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10769200000241

第241章 孟轲敦素

孟轲敦素,

史鱼秉直。

庶几中庸,

劳谦谨敕。

“解读”

孟轲夫子崇尚纯洁,卫国大夫史鱼秉性刚直。

做人要尽可能合乎中庸的标准,勤奋、谦逊和谨慎,懂得规劝告诫自己。

“诗句”

孟子忠厚又质朴,刚直不阿是子鱼;

为人且忌出风头,平平淡淡神安逸;

谦虚谨慎出错少,勤劳还要严律己。

“知识链接”

孟子与他的学说

孟子,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孟子3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而且孟母对他管束非常严格,其中“孟母三迁”和“孟母断织”等故事,已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是儒家经典的著作。

孟子师承孔伋,即孔子的孙子。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孟子的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和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注重的是人性向善,而不是人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