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10769200000343

第343章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争他一脚豚,反失一肘羊。

“释义”

贪图他人一斗米,却损失了自己半年的粮食;争别人一只猪蹄,却舍去了自己一肘羊肉。

“故事”

卫懿公好鹤失国

古人言:“玩物丧志”,过于沉迷所玩赏的事物,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壮志。春秋时期卫懿公好鹤而亡国,可说是玩物丧志的典型。

卫懿公是卫惠公的儿子,名赤,世称公子赤。他爱好养鹤,如痴如迷,却忘了自己的职责是治国。

在卫国,不论是苑囿还是宫庭,到处有丹顶白胸的仙鹤昂首阔步。许多人投其所好,纷纷进献仙鹤,以求重赏。

卫懿公把鹤编队起名,由专人训练它们鸣叫和乐舞蹈。他还把鹤封有品位,供给俸禄,上等的供给与大夫一样的俸粮,养鹤训鹤的人也均加官进爵。每逢出游,其鹤也分班随从,前呼后拥,有的鹤还乘有豪华的轿子马车。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资财,为此向老百姓加派粮款,民众饥寒交迫,怨声载道。

鹤色洁形清,能鸣善舞,确实是一种高雅的禽类,卫懿公喜欢高贵典雅的仙鹤,本来无可厚非。但因此而荒废朝政,不问民情,横征暴敛,就难免要遭来灾祸。

公元前660年冬,北狄人聚两万骑兵向南进犯,直逼朝歌。

卫懿公正欲载鹤出游,听到敌军压境的消息,惊恐万状,急忙下令招兵抵抗。老百姓纷纷躲藏起来,不肯充军。众大臣说:“君主启用一种东西,就足以抵御狄兵了,哪里用得着我们!”

懿公问“什么东西?”众人齐声说:“鹤”。

懿公说:“鹤怎么能打仗御敌呢?”

众人说:“鹤既然不能打仗,没有什么用处,为什么君主给鹤加封供俸,而不顾老百姓死活呢?”

懿公悔恨交加,落下眼泪,说:“我知道自己的错了。”随后命令把鹤都赶散。

朝中大臣们这才分头到老百姓中间讲述懿公悔过之意,招来一些兵将。懿公把玉块交给大夫石祁子,委托他与大夫宁速守城,懿公亲自披挂带领将士北上迎战,发誓不战胜狄人,决不回朝歌城。但毕竟军心不齐,缺乏战斗力,到了荧泽又中了北狄的埋伏,很快就全军覆没,卫懿公被砍成肉泥。狄人攻占了朝歌城,石祁子等人护着公子申向东逃到漕邑,立公子申为卫戴公。

朝歌沦陷后,卫大夫弘演前往荧泽为卫侯收尸,但见血肉模糊,尸体零落不全,只有一只肝尚完好。弘演大哭,对肝叩拜,说:“主公一世风光,如今无人收葬,连个棺木也没,臣且以身为棺吧!”说着拔刀剖开自己的肚子,手取懿公之肝纳入腹中,从者只好把弘演的尸体当作懿公的棺材,草草掩埋。

朝歌自武王伐纣封其弟康叔为卫公时起,一直是卫国国都,至卫懿公共经历14代君主。这期间在各诸侯国中,卫国属于实力较强疆土较广的大国。这样一个国家,终因懿公好鹤而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