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10769200000211

第211章 龙师火帝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解读”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有了仓颉,开始有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

“诗句”

伏羲结网捕鱼鸟,人们不再饿肚肠。

天庭取火传人间,生活改善体安康。

炎帝辛勤教人耕,神农尝草医病伤。

少昊人皇亦贤能,万古流芳美名扬。

仓颉造字功盖世,文明星火放光芒。

嫘祖养蚕取银丝,树叶草裙换衣裳。

“故事”

嫘祖养蚕取丝

我国素以“丝国”著称于世,是丝绸业的发源地。丝绸柔软透气性能及绚丽多彩的花色品种不仅博得了国人的青睐,在国外也享有极高声誉。

我国历史上关于桑蚕丝绸的起源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嫘祖教民养蚕制丝的故事史书上记载最多,流传也最广。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出生在西陵,即今四川省盐亭县嫘村山一户人家。姑娘长大后,每天都要外出采集野果来奉养体弱多病的二老。她不怕苦、不怕累,近处的野果采集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集,每天很晚才回家。

一天,姑娘在采集桑果时,发现树上吃桑叶的一种白白胖胖的虫子不断地吐着丝,做茧子,这种茧子在阳光下产生的七彩反光非常美丽。出于好奇,姑娘采一粒放在嘴里,用手把丝拉出来,这丝很有韧性。

她索性把这种虫子的丝,编成一块块小绸子,连成一大块给父母披在身上。父母穿了感觉热天凉爽、冬天温暖,非常舒服。于是姑娘把这种虫子取名为蚕,捉回家喂养。

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姑娘完全掌握了蚕的生产规律和缫丝织绸技艺,并将这些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的人们。从此人们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的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

姑娘发明养蚕缫丝织绸的消息很快传遍西陵部落,西陵王非常高兴,收姑娘为女儿,赐名“嫘祖”。嫘祖这一惊天动地的创举很快传遍了神州大地,部落的首领纷纷到西陵向她求婚,都遭到嫘祖的婉拒。

这时,英俊非凡的中原部落首领黄帝轩辕,征战来到西陵,两人一见倾心,很快嫘祖被选作黄帝的元妃。嫘祖辅助黄帝完成了统一中华的大业。同时,她还奏请黄帝诏令天下,把栽桑养蚕织锦的技术推广到全国。嫘祖死后黄帝把她葬于嫘村山,后世尊称其为“先蚕娘娘”。

以后,每到植桑养蚕时间,人们纷纭设祭坛祭祀先蚕,以求风调雨顺,桑壮蚕肥。同时也用来祭奠嫘祖这一伟大的发明创造。至今,在陕西祭奠黄帝的盛大典礼中,还有祭祀嫘祖的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