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的地域
10767000000037

第37章 黑暗世界的“第九大奇迹”——龙游石窟

小问号

人类的智慧和力量确实不可低估。我国有两处神秘的地下石窟堪称古代建筑奇迹,一处是安徽的花山石窟,还有一处就是浙江的龙游石窟。其中龙游石窟的洞口大多只有20多平方米,而洞底却有数千甚至上万平方米,整体呈“倒斗型”,真是“别有洞天”。有的石窟内能够在晴朗的天气里看见几缕斑驳而下的阳光,有的洞内漆黑如墨。即使今天我们开凿隧道、地铁等地下工程,没有灯光的照明,几乎不可能在地下推进的。可是古人是怎样完成这一壮举的?为什么石窟的建筑质量还能够那么高,经历千年的风雨依然不会轰然倒下?难怪有人称它是黑暗世界的“第九大奇迹”,是20世纪末的惊人发现……

浙江衢州龙游县的石窟是大窟、深窟、空窟、群窟,与敦煌莫高窟、大同石窟等不同,虽然其文史价值远不及莫高窟,可是它粗犷、雄伟、惊人,神秘之处丝毫不比它逊色。浙江省古汉语专业委员会理事兼秘书长褚良才博士曾经手提矿灯走进石室,事后说“一种巨大的震慑感传遍全身”,他为人类祖先的伟大创举“激动得浑身发抖”。其实,在没有发现石窟前,凤凰山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丘陵,海拔69米,一直是荒无人烟。

20世纪50年代,山下的村民为了防洪才搬迁到山上。山间水潭特别多,成为村民饮用水源和捕鱼的好地方。1992年6月9日,吴阿奶等四位村民选中了水面面积仅20平方米的“洗衣潭”抽水,希望捕到大鱼。他们连续劳作17天才把潭中的水抽干,但是没有逮到一条鱼。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农民们一鼓作气抽干了7个石窟(其中2个灌水回填),从而掀开龙游石窟神秘面纱的一角。他们发现石窟个个紧挨着,排列有序,每个石窟都有石阶通向洞底,石窟内的石柱根据洞的大小1到4根不等,更为奇异的是这7个石窟的布局竟然呈北斗七星的形状……1998年,科研人员对此石窟进一步发掘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处规模极大的地下石窟群,共有石窟将近80座、共约160万立方米。许多石窟内装满积水,只能通过水下超声波探测它的深度、面积等。经探测,其中最大的石窟面积达1万平方米。这些石窟有的相邻,有的分散,相邻的并不相通,高高低低布满山中。整个石窟的建造工艺水平相当高,好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精密加工的机械制造品一样。遗憾的是,洞内没有任何文字留给后人,只在洞壁上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符号和图腾,如石刻的马和鸟等图像。龙游石窟的发现,立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有的专家称它是继埃及金字塔、中国万里长城等世界八大奇迹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迹”。与此同时,与石窟有关的一些神秘谜团渐渐纷纷浮出水面:一是石窟的建筑时代之谜。它究竟是哪个年代的产物?据洞壁上的图腾和符号,有人认为是古代越人所造,但也有人认为那些符号是甲骨文之前的象形文字。据此判断,石窟是比甲骨文字出现更早的史前时代的产物。可是,有的专家指出,从凿痕看,应是铁器所为,因此,有人又把时间推到汉代炼钢技术出现之后。谁对谁错,谁也说服不了谁。

二是石窟的建筑工具之谜。现代工程师利用现代机械化的工具,要想开凿出80座石窟来,其工程难度和工程量也是非常艰巨的。可是,几千年前石窟开凿者是怎样完成这样庞大工程的设计、勘探、测量、照明、废料运输、地下抽水、排水等一系列难题的呢?用的是什么工具,特别是切割洞顶和洞壁的工具是什么?这让我们非常困惑。石窟并行排列,并行的石室间隔仅50厘米,而且互不沟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又采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如此精确的测定?这么多废弃的石料都运到哪里去了?有专家提出,从凿洞的方式看,是逐层下剥,采用斜凿的方式把岩石和岩体剥离。石窟紧靠衢江,可能通过船只运到了外地。如果是这样,也应该有堆积如山的废弃石料,可是人们至今没有发现一点蛛丝马迹。

三是石窟建筑的用途之谜。洞中有鸟、马、鱼的石雕图案和闪电状刻纹,表达什么意思?有的专家在查阅县志时发现明代一幅叫《翠岩春雨》的画,画中描绘了衢江边一个用来作仓库的人工石洞。据此,有人提出了龙游石窟的“地下仓库说”。有的专家提出开凿的工具应当是青铜器,时间大致定在春秋时期,而当时发生了吴越之战,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藏匿深山打造兵器,训练士兵,有人指出石窟可能就是用于藏兵练兵的地方。这就是“藏兵说”。有的还提出了“地下宫寝说”、“道家福地说”、“伏龙治水说”、“巨石文化说”,甚至“外星文明说”等。

四是石窟还有谜中谜。石窟数量究竟有多少?石窟曾是石背山上的明代古刹竹林禅寺的放生池,放养了许多鱼鳖,为什么抽干水以后一条鱼或鳖都没有发现?它们为什么会“集体失踪”?如此庞大的工程,史书、方志以及典籍为什么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甚至连民间传说也没有?这一切都让人费解。

谜,是一种资源,千年之谜,更是神秘之至,让黑暗的石窟世界也魅力无穷。

“小档案”

在安徽黄山市屯溪东郊花山也有一座罕见的石窟遗址,有36座石窟呈现线形分布于屯溪下游南岸的群山之中,布线总长约5公里。专家根据石窟内一处石壁上长着的钟乳石考证,该石窟群开凿于晋代以前,距今至少1700年。花山谜窟规模宏大,构思奇巧,堪称中华一绝。石窟里有“石房”、“石床”、“石桥”、“楼中楼”等奇观,洞内套洞,洞下有洞,而且还有明池、暗井等。花山石窟也给世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如:石窟开掘出的石料运到了哪里?什么时代开始开凿石窟?为什么要开凿这样规模宏大的石窟?有的说开凿石窟是为了采石,有的说是为了屯兵,有的说是为了修陵墓,还有的说是徽商的粮盐仓库,等等。还有洞内的潭水来自从哪里?如果是洞门前新安江的水,为什么洞内水位要低于江面2米?如果不是,又来自哪里?一系列谜团无人能够解答,有人甚至提出了“天外文明”的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