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10769200000285

第285章 花木

植物非一,故有万卉之名;谷种甚多,故有百谷之号。

如茨如梁,谓禾稼之蕃;惟夭惟乔,谓草木之茂。

莲乃花中君子,海棠花内神仙。

国色天香,乃牡丹之富贵;冰肌玉骨,乃梅萼之清奇。

兰为王者之香,菊同隐逸之士。

竹称君子,松号大夫。

萱草可忘忧,屈轶能指佞。

筼筜,竹之别号;木樨,桂之别名。

明日黄花,过时之物;岁寒松柏,有节之称。

樗栎乃无用之散材,楩楠胜大用之良木。

玉版,笋之异号;蹲鸱,芋之别名。

瓜田李下,事避嫌疑;秋菊春桃,时来尚早。

南枝先,北枝后,庾岭之梅;朔而生,望而落,尧阶蓂荚。

苾蒭背阴向阳,比僧人之有德;木槿朝开暮落,比荣华之不长。

芒刺在背,言恐惧不安;熏莸异气,犹贤否有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

老人娶少妇,曰枯杨生稊;国家进多贤,曰拔茅连茹。

蒲柳之姿,未秋先槁;姜桂之性,愈老愈辛。

王者之兵,势如破竹;七雄之国,地若瓜分。

苻坚望阵,疑草木皆是晋兵;

索靖知亡,叹铜驼会在荆棘。

王祜知子必贵,手植三槐;窦钧五子齐荣,人称五桂。

鉏麑触槐,不忍贼民之主;越王尝蓼,必欲复吴之仇。

修母画荻以教子,谁不称贤;廉颇负荆以请罪,善能悔过。

弥子瑕常恃宠,将馀桃以啖君;秦商鞅欲行令,使徙木以立信。

王戎卖李钻核,不胜鄙吝;成王剪桐封弟,因无戏言。

齐景公以二桃杀三士,杨再思谓莲花似六郎。

倒啖蔗,渐入佳境;蒸哀梨,大失本真。

煮豆燃萁,比兄残弟;砍竹遮笋,弃旧怜新。

元素致江陵之柑,吴刚伐月中之桂。

捐资济贫,当效尧夫之助麦;以物申敬,聊效野人之献芹。

冒雨剪韭,郭林宗款友情殷;踏雪寻梅,孟浩然自娱兴雅。

商太戊能修德,详桑自死;寇莱公有深仁,枯竹复生。

王母蟠桃,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子,故人借以祝寿诞;上古大椿,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故人托以比严君。

去稂莠正以植嘉禾,沃枝叶不如培根本。

世路之蓁芜当剔,人心之茅塞须开。

“释义”

植物并非只有一种,而是有千千万万种,所以有万卉的名称。谷类也有很多种,所以称做百谷。

诗经内的句子“如茨如梁”,是形容谷物收获丰盛,价钱像茅柴般的低贱,常常堆积得如同梁柱一样的高。

“惟夭惟乔”是说嫩芽发达、枝干高大,草木非常丰茂的样子。

莲花高雅是花中的君子,海棠超逸称为花中神仙,国色天香是说牡丹富贵艳丽的品格。

冰肌玉骨是形容梅花的清秀俊奇;兰花有王者之香,尊贵高雅。

菊花如隐逸之士孤傲高洁,竹子有君子之称;松有丈夫之号。

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

筼筜是竹子的代称。木樨是桂花的别号。黄菊花过了时令便萎谢了,故以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松柏在严寒时依然苍翠,所以称有气节的人为岁寒松柏。

樗栎是无用的散材,楩楠是能作栋梁的佳木。玉版是荀的外号,蹲鸱是芋的别名。

在瓜田中不要弯腰提鞋,李树下不要抬手整理帽子,以避免有偷瓜摘李之嫌疑。

桃花2月放,菊花9月开,这是说展示才华的时间有早有迟。

庚岭梅花,南枝先开,北枝后开;尧阶的蓂荚,初一后每日生一叶,15后每日落一叶,这是帝尧阶前蓂荚丛生的验证。

苾刍背阴向阳,比喻僧人有德;木槿的花朝开暮落,比喻荣华富贵不会长久。

芒刺在背是说心里极度的恐惧不安;熏草香、莸草臭,二者气味绝不相同,如同贤人、恶人之差别。

桃李虽然不会说话,人们喜爱它们的花与果实而来往不绝,树下自然踩成小路;若是苦李,即使生在路旁,也会为人所摒弃。

年老的人娶年轻的少妇叫枯杨生稊,意思是说枯萎的杨树又长出嫩芽。国家进用贤才称拔茅连茹,比如相互推荐,用一个人连带引进许多人才。

蒲柳的特质,未到秋天便已枯槁;姜桂的性质是愈老味道愈辣。帝王之师摧敌势如破竹,战国时期中原地区被战国七雄所瓜分。

淝水之战苻坚大败,远望战阵风吹草动,以为都是晋兵。索靖预测晋朝将亡,指着洛阳宫殿前的铜驼,叹息道:“日后恐怕要在荆棘丛中见到这东西了。”

王佑知道子孙将为公卿,预先在庭院中种下三棵槐树;窦钓有五个儿子皆显贵,世人称为五桂。

鉏麑自己头撞槐树而死,却不忍心杀害忠臣;越王卧薪尝胆,必定要报吴国之仇。欧阳修的母亲以荻杆当笔,教子读书写字,谁不称赞她是个贤德的母亲;

廉颇背负荆条向蔺相如请罪,知错能改后来二人遂成为刎颈之交。

弥子瑕依仗卫灵公平时宠着他,竟把咬过的桃子给卫灵公吃;秦国的商鞅为推行变法,让人搬木头而给赏金以建立威信。

王戎卖李子之前,先在李核上钻洞,防止他人得到种子,这种作法实在卑鄙吝啬。

周成王当时剪桐叶分封弟弟是说着玩的,事后履行诺言,因为天子不可有戏言。

齐景公借刀杀人,用二个桃子使三位壮士自相残杀;杨再思阿谀谄媚,吹捧武则天宠臣张昌宗,说莲花像六郎。

倒吃甘蔗指渐入佳境;汉代的哀仲种的梨不仅大而果味美,但拿来一蒸,便失去真味。煮豆燃萁比喻骨肉自相残杀;抛弃旧爱去结交新情侣,好比砍下竹头去遮护竹笋。

董元素有仙术,能把江陵的柑橘搬至长安的宫殿中。吴刚被天帝惩罚,罚他砍伐月中的桂树,却怎么砍也砍不倒。捐资财救济贫困,应当学范尧天把一船的麦子送人;以物品馈赠他人,姑且仿效山野之民献芹菜以表敬意。

郭林宗殷切款待友人,亲自冒雨去菜园剪韭菜;孟浩然诗怀旷达,踏雪寻梅自我娱乐雅兴不凡。商代国君太戊修行德政,不畏惧作祸的妖孽祥桑。寇准仁德深厚,插下的枯竹复生枝叶。

西王母的蟠桃,每3000年开一次花,3000年结一次果,故而人们以蟠桃来祝寿;上古有大椿树8000年才算一春,8000年才算一秋,所以人们借它来比喻自己的父亲。

稂莠是害草,去稂莠以使禾苗更茂盛;植物以根为本,浇灌枝叶不如培育根本。社会上的恶人好比路上杂草,应当剔除干净;世人愚昧无知,如同茅草塞住心灵,必须使它通畅才好。

“故事”

武则天贬牡丹

一年腊月天,武则天同太平公主在暖阁饮酒赏雪,忽觉阵阵清香扑鼻,原来梅花开了。武则天高兴,吩咐到群芳圃、上林苑赏花。可到群芳圃,除腊梅、水仙、天竺、迎春之外,尽是一派枯枝。她想去上林苑看看,却有小太监奏道,那里与群芳圃相同。于是武则天写下一首绝句:

明朝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写毕,武则天让太监拿去上林苑张挂以报知花神。

次晨,果然两处百花齐放。武则天大喜,并一一赏花。武则天素爱牡丹,平日尤加爱护,今日唯独牡丹无花。

武则天大怒,遂吩咐将牡丹连根拔起,即刻烧毁,又下旨将几千株牡丹贬去洛阳。自此,天下牡丹只有洛阳最盛。

§§第七章 增广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