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向市场化的中国经济
10769100000025

第25章 转型时期的国有企业

如果把1978 年10 月在四川省选了六个国有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始,那么到1998 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进行了二十年。这二十年的道路是曲折的,它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的曲折性。之所以曲折,除改革本身具有许多困难需要逐一去解决以外,还由于我国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的选择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最终确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模式以前(1992 年),为确定改革的目标模式探索了将近十四年,为此也争论了将近十四年。由于模式的不确定和反复变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在这种不确定和反复变化中探索,前后实行过多种不同的办法。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必须以此为背景。

我们的课题组对国有企业改革及其效率的研究前后进行了三期,第一期有效样本404 个,数据包括6 年;第二期有效样本769 个,数据包括的时间为1980~1989 年;第三期有效样本751 个,数据包括的时间为1990~1994 年,其中有681 个样本与第二期样本相同,实际上有连续15 年(1980~1994 年)的数据。这项研究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它有助于我们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同时也为此留下了具有系列性的统计资料,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条件。

1990~1994 年这段时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体制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1989 年风波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发生了逆转。中共中央十三大(1987 年)确定的目标模式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个模式从运行机制方面来说,已经相当接近或者说已经大体上是市场经济的模式了,可以说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这是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和争论后在改革的目标模式上的具有根本意义的转变。因为在此之前,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双轨制的目标模式是占主导地位的。当然,十三大提出的这个目标模式不及1993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那样明确。1989 年的风波后在改革的目标模式上发生了急剧的逆转,不仅是退回到双轨制的模式,甚至退回到改革早期(1984 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前)提出的目标模式,即“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模式,在此前后,对计划经济的颂扬多起来了,对市场经济批判多起来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市场化的进程受阻了。

1992 年春,邓小平的南巡讲话重新拨正了改革的航向并把市场化继续推向前进,终于在1993 年的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最终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最终摒弃了计划经济体制,从而也结束了对建立双轨制的目标模式的追求,从此加快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进程。1994 年正是全面向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的一年。

第三期调查的时期(1990~1994 年)恰好是上述两次大转折的时期。在第二期的调查的基础上,我写过一篇《双重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行为》(拙著:《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年版),现在我将利用第三期的调查资料进一步观察分析在上述转型时期国有企业的变化。在进入正题之前,还需要指出这几年我国的经济形势的变化。1988 年我国发生抢购风,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秩序的混乱,从1988 年第四季度开始实行治理整顿的紧缩政策,1989~1990 年经济增长大幅度下滑。市场疲软,企业销售困难,商品库存增加,亏损增长,企业间的债务链(“三角债”)形成并大量增加。这种情况经调整紧缩政策,于1991 年开始改变,经济回升,至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经济增长加快,至1993 年上半年经济再度发生过热,通货膨胀又起,1993年7 月起实行宏观调控,再次实施紧缩政策,到1997 年宣布“软着陆”成功。

一、在转向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

在确定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前,由于非国有企业的迅速发展,计划经济调节的范围在缩小,市场在发展,国有企业已经面临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但计划经济体制仍在起作用,在一些方面,在一些产业部门甚至仍起着主要的作用,甚至占有统治的地位。计划经济体制一方面束缚着国有企业,另一方面又对国有企业起着保护作用,从资金、原材料的供应和价格、产品的销售、进出口的许可、亏损的补贴等。但是,1993 年以后,加快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计划经济从各个方面的退出加快。从我们调查的样本中,计划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1990 年为32.79%,1994 年降到28.04%,指令性计划在出口值中的比重更由1990 年的49.46%降到1994 年的38.86%。计划原材料占原材料总值的比重由1990 年19.79%降到1994 年的9.35%,根据另一些样本,市场原材料在1994 年后已占97%。各个行业的状况有差别。按五年平均有些行业的原材料已全部来自于市场,有不少行业接近100%。这就是说,计划经济对国有企业的约束和保护都已大大减弱,国有企业面临着正在快速形成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能否转入市场经济运行的轨道,能否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以及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不能回避的迫切问题。

二、在转向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自身的状况

在由计划经济加快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国有企业自身存在许多不适应和不利于市场竞争的问题。

1.企业的技术落后。

在调查中没有就这个问题做专门的调查,无法了解样本企业总体的技术状况和各行业的技术状况,以及在技术水平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三资企业和制造进口商品的国外企业)的技术的差距,但我们从对问卷A33-2的回答中可以看到,由于国有企业的设备、技术落后对造成国有企业的亏损具有很大的影响。认为设备、技术落后是对企业亏损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占有效样本的84%。

2.冗员多。

冗员多造成劳动生产率低,是国有企业不利于市场竞争的主要问题之一。从样本企业的统计看,企业实际的职工人数超过正常需要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1.3%(不包括0.9%的缺省样本,下同),其中超过正常需要20%的占43.4%,超过30%的占21.7%,超过40%的占12.2%,超过60%的占2.1%。与此同时,在样本企业中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又是不足的,在样本总数中各占70.3%和93%。

3.负债率高。

负债率高是国有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原因,造成负债率高的原因又在于国家投入的资本金不足和企业经营不善造成的亏损。如果从全国来看,国有工业企业的负债率仅低于集体工业,而比其他类型的企业都高,而在国有企业负债率中地方企业高于中央企业。轻工业高于重工业,中小型企业又高于大型企业。

负债率高导致企业的大量利息支出。根据对样本企业的调查,利息相当于税后利润的比例,1993 年与1994 年分别为343.39 和366.31.有些行业竟高达4559.3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还有些行业税后利润为负数,更不待言。

4.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纳入统一的指令性计划,企业毋需知道也无法知道其产品是否适应需求。在转向市场经济中,计划指标在企业的销售中的比重降低,按样本企业调查,在企业销售收入中,1990 年按计划出售的占28.9%。在市场直接销售的占63.6%、企业间互换的占7.5%,1994 年则相应为24%、67.1%和8.8%(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无法剔除价格变化的因素,三种销售方式的价格是不同的)。到1994 年企业的销售收入中已有2/3 是直接从市场销售中取得的。在此情况下,企业的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求已具有决定意义。但是,我们看到,尽管如此,仍有42.3%的国有企业在生产亏损的产品,其中有88%的企业其亏损产品的产值占全部产品产值的11%~50%,另有5.6%的企业其亏损产品产值占全部产品产值的51%~80%。企业生产的产品有亏损,在市场经济中并不偶见,问题是如此大比重的国有企业在生产亏损的产品,而且其亏损产品的产值占如此高的比重。这只能说明,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产品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5.非经营资产的负担重。

为兴办职工福利,满足职工的众多的生活需要,在国有企业中形成了巨额的非经营性资产,据样本企业的调查,非经营性资产在企业的固定资产中约占10%。非经营性资产不但不给企业创造利润,相反,为维持非经营性资产的维护和营运,企业还得不断付出。例如,企业办的各类学校(包括职工子弟上学的学校,要靠企业拿出资金来维持)。这对国有企业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增加了企业的费用,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如能剥离掉非经营性资产,国有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就可提高11%多。这就是为什么在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时都必须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的原因。

6.社会保障的负担重。

60 年代的文革中,原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受到极大冲击,改变为由各个企业各自负担职工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它已失去“社会保障”的本意。由于国有企业的职工多(其中还包括许多冗员),特别是老国有企业中职工的平均年龄高,养老医疗费用负担很重。样本企业退休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重1994 年为2.68%,这一比重正在上升,(1990 年为2.16%)。据样本企业的调查,国有企业平均支付的年退休金、医疗费和福利费历年为:

在回答了问卷的企业中,认为社会负担太重对企业亏损有重要影响和非常重要影响的占31.2%。

7.企业管理的不适应。

国有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已经形成了一套企业的管理方式,在转向市场经济时,原有的那套企业管理方式不是马上能改变的。从企业的调查中,我们难以找到恰当的资料来说明这一点。这里只举几个数据,也许可以看出来。例如,样本企业回答在录用和解雇工人中工人起的作用时,回答“起作用”和“起很大作用”的分别占54.8%和16.7%,合计占71.5%。在回答工人在发放工资和奖金中起的作用时回答“起作用”和“起很大作用”的分别占54.3%和34.4%,合计占88.7%。这就是说,在用工和发工资奖金中基本上还是工人说了算。甚至在企业留利的使用上认为工人“起作用”和“起很大作用”的仍占37.4%。又如,当企业在偿还贷款遇到困难时,企业往往要找上级政府帮助。他们认为上级的帮助非常大,较大和一般的共占49%。

三、在转向市场经济时国有企业所受的体制约束

在转向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所处的体制在急剧发生变化,但计划经济体制仍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企业。分几方面来看。

1.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应该说政府和指令性计划对企业的控制已经少多了,但由于计划经济尚未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政府的职能的转变和机构改革大大滞后,各级政府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国有企业。除此以外,在改革过程中组建了一批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总公司,它们往往兼有政府的职能,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企业,我们可从大量的案例分析中发现,中央或省一级部门以及全国性总公司的控制已经不强,地市以下的政府和地方性国有总公司的控制则不可忽视。

这种控制表现在,企业领导人应有的自主权不同程度地没有全面落实,仍受到上级政府指令性计划的约束。在生产决策的方面,计划产值仍占总产值1/4 以上,在出口权方面,计划的控制更强些,原材料仍有少量由计划供应。在投资决策权方面,企业仍受到政府的一些制约。企业领导人在用工权上也还受到政府的一些约束,约有10.4%的企业仍完全没有权力拒绝接收上级分配的职工。我们看到,在任命企业管理人员时,虽然已有63.6%的企业可由厂长决定,但仍有30.1%的企业要由厂长提名经上级批准。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国有企业已改组为公司,按理实行公司制后,企业应与政府分离,使企业获得充分的自主权,调查表明在回答了问题的企业中约有3/4 的企业认为,企业的经营权比以前增加了甚至有很大增加,但仍有近25%的企业认为没有变化甚至权力减少了。公司在工人录用和解雇、利润分配、投资决策、资产买卖及管理方面的权力都有类似的情况。特别是只有1%的企业,其厂长(经理)是由董事会任命的,82.1%是由主管部门指派的。

以上情况表明,在政府仍多多少少在一些方面控制着企业的情况下,国有企业还难以完全照市场经济中的企业那样运作。

2.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它们要能转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必须有规范的市场环境,后者,一方面促使国有企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运行,另一方面又使其能够按照这种规则来运行。应该说,在我国,这样的市场环境还在形成之中。尚未完全形成这样的市场环境,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运行都会有影响,但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可能更大些。因为,对于非国有企业,特别是对于非公有制企业来说,它们天然地要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来运作,它们的发展正是促成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力量,缺乏规范的市场环境会障碍其发展,扭曲其行为,但并不能使其脱离市场经济的轨道。国有企业则不同,它们原来在计划经济轨道上运行,要使它们转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一方面要去除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另一方面要有正在或已经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的推动甚至迫使缺乏规范的市场环境会障碍其转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并使其在转轨中行为更加扭曲,遇到非国有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不会遇到或难以遇到的困难。可惜,这次调查的资料不足以从各方面反映这种情况。下面仅能用有限的资料来略作说明。

例如,退休人员太多、工人过剩但又难于辞退是造成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而这与没有形成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发达的劳动力市场有很大的关系。又如,企业要取得银行贷款,不仅凭自身的信用状况,而且要设法与上级部门搞好关系,因为政府对银行的业务仍有权干预。在回答问题的企业中,认为与上级部门搞好关系对取得贷款有主要作用和非常重要作用的企业占59.4%。它表明规范的金融市场尚待形成。

再如,当企业还款遇到困难时往往也要找上级帮助,在回答此问题的企业中有49.8%的企业认为上级的帮助非常大、比较大和一般,而认为作用不大和完全没有作用的则为50.2%。这也表明金融市场的不规范状况。

还有,企业的产品在销售中仍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障碍。有23.6%的企业回答外地与本地企业有竞争的产品不能在本地区销售,而本地企业的产品要进入外地时遇到的限制中有24.9%(占回答此问题的企业总数)回答受到了外地政府过分保护其本地市场。这表明市场分割的状态仍然存在。

四、国有企业转入市场经济步履维艰

在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环境中,国有企业的行为已与双重体制下的行为有很大不同,虽然仍带有双重行为的特征,但大环境迫使它们不得不按市场经济规则行动,不过由于整个国民经济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特别是国有企业受计划经济的束缚比其他所有制企业更强,由于市场经济还在形成中,还颇不完善,更由于国有企业仍存在许多从计划经济带来的问题,国有企业在转向市场经济轨道时仍然步履蹒跚,困难重重。下面,我们利用样本企业的调查资料从几个方面作些分析。

首先看看企业的目标是什么?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性行业中的企业都是把利润作为自己的目标,国有企业在转向市场经济中,对利润的态度可以作为考察企业是否转入市场经济轨道的一个主要标志。

在第二期调查中,当时双重体制的特征相当明显,在企业的总产值中政府直接计划的产值1989 年仍占56.36%(见拙著《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第698 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年版)。这部分生产企业是不能以利润为目标的,只是在非计划产品生产计划部分,企业才注重利润,根据当时的调查在有效样本中,认为利润原则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占84.1%(同上书第498 页)。在第三期调查中情况有了大的变化,计划产值占企业的总产值中的比重在1994 年已降到28.04%,对利润目标的重视程度自然也大为提高。在样本企业的回答中认为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利润最大原则非常重要和重要的达83.3%(这是就整个生产计划而言的),而不是像第二期调查那样仅就非计划产品而言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仍有15.9%的企业认为利润原则不重要。我们从问卷中看到,可能是因为有些企业的生产仍然主要由计划所控制,还可能是其他原因,使企业无法以利润为目标,例如,为了职工的就业,即便一些产品有亏损也要安排生产。在第二期调查中,在回答企业为什么生产亏损产品时,在有效样本中认为政府的强制性计划是重要和非常重要原因的企业占60.7%,认为获得补贴等好处是重要和非常重要原因的企业占43.9%,认为解决就业是重要和非常重要原因的企业占75.5%(同上书第498 页)。而在第三期调查中,同样的答案的百分数分别是35.3%、37.8%和52.5%。从中可以看到,除强制性的计划外,企业在生产中不重视利润指标的原因一方面是企图获得政府的补贴,另一方面是为了使现有的职工继续就业,后者是企业考虑得更多的,换句话说,维持就业是使企业不能以利润为目标或者不能把利润作为主要目标的主要原因。而贪图政府补贴,这是计划经济中形成的企业的生产亏损产品的动机,在市场中有些企业仍继续保留着,其实二者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为了使职工得以继续拿工资,确实有些企业明知生产的产品有亏损,明知生产得越多亏损越大,企业仍继续生产,即使得不到财政的补贴,政府也会想办法让银行给企业些贷款(“安定团结贷款”即是一部分)。当然,随着银行自身的预算的变硬,这种情况也在改变中。

其次看看企业如何对待市场竞争?

在迅速转向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调查表明,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首先是乡镇企业,其次是国有企业(包括新成立的国有企业),再次是合资企业,同时还要与进口产品竞争。在国有企业之间也展开了竞争,这是令人注目的,它表明国有企业已不是被动地接受竞争,而是主动地参与竞争,在我们的调查表内未列入私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竞争,应该说在乡镇企业中本来就包含有私营企业,同时,在调查时,私营企业在工业中还没有形成可与国有企业竞争的力量,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情况已有所变化。

对于不同的企业,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在不同的方面有优势,有劣势。对乡镇企业,国有企业的劣势主要在成本高,市场营销不灵活方面。对合资企业,国有企业的劣势,主要在产品质量、技术、成本方面,市场营销手段落后也是一个方面。对进口产品,国有企业的劣势,主要也在这些方面,特别是产品质量差,技术落后。我们从调查的数据看到,面对市场竞争,国有企业采取的各种措施中优先的顺序是积极开发新产品、改进市场营销和改进产品质量。这种选择并不错,但在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方面似乎放在较后面。这种选择反映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困难,因为,如前所述,对国有企业来说,降低成本的潜力很大,但做起来很难,受到负债率高从而利息负担重、冗员多、非经营性资产比重高,技术落后的制约。这些问题都不是光靠企业自己能够解决的。改进技术则因为资金不足难以实施。这就是国有企业的全部产品产值中亏损产品所占比重高的一个原因。当然除此以外,企业仍生产着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也不可忽视。仍有占已回答问题的样本的51.9%的企业认为产品不对路是造成企业亏损的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原因。就这一点而言,它表明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转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同时,一些地方政府采取措施限制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固然是政府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但这何尝不反映一些国有企业企图在当地政府的保护下避免外地产品与其产品的竞争、并以此来垄断当地市场的要求。

再次看看国有企业是怎样进行融资和投资活动的。

融资和投资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的重要活动。绝大多数企业都要从市场融资用于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用于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用于企业的技术更新、新产品的开发和企业的发展。融资是企业投资的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而投资则是融资所得资金的一个重要的使用方向。

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的资本金和运营资金基本上来自政府的财政。与此不同,在市场经济中即使是国有企业除财政的资本金投入外,也要从市场融资。

在转向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一方面由于实行“拨改贷”,政府的财政拨款已经不是企业资本金的主要来源,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负债率;另一方面,企业的市场融资的渠道拓宽了,企业可以从银行借款,发行企业债券,可以募集其他单位的资金投入,可以发行股票,可以吸收海外资金,也可以向市场向客户短期拆借。我们从全国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到企业融资的发展。从我们的样本企业的资料中也可以看到同样的融资的发展情况。这表明国有企业已越来越多地从市场中获得自己所需的资金。当然在企业的融资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行为,例如在发行股票中有些国有企业对企业的资产和经营状况弄虚作假;又如在从银行贷款遇到困难时要求政府帮助,通过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常规的办法去影响上级以取得贷款。特别是在偿还融资中所欠债务时往往采用不符合甚至违反市场经济常规的手法,例如,拖欠银行贷款和利息,要求税前用利润还贷等。

在计划经济中,国有企业自己没有投资权,也没有可由自己使用的投资的资金来源,在转向市场经济中,企业为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投资的自主权,而市场经济也为企业开辟了众多的筹集资金的渠道。但是直至目前国有企业筹集投资资金仍受到政府不少的限制,如发行企业债券、股票需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特别是企业的投资活动仍受到政府的许多限制,要经政府的批准,而且被批准的比例占60%以下的企业达52%,主管部门反对企业的投资仍有决定性影响。遗憾的是没有统计资料表明国有企业投资的效率如何。

最后看看企业的经营状况。

这应该是考察国有企业在转向市场经济中的变化的最综合的表现。但要准确考察相当不易,不仅是指标的选择,而且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仅仅取决于企业本身,还取决于企业外部的整个国民经济状况。如前所述,第三期调查的5 年正好是经济波动最大的时期,1990 年是1988 年第四季开始的治理整顿中经济下滑的最低谷,而1993 年则是新一轮经济上长中的最高峰,自该年的7 月起,经济已进入紧缩中的下滑期。国民经济的大波动自然会对企业经营状况产生巨大影响,但如果从更长一点的时期考察还是可以看出一些问题的。

我们看到调查的这五年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资金利润率是相当低的,1990~1994 年徘徊在3.2%~2.7%之间,与以往相比下降了很多(1979 年为16.1%,1985 年为13.2%,1988 年10.4%,1989 年为7.2%)。近几年甚至出现国有企业的亏损总额超过利润总额,即净亏损的情况,如1997 年国有工业的利润总额为450.93 亿元,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为744.44 亿元。同年,集体工业二者分别为559.57 亿元和229.39 亿元,其中乡办工业二者分别为496.99 亿元和90.21 亿元,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二者分别为616.21 亿元和367.54 亿元,也就是说只有国有企业是净亏损的。

国有企业的经济状况恶化,不是一个原因造成的,是许多原因造成的,包括本文第二和第三部分谈到的问题。它综合地反映了国有企业在转向市场经济中,一方面基本上失去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保护,另一方面还多少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它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的问题不同程度地还存在着,在市场经济还在形成,还不完善时,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环境还未完全改变,这一切都使国有企业在转向市场经济中面临了巨大困难,使其无力与其他企业竞争。当然,国有企业在转向市场经济中经营状况恶化,不能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应该说这是必定会发生的,但是,在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方式上仍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我对国有企业应该怎样改革已在一些文章论述过,总的意思是从国有企业的功能出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国有企业,让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来。这里不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