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的地域
10767000000015

第15章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最神秘的佛地

小问号

古人说“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世界著名的乐山大佛(也称凌云大佛)就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造型庄严,设计巧妙,自古就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美称。耗时近一个世纪的乐山大佛屹立在那里已达1200多年,端庄慈祥、饱经沧桑的面容上,刻写着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既有民间流传的,也有文人墨客所编撰的。其中以电影《神秘的大佛》影响最大,它以民间传说为素材,围绕到凌云大佛身上去寻宝、夺宝的情节展开,把这个民间传说渲染得神乎其神。峨眉山,也因一座乐山大佛而成为世界最为神秘的佛地之一。

乐山大佛是一尊唐代佛像,形体结构特别有趣味,尤其是它的发髻、耳朵、胸部等都精妙绝伦,本身就是一个雕塑奇迹。它的发髻是用石块嵌就的。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5~15毫米。它的两只耳朵是木头做的。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可见,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也发现窟窿,内则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它的胸部有残碑。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里面装的是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而封门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从大佛膝、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实曾有过大佛阁。天宁阁的纪事残碑为什么嵌在了大佛的胸部,成了千古之谜。又有谁能够想到,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它的发髻、耳朵、胸部等竟然是这样建造起来的呢?

乐山大佛的排水系统遍布全身。这些微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乐山大佛诗称“泉从古佛髻中流”。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分解表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长9.15米、宽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右洞深16.5米、宽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宽0.95米、高1.1米。左右互通的两洞,由于可汇山泉,内崖壁上凝结了厚约5~10厘米的石灰质化合物,而佛身一侧崖壁仍是红砂原岩,而且比较干燥。于是,人们不禁在心里发问:谁能够想到一座大佛的身上竟然密布了这样的排水系统,天下还有哪一座大佛是这样做成的?

乐山大佛身上还环绕着另外的建造之谜。据记载,乐山大佛历时90年才建造完成。将这样一座硕大无朋的山峰开凿成一尊佛,而且结构和谐,比例匀称,形象端庄,没有周密的勘探、策划、设计、施工等是难以想象的。那么,谁是大佛的总设计师?有没有专门的设计人员和精细的施工图?谁指挥了成千上万的施工队伍?等等疑问至今没有在历史文献中找到答案,人们只能从南宋诗人陆游一首《能仁院》诗中的自注及明代《嘉定府志》的些许文字记载中了解到:当年海通和尚凿刻大佛是依据城西二里的佛教寺庙能仁院中的弥勒石佛“小样”进行的。也就是请工匠按照能仁院中的弥勒石佛凿刻成另一尊“丈余高”的“小样”,然后让工匠们按照“小样”的1:13的比例放大开凿。可是,成千上万的工匠同时挥锤上阵能确保不走样吗?不同作业面上的工匠进度也不一样,又怎样统一协调呢?大佛开凿历时近百年,主持这项工程的和尚也换了三个、工匠换了一批又一批,又是怎样按照“小样”来保质保量的?仅仅依靠肉眼能做到吗?这些是无法想象的。有专家推测,当年海通和尚把“小样”绘制在绢、绸、缎等易于保存的载体上,形成施工图,图上标明比例数据供现场施工操作。遗憾的是,这项工程的实施及著名工匠都没有写进史书,后人无法从中记取,使本来就神秘的大佛更加神秘了。

除此而外,乐山大佛总是与神秘的发现联在一起。20世纪80年代,广东农民潘鸿忠偶然发现乐山大佛的栖息地,实际是一尊三山相连(乌尤、凌云、龟城山)的“巨型睡佛”,而乐山大佛正处于这尊“巨型睡佛”的心脏部位,正好印证了“佛在心中,心中有佛”的佛界之说。20世纪90年代,一群成都游客偶然又在乐山大佛的心脏部位发现了一尊“小佛”的隐约身影,头、眼、鼻、嘴五官身形清晰可见。随后又有当地人惊异地发现,这尊“小佛”的身影刚好位于乐山大佛胸前的藏宝洞位置,又进一步印证了“佛中有佛,佛在心中,佛心藏宝”的民间传说。一次又一次的神秘发现使人们再次想起大佛身上有“藏宝洞”的千古传说。那么,为什么要用宋代重建天宁阁的记事残碑来封“藏脏洞”?大佛胸前暗室是什么时候开凿的?原洞中到底装藏了什么?按照常规,装藏洞内所装东西一般是粮食“五谷”及金、银、铜、铁、锡“五金”。可是,乐山大佛开凿的暗室是用来装什么的却没有能够猜得出来。有人推测大佛的装藏洞里装的是大佛“小样”的佛龛,这样符合“心中有佛,佛在心中”的佛经教义。遗憾的是,不论是“小样”,还是施工图等早已不知流落到哪里去了,人们除慨叹其神秘莫测外,却无力探其究竟。

乐山大佛——世界第一石刻大佛,神秘伟岸,万众敬仰!

“小档案”

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东31千米的乐山市,为弥勒佛坐像,世界著名的景观。据唐代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等书记载,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完成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90年。佛像通高71米,大佛头高14.7米,头宽10米,头项上可以放置圆桌。发髻1021个,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耳高7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可围坐百人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