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向市场化的中国经济
10769100000044

第44章 需求不足 需要放松

现在有的人说宏观经济形势好,而微观不好,形成很大的反差。实际上,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是整体经济的两个面,就好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虽然有差别,但两者是不可分的。目前说宏观好,首先是指物价增幅下降;其次是经济速度虽然有所减缓,但仍能保持高位;另外,还有外汇储备达到1000 亿美元等。从类似这样的宏观指标中可以看到好的一面。微观不好,主要指企业开工不足,停产半停产的企业增加,国有企业的亏损额扩大,有一部分工人不能定期拿到足额的工资等一些微观上的困难。这两方面看起来好像差别很大,但却是在1993 年经济发生过热后实行紧缩时出现的,那时经济增速过快,投资规模膨胀,物价涨幅也随之大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紧缩政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资金不足、市场需求增长减缓从而影响企业销售等方面的困难。所以这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并不是很难理解的事情。这时对于政府来说就面临两难的选择,既要使物价稳定,增幅降下来,同时要保持市场的繁荣和一定的增长,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当经济增长速度降到一定程度,达到供需平衡,尤其是还出现需求不足时,就需要一定的放松,使市场需求重新转旺。那么会不会出现重新过热呢?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首先要看投资增长,过去投资主体一般不承担投资风险,这种状况下,如果货币的闸门控制不好,就会很快出现投资膨胀,引起物价重新抬头。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现在我们正在塑造新的能够承担风险的投资主体,不过有几个前提条件需要注意。首先是财政政策要掌握好,货币闸门要控制牢;其次是各级政府对投资要有自我约束,不要干预银行,追求投资,要有风险意识,而不是只讲速度;第三就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注意结构的调整,如果不调整,则原来的结构会使企业沿着老路往前走,一些困难还是解决不了;第四投资本身的结构也应该有所调整,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对先进的高科技企业的扶持,过去投资规模太大,但主要都是重复投资,形成过剩生产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产业结构一旦形成,如果不调整,就会把经济拉回到老路上去,所以结构一定要调整。

总的来说,1997 年的经济形势还是发展的,但是稳定的发展,不是猛然地加速。这一点我想我们是能够做到的,因为这几年的宏观调控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局面。1996 年的粮食丰收,使我们能够做到1997 年的物价保持稳中有降的良好态势。香港回归对内地经济的稳定繁荣也有很大的作用。总的来说今年经济将是比较乐观的,我想不会出现过热的现象。

原载《上海证券报》,1997 年1 月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