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10768700000068

第68章 陈公神道碑

朱祖谋

公讳兰彬,字荔秋,广东吴川人,自诸生时,即务经世之学,以优行贡京师,名动公卿间,游秦晋,涉关陇,潜心于古今兵事得失之故,及山川厄塞之要。咸丰元年(1851)成进士,选庶吉士,充国史馆纂修,散馆,改刑部主事。八年(1858),粤督黄奏调公管洋务,时番舶麇集港澳,外人动挟兵力相要求,公抗刚怀柔,遐迩咸服,此公任交涉之始。

丁母忧回籍,主讲高文书院。发逆陈金缸窜岑溪,陷信宜,窥袭郡城,公侦知其谋,驰书大府乞援,自率诸生,练乡兵,设方略,与贼支持者三载。同治二年(1863),提督崑寿军至高州,用公计,招戎首杀金缸自赎,郡赖以安,叙功加四品衔,赏花翎,旋遭赠公之丧,服阕入都,补原官。

湘乡曾文正公督畿辅,谂公才,奏使谳积案,多所平反,赈饥大名,全活逾数十万,文正还两江,奏公智深勇沉,不避艰险,有任重致远之器,请以自随。时南北洋方筹海防,讲制造,以上海机器局为枢纽,檄公总其事,公念泰西汽电诸学,日益发明,中邦士大夫罕窥制造之奥,脱有缓急,募洋将不足恃,乃倡议选生徒游学美洲,直督李文忠公韪其言,于是南北洋大臣会遣学生二百人,赴美国肄业,奏派公为监督携之行。先日本亦选高才生,游学欧美二洲,学成归国,皆入赞枢要,充行政及顾问官。而中国所遣多孤寒幼稚,出洋后,濡染欧风,眩目于宫室之华,醉心于饮食舆服之靡,至其政治艺能,鲜所研究,即一二颖秀翘然异于众者,则又厌弃儒学,谓中国经术不足以致富强,徒挟欧美之文字语言以欺世,公悄然自忧之,谓选择未至,贸然遣派之失策也。公归,而容闳从其任学未毕业,遽召还,公谓以中国才隽,不能与日本争优胜,而废然自返,将来贫弱以召祸,异日交涉,恐无任事之才,后竟如公言。

当是时,欧美方恢张殖民政策,拓属地于东南洋,而中国侨民佣于美洲者,且数万计,无公使领事卫之,古巴、秘鲁诸国,诱卖华民三十余万,鞭台驱使若牛马焉。公言:政府即奉诏往视察,抚慰甚殷。今上御批,命公以三四品京堂候补,赏二品顶戴,充出使美日秘等国大臣,赍玺书前往诸国,援公法,据商约,侃侃力争,始议定雇工限期及款待条目,自是侨民脱奴籍,庆生还者,不可以数计,东南洋各岛羁旅,鼓舞讴歌,深知祖国可依赖,皆公此举有以收既涣之人心使之聚也。

公自衔命及使还,由太常寺卿,授宗人府府丞,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上念公久历欧美,习知外情,遂命充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兼署兵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每召对,辄敷奏中西政治之原本,今昔情势之异同,动中窍要,交涉持大体,威怵利诱,无所屈挠,有古大臣匪躬之风。上意方骎骎响用,而沾于荣利,遽引疾归。甲午之役,海军尽损,公念隳兵实损国威,扼腕咨嗟,宿病顿剧,遂不起,易篑时,以外侮内忧,涓埃未报为恨。

公在总署,睹欧亚交涉日纷,尝请饬诸将勿生边事,而中朝士大夫虚骄是尚,固知其酿祸于无形也。公读书强识博闻,初任翁源训导,撰《诗经札记》一卷,悯畿辅困水患,撰《治河刍言》八卷,后在海外,撰《使美记略》、《泛槎诗草》各一卷。卒于光绪甲午十二月十四日(1895年1月9日),年七十有九。葬于高州府化州水碓洞瓦面岭之原。曾祖自天,祖景清,父训行,皆有隐德,以公贵,赠光禄大夫。妣皆夫人,公配李氏,封一品夫人。子嵩琪,内阁中书。嵩璘兵部员外郎,先卒。孙赓桐候选训导,赓南候选郎中,赓梧禀膳生,赓长候选盐运同。曾孙六人,传公楹书,不替其业。祖谋贡礼部时,公为复试阅卷大臣,执经门下,知公志行风节,有确乎不拔之概,今来粤视学而公墓草已宿,因赓南之请,何敢辞,乃为铭曰:

太邱之裔,望高颍川,宅居高凉,隐德光潜。公习兵略,夙窥九边,涉历重瀛,使节已专。侨氓绝域,地吁天,拯之护之,俾跻于涧。职典属国,仪尊汉官,公娴邦交,喉舌是传。逖笑江湖,恋阙惓惓,决眦时局,赍志九原。螭趾方峙,元石载刊,铭辞不诬,昭兹亿年。

《清代碑传全集》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7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