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国民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一国的经济又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国际经济变化的影响。我们从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所作的“每周调查”来看,即使是被调查的经济专家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也是莫衷一是的。
要谈近来的经济形势,就须追溯到1993 年。那一年的上半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过热,经济增长过快,投资过猛,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生产资料严重短缺,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加强,通货膨胀加剧,物价大幅度上升,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政府于1993 年的7 月实行紧缩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软着陆,经济秩序好转了,通货膨胀抑制了,同时经济的增长仍能保持较高的速度。
但随之我国的经济形势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下降,物价连续走低,市场销售不旺,产品积压,企业的生产能力闲置,亏损增加,出口放慢??。对这种种令人困惑的现象,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这些问题是经济结构问题造成的,这就是,经济的结构失衡,不适合需求的结构,大量生产能力过剩,产品滞销。这是以往多年来的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结果。因此,只有调整经济结构——实际是供给结构,才能解决上述问题。供给结构的问题无疑是存在的,例如纺织业、一些家电工业的生产能力确实是过大了,远远超出了国内外的市场需求。必须调整供给结构,淘汰掉一部分过剩的生产能力。但用供给结构问题来解释上述现象,无法回答: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出现了过剩,销售困难?
有些人认为,上述种种问题反映了有效需求不足,或者说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这是长时间实行紧缩政策,在政策已经发生效用,过热的经济开始冷却后,没有及时调整,产生收缩的惯性所导致的结果。这次紧缩主要集中于扼制过多的房地产投资和其他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的压缩使得房地产投资者的投资被套住,无法抽回,进而影响了银行资金的周转;各地大量开发区的停建和基建项目的停建或延缓开工,引起建材和机械制造部门的产品的销售困难,进而又导致其他产品的销售困难。紧缩使得企业的流动资金不足,起初产品还有市场,但买者无力支付,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债务链,进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市场渐渐萎缩或增长减缓。因此,针对有效需求不足,应该实行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增加需求,刺激需求。目前,即使原来不同意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人,也逐渐地同意了。
针对有效需求不足,政府采取的各种措施,是正确的,必要的。但面临经济增长下滑的情况,又产生了一种急躁情绪:恨不得迅速扭转这种局面,以确保1998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的计划目标的实现。这是不好的。要相信政府实行的增加需求、拉动需求的政策是有效的,在经历一段时滞后,经济的增长会逐渐回升,急躁情绪容易导致急于把投资、贷款投下去,不加充分论证,造成投资失误,或者向企业、基层压指标,添加水分。如果这样,就会损害效益,为未来投资的回收困难埋下隐患,并导致其他不良后果。
1998 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无疑也与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有关。这在我国出口增长的大幅下降中表现出来了。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出口依存度已达20%(美国、日本仅8%多一点),出口增长下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放慢起着不小的作用。因此,努力扩大出口是重要的。扩大出口在当前不能靠人民币贬值。今年(1998 年)人民币不贬值对扩大出口自然有不利的一面;但事实上出口换汇成本与人民币的汇率相差很小。为了抵消人民币不贬值带来的出口困难,除继续实行出口地区多元化的政策外,还要在提高出口商品质量、调整出口商品结构、降低出口商品成本上下功夫。就后一点来说,降低出口企业的流通费用,提高出口退税率,仍有可努力的地方。
在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商品都或者供求平衡,或者供过于求,也就是说,几乎没有短缺的商品。人们为“告别短缺”而欢呼。全面短缺,是计划经济的一个特征,难怪匈牙利经济家科尔内把计划经济称为短缺经济。我国摒弃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短缺经济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颂扬“告别短缺”可以说就是颂扬20 年改革的巨大成就。但是告别短缺并不是去欢迎“过剩”。过剩和短缺都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当,过剩意味着产品销售困难,积压,自然是资源的浪费,短缺也是资源的浪费,因为它本身就是资源大量浪费的结果。近来出现的销售困难,与“告别短缺”不能划等号。有人却把它们混在一起了。不少人赞扬我国出现了“买方市场”,甚至说买方市场对消费者有利,这令人啼笑皆非。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都是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状态,而且都不是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在市场经济中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都不会长期存在,但又经常出现,它们或者交替出现,或者同时出现(如某些商品为买方市场,另一些商品为卖方市场),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市场的供求是趋于均衡的,然而市场均衡又会不断被打破。买方市场不值得颂扬,因为它意味着一部分资源被浪费了。我国目前的市场状态就是这种状态。买方市场对买方有利吗?仅就某种商品买方市场来说是有利的,因为买方处于主动地位,选择余地大,价格会下降。但是如果买方市场成为市场的一种基本状态,那么买方市场对买方和卖方就都不利。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买方往往又是卖方,一个企业作为买方能买到价格很低的原材料,固然很好,但同时它作为卖方,它的产品价格很低,低于成本,那么,它也就无力去买价格便宜的原材料。对个人消费者来说,道理也一样,作为消费者,商品降价,对他有好处,但企业亏损,他作为职工,收入也会减少,甚至失业,我们在市场上看到,即使商品降价,人们也不买。除了他们的价格预期因素和要积钱买房子、交付养老金等等以外,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收入减少了(下岗、失业),或者收入的增加放慢了,当前出现的买方市场是有效需求不足在市场上的反映。经济过热和过冷都不好,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也都不好。政府实施的增加有效需求的措施,就是要改变这种买方市场的市场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几次发生通货膨胀,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损害不小。这里不用多说。防止通货膨胀,以后也必须做。但近来又出现了通货紧缩,从1997 年10 月起,连续十多个月社会商品零售价格下降,通货紧缩也给我国经济造成损害。对通货紧缩的危害,我们这次感受较深,事实上,1989~1990 年也发生过一次,但很快就过去了,大家没有太深的印象。不久前,人们还怕价格反弹,怕通货膨胀再次肆虐。未曾想到,现在人们反而怕价格继续下跌。大家都只知道“谷贱伤农”,其实,如果不是由于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产品成本下降、价格下降,货贱伤工也伤商。道理都一样,如果价格低于成本,企业亏损,生产是难以为继的。在政府实施的各项增加有效需求的政策发挥作用后,价格的下滑是会停止的,而在经济重新活跃起来后,甚至还可能出现价格上涨。如果重新出现了通货膨胀的势头,那就要采取制止的措施。不过,对价格上涨的原因要具体分析,原因找到了,办法才选得对,即所谓“对症下药”。例如,1993 年和1994 年上半年价格猛涨是社会总需求过大拉起来的,为此就要实行紧缩需求的政策:压缩投资,控制贷款,提高利率等等。1994 年下半年和1995 年价格上涨,则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带起来的,占了当时价格上涨中的60%~70%,这是因为农产品供给不足。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要平抑价格就不能够靠紧缩需求,而要靠增加农产品的供给。如果继续实行严格的紧缩政策,不仅对平抑价格的作用不大,反而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就价格来说,自然以保持平稳为好,但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总是有起有伏的,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价格的走势也不同。在政府调节经济的目标中,保持经济增长和保持价格稳定是其中的两个,这两者有时会有矛盾,不易结合好,以近几年的情况看,平抑价格,有时要付出压低经济增长速度的代价,这就要权衡,把价格上涨压下来的代价有多大,划不划算。如果价格指数长期保持零增长固然好,但如果有缓慢上升(如每年2%~3%甚至稍高一点),同时经济增长的态势良好,那么价格的缓慢上涨并不可怕。如果为了把价格的增长降为零而实行紧缩,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那就要考虑得失如何了。
宏观调控政策本是短期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直松不好,一直紧也不好,应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时紧时松,紧一紧,松一松,再紧一紧,再松一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