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的地域
10767000000067

第67章 沙漠中的歌手——响沙

小问号

佛语“一粒沙子看世界”,让我们对貌不惊人的沙子刮目相看。可是,你听过沙子唱歌吗?这又是另一种别致的风景了。在这个千奇百怪的地球上,的确有许多这样奇妙的地方。当你来到辽阔的沙漠上看到风吹沙舞的时候,耳朵里就会回响起沙漠上各种美妙的音乐。有时像手风琴拉出的低沉的乐曲,如泣如诉;有时仿佛叮当作响的银铃,悦耳动听;有时像飞机掠过头顶时的轰鸣声,有时又像海上航行中的轮船的汽笛声。在风和日丽的午后,它又会发出一种像犬吠一样的声音,这一阵阵声响汇集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整个沙漠似乎都在歌唱。在这首沙漠大合唱中,领唱的歌手竟然是小小的沙粒。人们称这种会唱歌的沙粒为“响沙”、“鸣沙”、“神沙”,国外称它为“歌沙”、“咕噜沙”、“音乐沙”等等。那么,世界上有哪些地域的沙子会唱歌,它们为什么唱歌呢?

响沙是一些特别的沙子,一般按发声不同而将鸣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声音较小的“哨沙”,也称“音乐沙”、“犬吠沙”或“歌唱沙”,哨沙在剪切移动或压缩时会发出短促和高频的声音,持续时间一般不到四分之一秒钟;另一类则发生在规模较大沙漠地带的沙丘上,叫做“轰鸣沙”,声音大而低沉,持续时间也较长。

沙子唱歌的现象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了。2000多年前,一些文献就已经有有关鸣沙现象的记载,像中国的《史记》,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等。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在其著作中也曾提到过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沙漠中的轰鸣沙,他在路过此处时就“时常听到空中回荡着各种乐器奏出的音乐,击鼓声和臂膊撞击声”。1889年,查尔斯·达尔文在他的精典著作《博物学家环游世界记》一书中,就有对鸣沙的记载。他提到31处沙丘中有轰鸣沙,它们分布在南北美洲、非洲、亚洲、阿拉伯半岛和夏威夷列岛。因为神秘,响沙也曾出现在一些小说中。虽然人们对鸣沙早有关注,但是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展开对这一奇特现象大规模地细致研究。

我国有好多处著名的响沙。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草原的库布齐沙漠上,就有一个神奇而迷人的地方——“响沙湾”(又名“银岗响沙”),宽100米、高60米,银岗在蒙古语中是“永久”的意思。在响沙湾只要人们抓起一把金黄的沙子用力往下一摔,沙子就会发出“哇……”的响声。如果顺着沙坡顶部滑下来,就会在沙山脚下传来“嗡嗡”声,仿佛有人在拨弄琴弦似的。如果用双手不断拨动沙子下滑,但见沙子像流水那样往山脚下冲去,顿时会传来“轰轰”的巨响,好像有几架飞机盘旋天空时发出的声响。还有甘肃敦煌月牙泉畔的鸣沙山,它又叫雷音门。宁夏中卫沙坡头黄河岸边的响沙,又叫响沙山,响沙山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已经多年不唱歌了。此外,还有新疆东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鸣沙山。这座沙丘高200多米,山下有一泓水潭,名叫鸣沙泉。

据学者研究,我国这几处的鸣沙山有两个奇特的地方,一是山麓大多有清泉,尽管周围沙丘重重,但泉水始终淙淙流淌。二是沙丘顶上,不管有多少人爬上去,滑落多少沙子,第二天,风又会将沙子吹上山坡恢复原貌。

地球上已发现了一百多处会“唱歌”的沙丘,举世闻名的有西奈歌沙、蒙古戈壁沙、智利阿它卡马歌沙以及阿拉伯空刻歌沙。这些地方的沙丘,有时发出像管弦乐的悦耳声,有时发出像琴健的低沉的声音,有时像群钟鸣响,而有时又像大鼓雷鸣。听一听响沙,是游者一大幸事。

会唱歌的沙丘大多集中在美洲,如美国的马萨诸塞湾、长岛、威尔斯西岸等。另外还有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的索西哥,丹麦的波恩贺尔姆岛,苏格兰的爱格岛,阿拉伯半岛,波兰的科尔堡等。人在这些地方的沙漠或沙滩上行走,都能听到奇妙的“歌声”。前苏联境内的卡尔岗山上的响沙与众不同,它要在雨后才会唱歌。科学家发现,这片沙丘的内部有一个密集而潮湿的沙土层,它的深度是随着雨水多少而改变。它的上面和底下覆盖着干燥的沙土层,这可能是一个天然的共鸣箱。当流淌的沙粒滑下来的时候,干燥的沙粒的振动波传到了潮湿层时,就会引起共鸣,发出巨大的声响。当然,这也还是一个猜想。

不仅沙漠里的沙丘会“唱歌”,而且有些海边和湖边的沙滩也会“唱歌”。不同的是,前者只在白天和刮风的时候才“唱歌”,而且歌声较低沉;后者只有在雨后表层刚干燥时才“唱歌”,歌声较尖细。在日本京都府北面丹后半岛的海滨浴场上,就有两个分别名为“琴引滨”和“击鼓滨”的沙滩。琴引滨则因当人脚踏沙滩时,会发出悦耳的琴声而得名。而击鼓滨则因当人脚踏沙滩时,会发出“咚咚”的鼓声而得名。这两个会唱歌的沙滩有一个的特点,即春天歌声悦耳,夏天则变成微弱的低音。夏威夷群岛考爱岛的西南岸有一座长800米、高18米的大沙丘,人在沙丘上走动,会发出类似汪汪汪的狗叫声;把沙放在手掌中猛搓一下,也会汪汪叫。人在沙丘顶跑步,会发出闷雷般的声音,天气越干燥,雷声越大。

人类是用歌声来抒情的,动物也会用歌声来传意。可是,大自然中没有生命灵性的沙子为什么会唱歌,为什么要唱歌?对此,尽管许多科学工作者有着种种不同的解释,至今仍没有定论,那神秘的响声还是那么令人着迷,促人深思,催人探索……

“小档案”

关于沙子为什么会唱歌,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人研究发现,鸣沙有着不同寻常的表面,它的凹陷和凸起部分相差仅在千分之几毫米,但是,它的表面也不是完全光滑的。鸣沙的湿度通常很低,超过这个湿度,沙粒就会结得紧密,沙丘奏鸣曲也就会变成寂静音乐会了。这就是说,沙子唱歌可能与空气湿度有关。有的人认为,沙粒上有一层薄薄的钙镁化合物,当大量的沙粒相互摩擦时,就会产生类似提琴发出的声音。也有人认为,鸣沙的基本原理在于空气在沙粒之间的运动。当沙粒滑动的时候,它们之间的孔隙一会儿扩大,一会儿缩小,空气一会儿钻进这些孔隙,一会儿又被挤出这些孔隙,因此便产生振动而发声。还有的人认为,沙子是带了电而引起发声的。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由于相撞或相互摩擦,不断地带上不同的电荷,接着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排斥,这就像放电时一样,发出声响,响声汇集起来,如同雷鸣一般。……到目前为止,对于沙子为什么会“唱歌”,虽然有多种解释,鸣沙现象依旧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