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10769200000144

第144章 朝起早

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释义”

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儿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少年人一转眼就成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宝贵时光。

“故事”

凿壁借光

西汉时的丞相,著名文学家匡衡,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母没钱供他上学。

后来,他跟一个亲戚才学会认字。从此,他十分喜欢读书,人也很聪明。

匡衡只有白天干活时抽空读书。到了晚上,他就犯愁了:家里平时连买油盐酱醋的钱都没有,哪儿还有钱买灯油点灯让他读书呢?

勤奋好学的匡衡,不想虚度了晚上的时光,只好坐在暗地里,默默背诵白天所读的内容。

匡衡的邻居家里日子过得挺好,每天晚上都点起灯,屋里照得通亮。他想到邻居家里去读书。

一天,匡衡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

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

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这更坚定的他读书的决心。

一天晚上,匡衡正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突然发现从墙壁上透过一丝光线来。

正是这一丝光线启发了匡衡,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偷偷地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里的亮光就透过来。他把书本对着这光,读起来也挺方便。

于是他每天不管是白天黑夜,一旦有时间就如饥似渴地读书。

就这样,匡衡读的书愈来愈多,没有书读了就到财主家干活,不要工钱,为的是能借财主家的书读。

匡衡不断地努力,长大后终于成就了学业,并被汉文帝拜为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