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10769200000299

第299章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释义”

一年最好的时光在春天,一天最好的时光在早晨;一家最好的东西是和睦,保护身体最好的办法在于勤劳。要用责备别人的态度责备自己,用原谅自己的态度对待别人。

如果嘴严了,一切都会保险的。宁可别人对不起我,也不要我对不起别人。再三需要重视的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故事”

诸葛亮请求降职

三国时,蜀军中有个参军叫马谡,喜欢自吹自擂。蜀主刘备在临终前曾对丞相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可是,诸葛亮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还认为马谡不仅擅长辞令,而且还很有才气,常与他海阔天空地长谈。

228年春,诸葛亮挥师北伐曹魏,向祁山进军。蜀军军容整齐,赏罚严明。天水、南安、定安三个郡县相继叛魏,响应蜀军,使关中引起巨大震动。

魏明帝曹叡为此坐镇长安,派部将张郃率5000人马救天水,抗蜀军,并派曹植驻扎郿城,随时准备会师。诸葛亮闻讯后,料定张郃必定要抢夺街亭这个交通要道。于是,诸葛亮问:

“谁敢领兵去守街亭?”

“末将愿往!”马谡盛气凌人,当下立了军令状。

诸葛亮命他为先锋,拨2.5万精兵归他统帅,又派了王平作为他的辅佐,共守街亭。临行前,诸葛亮一再嘱咐马谡,要他提高警惕。同时还建议,最好在要道口多架些栅栏,多设置障碍,只要能守住街亭就是一大功。

到了街亭,马谡没有把诸葛亮的话放在心上。王平主张在马路总口下寨,马谡却自以为是,不听王平劝阻,执意要把蜀军分兵两路,在山上安营扎寨。

结果,魏军来到马谡守军的山下,切断水源,阻绝所有下山的道路,接着又命弓箭手向山上放箭,蜀军无法冲下山来,都惊慌起来,纷纷丢掉武器,四下逃窜,致使街亭失守。刚刚夺取的天水、南安、定安三郡也全部丢失,重归曹魏。诸葛亮北伐,第一次进攻祁山宣告失败。

回到汉中,诸葛亮见到逃回的马谡,心中后悔不已,连声叹道:“都怪我固执己见,当初不听先主的劝告,才导致今天这样的后果,这完全是我的罪过啊!”

于是,他立即传令,将违反军令,严重失职的马谡斩首。接着,又向后主刘禅上书道:“丢失街亭,虽然马谡有责任,但主要是我用人不当造成的。为此,我请求给自己贬职三级以记住这个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