、等级,对他以后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孔母这种用弹奏乐器来使孩子明理、修身,进而成才的方法称之为音乐养成法。

孔母这种音乐养成教子法,在孔子身上十分成功。孔子在母亲的教育下,很小就学会了吹、拉、弹、唱,懂得了礼仪规矩,并从音律的协调关系得到了启示:音律调节好,才能演奏出悦耳的音乐;人际关系调整好,才能安守本分,克己复礼。

正是这种认识,使孔子逐渐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成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韶》与《武》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释义”

孔子评论《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评论《武》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故事”

《韶》曲和《武》曲

春秋时,天下大乱,社会动荡不安。孔子35岁那年,鲁国国内发生动乱,孔子怕遭到灾祸,带着几个弟子逃到齐国。

一天,齐国的乐人专门为孔子演奏《韶》的乐曲。孔子听得非常高兴。不久,齐国的乐人又为孔子演奏了《武》的乐曲。孔子听了,也觉得音调很动听,只是表达的意思还不够完整。

有人问孔子说:“先生,《韶》和《武》您都欣赏过了,请您讲讲看法!”

孔子说:“当然是《韶》乐好呀!它的曲调美极了,而且表达的意思也极好。至于《武》乐嘛!它的曲调也美极了,只是意思还不够好。”

孔子为什么作这样的评价?原来,《韶》乐是虞舜时代的乐曲,孔子向往那个时代,所以极力赞美它;而《武》乐是周武王时代的乐曲,周武王的天下是由讨伐商纣而来的,孔子喜欢文治而不喜欢武治。因此他就说《韶》乐好,《武》乐比不上《韶》乐。

居上不宽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释义”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故事”

吴起爱兵

吴起是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他平时与士兵同甘共苦,作战时身先士卒。因此,他深受将士们的爱戴。

在一次行军途中,传令兵要向他传达国王的命令。当来到将军的战车前时,战车上却没有吴起。旁边的士兵告诉传令兵:“大将军行军从不坐车,你到前边去找他吧!”

传令兵打马向前,好不容易才找到吴起。只见他一身士兵打扮,和士兵一样背着干粮袋子在徒步行军。

一天,一位老婆婆到军营看望背上长疮的儿子。她一进儿子的帐篷,见大将军吴起正用嘴给儿子吸疮上的脓血,非常感动。

吴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除了他的军事谋略高人一筹外,他以身作则,爱护士卒也是很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