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为限,紧用功;
功夫到,滞塞通。
“释义”
在制定读书计划时,不妨把时间放宽松一些;实际执行时,就要抓紧时间用功;日积月累,只要功夫到了,原来不懂的地方也就迎刃而解了。
“故事”
铁杵磨针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很小的时候,不好好用功,经常逃学,所以学习成绩很差。
有一次,老师说了他一顿,他便挎起书包偷偷溜出学堂。出了学堂的李白很高兴,他顺着山路跑下去。
山下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他顺着小河向前走,发现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蹲在河边,手里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来回地磨着。
李白觉得很奇怪,就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看了好半天。他想这位老奶奶磨一根粗粗的铁棒做什么用呢?
于是,他很有礼貌地问道:“老奶奶,你辛辛苦苦地磨这么粗的铁棒干什么?”
老奶奶说:“我要用它做绣花针啊!”
李白觉得更奇怪了,这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即使能磨成,那要磨到什么时候啊!
他对老奶奶说:“若是磨不成,你可就白费力气了!”
老奶奶听了满有信心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啊!今天磨不成,还有明天,明天磨不成,还有后天……只要我不间断地天天来磨,总有一天要磨成的。”
李白一听恍然大悟,他想:老奶奶的话有道理。这和读书一样,天下的好书很多,可是只要天天认真地读,10年、20年,总有一天能学业有成!老奶奶的话,就像一把重重的锤子猛击在李白的心上。他对照几天来自己的行动,感到辜负了父亲的期望。
从那以后,他又到私塾里去读书了。他决心用铁杵磨针的精神鼓励自己,加倍努力勤学,再也不逃学了。不论先生留下多少作业,他总是认真地按时完成。
除此之外,他还加紧读课外的书籍,终于把古代诸子百家的经书都读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