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10769200000311

第311章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人道好,千人传实。

“释义”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只要有一个人说好,经很多人一传,就会变成真的。

“故事”

梁颢言而有信

梁颢是宋朝人,他小时父母早逝,便由叔父收养。梁颢自幼喜好读书,可是他叔父的家境贫寒,买不起书。梁颢只好借别人的书,连夜抄出来,然后再仔细钻研。

梁颢对借的书非常爱护,而且他一旦说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很守信用。

一个冬天的晚上,梁颢又在抄书,他住的屋子不但灯光微弱,而且还冷得出奇。这样他抄了一会儿,就冻得手脚僵硬,眼睛也累得发酸。

于是,梁颢不得不停下笔,活动活动手脚,放松一下眼睛,然后再抄。可是,当他再一次提起笔写字的时候,毛笔已有些僵硬了,他没有在意,又在砚台里蘸了一下,继续写字,但是只留下了淡淡的墨迹。

梁颢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是毛笔上的墨被冻得结冰了,砚台里的墨汁也成了冰块。他赶紧把砚台举到灯火上面,看着砚台里的冰慢慢地融化为冰花,他赶快提起笔蘸着墨继续抄书。

梁颢的叔父睡了一觉醒来,发现梁颢屋里的灯还亮着,就披衣起床,推门走到梁颢旁边,心疼地说:“颢儿,今天白天你抄了一整天,现在又抄到了大半夜,天又这么冷,这样会冻坏身体的。快收拾一下睡觉去吧!明天再抄也不迟。”

梁颢说:“这可不行,我已经答应人家,明天就要把书还回去。要是今天晚上抄不完,明天还了书,我就没什么可读的了。”

叔父笑笑说:“傻孩子,他们家里有好多书,不等着用这一本,你跟他们说明情况,晚还一天也没什么要紧的。”

小小的梁颢一脸严肃地说:“做人要讲信用,我怎么能因为这点小困难就失信呢?我答应明天还,明天就一定要还。”

梁颢说完,就又低下头去继续抄书。第二天,梁颢按时把书送还了主人,主人惊讶地说:“我以为你说两天是指几天的意思呢!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读完了。”

梁颢说:“我还没有仔细读,只是连夜把它抄写了一遍。”

那人一听,惊得目瞪口呆,说:“你真是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的,我这里还有很多书,你要借哪一本都可以,什么时候还都行。”

梁颢急忙向他道谢,后来就经常去借书,而且总是按时归还,从没失信过。经过刻苦的学习,梁颢后来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被点为头名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