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训练
(一)适应心理训练
1.适应心理的社会要求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哲学家搭乘一个渔夫的小船过河。船行之中,哲学家问渔夫:“你懂得哲学吗?”渔夫答:“不懂。”哲学家再问:“你懂得数学吗?”渔夫答:“不懂。”哲学家又问:“你懂得化学吗?”渔夫答:“不懂。”哲学家还问:“你懂得物理学吗?”渔夫答:“不懂。”哲学家不无轻视地说:“哎呀,太遗憾了!这样,你就等于失去一半的生命了。”话音刚落,一个急浪打来,掀翻了小船。哲学家和渔夫都掉进了河里。渔夫向哲学家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大叫道:“不会!”渔夫不无揶揄地说:“哎呀,太遗憾了!这样,你就等于要失去整个生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知识再丰富,如果他与自己的生存环境不适应,不具备在人生长河中游泳的基本本领,那么他是不能很好生存下去的。
良好的口才,正是人生长河中游泳的基本本领之一。
当今,科教兴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重科技、重教育,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如果在重科技、重教育之中,忽视了对人的口才能力的开发,这就未免失之偏颇。一个人科教方面的能力再强,如果他不善于将自己的本领、成果介绍给社会,不善于社会沟通交流,这样的本领、成果就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过去一讲人的知识、一提人的能力,都只是以其在科学、文化、技术等方面的表现为标准,而对其言语交际方面的表现则不予正视。甚至认为那种木讷口迂,成天没有两句话的人是忠厚老实。于是,选拔干部,着眼于这种人;评选先进,着眼于这种人。这种误导,使得一些较有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的人,缺乏起码的言语交际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目下社会日益开放,交流日益频繁的环境中,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传统的知识观、能力观。必须培养造就大量的既有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又有良好的口才的人。而这种培养,首先就在于适应心理的训练。
众所周知,口才并非天生,也不需要进专门的口才学校学习。良好的口才只需具备一定的口才知识,再加上丰富的社会实践,就能获得。但是,为什么具有良好口才能力的人,在整个社会中却又并不多见呢?社会生活中,许多需要某人在某方面作出恰如其分的口语表达时,又为什么事与愿违呢?关键还在于心理的适应障碍。
经随机抽样调查200人,有86人(占43%)认为口才对自己来说并不很重要。他们觉得:口才是演说家、外交人员、宣传工作者、商贸洽谈者、主持人、播音员、演员、教师、律师的事,其他人没必要去讲究。有97人(占48.5%)认识到口才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但老是觉得自己不会说,羞于启齿,尤其害怕在人多的场合开口,因此往往干脆不说。还有17人(占8.5%)则认为无所谓。他们觉得会说不会说,没啥关系。
以上三种情况,不管他们的动机如何,都表现出一种共同的心理状态——不去主动适应社会对言语交际的要求。第一类人的认识显然是片面的,他们不认为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间的日常言语交际,也需要讲究口才,因而不必去适应。须知,虽然开口说话人人都会,但说话的时机、说什么话、怎样说,却并不是人人都能把握的。言语交际的效果,会因此受到制约和影响。第二类人是由于自信心不足,自我控制能力薄弱,胆小、怯场,因而不敢去适应。须知,天才出于勤奋,实践才出真知。越是怕,越是不说,就越是不会说。第三类人其实根本没有认识到口才的重要性,将口才等同于一般的说话,得过且过,不得过且不过,因而不愿去适应。须知,这种消极态度,有时固然可以马虎应付,有时就会让你当众出丑,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灾祸——祸从口出,不是有此一说吗?
当然,具有适应心理障碍的大多数人,并不觉得这会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什么明显的麻烦,照样地吃、喝、拉、撒、睡。但是,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人需要彼此沟通,个个渴望相互了解,以此求得生活的丰富多彩,推动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不断发展。那为什么不应当解除适应心理的障碍,主动地去与自己生存的环境相适应呢?
2.适应心理的训练目标
①培养自觉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口才。无论自己属于哪一个行业,从事哪一种工作,都需要用言语同别人沟通、交流。而言语会用不会用,交际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因此,只要不是有意自我封闭的人,都应努力培育自己主动参与、积极训练的自觉性,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言语表达的能力。
培育自觉性,首先,要充分认识口才对自己所起的作用。一个人看问题要全面,要客观,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只着眼于局部或眼前。口才作为一种知识和能力的体现,也许在一时一事不能让你感到其价值所在,但人的一生又岂止是一时一事的言语交际?其次,要多一些虚怀、谦和的情绪。虚怀、谦和是融洽人际关系,密切人际交往的催化剂。一个人总是板着面孔,冷眼对人,自以为是,就会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助动力。正像林则徐堂联中所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此,就会产生强烈的沟通、交流欲望。再次,要保持乐观、洒脱的态度。乐观、洒脱是一剂消除烦恼、解脱忧愁、减轻痛苦的良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烦恼、忧愁和痛苦。梁启超在《论毅力》中指出:“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迭乘。”他认为,人的一生中,烦恼、忧愁和痛苦是远远多于愉悦、快乐和幸福的。问题是要能正确对待。保持乐观、洒脱的态度,对人、对事都看得开,就不会阻碍自己与人沟通、交流的通道,自觉性就不会衰减。
②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自觉性的原动力。口才并不是需要下苦工夫才能具备的高难学问,实在普通得很。那种畏首畏尾,不敢大胆与人进行言语交际,害怕在公众场合讲话、表态的人,实际上是缺乏自信心。既然开口说话,人人都会,那么,“彼人也,我亦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只不过“彼”自信而敢说罢了。
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开会时,主持人要求与会者发言,但多数人老是沉默不语。转来转去就只那么两三个人在说。主持人为了全面听取意见,再三督促,甚至不惜点名,结果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吞吞吐吐。散会后,走出会场,主持人听见那些沉默不语者都在大发议论。主持人问:“为什么在会上不说?”答曰:“哎,不好意思。说不好,丢人现眼的。”这就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还有的虽然不是让其在公众面前说话,也会有此表现。比如对方是领导、老师、名人、学者,本来,他在事前已想好了说话的内容、方式,甚至语气、语调,可是一旦交谈开始,他事前设计的那一套方案,全部不见了,语塞、支吾。如果对方亲切、谦和还好,要是对方严肃、端庄,甚至气恼,那他就更不知所措了。
自信心的树立,首先来自对自己的正视。要将自己的能力估计足,高了,当然不好;低了亦属不当。对一贯缺乏自信心的人来说,宁可估计高一些,这才会产生胆量。其次来自对环境的分析。公众场合人虽然较多,但一般都是自己熟悉的,说得好与说得差,不会仅仅因此便影响人们对你的评价。在不熟悉的环境中说话更好,谁也不认识谁,完全可以“目中无人”,“我行我素”。再次来自对对方的认识。对方地位再高、名声再大,他也是人。双方一旦构成交际关系,在沟通、交流上就是平等的。
③自我控制力。尽管嘴巴长在自己身上,可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但作为口才来要求,就不能随心所欲了。需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自己所说,不适应发送的时间、地点、环境、对象、话题等的需要,这种“说”,就不是恰当的,就不能以“我就这块料”之类来解脱。因此,注意自我控制应当作为适应心理训练的目标来规范,来要求。
那种“愿听便听,不听拉倒”的心理,首先就违背了“立足交际”的原则,为实用口才所不容。一个发送者不顾时间、地点、环境、话题等的需要,自顾在那里滔滔不绝,谁还会愿意与他沟通、交流下去呢?没有接受者的发送是无效的发送。同样,一个发送者遇事不冷静,轻率表态,就会带来不良后果或造成不好影响。这种发送,也是不仅没有作用,而且适得其反,又有什么价值可言?
(二)角色心理训练
1.角色心理的交际要求
《列子·汤问》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周穆王到西方游历,返回的路上碰到一个叫偃师的工匠。偃师告诉穆王:自己造了一件东西,想献给大王。穆王让他第二天带到宫里来。第二天,偃师进宫拜见穆王。穆王接见他时,见他身旁还有另外一个人,一举一动都同他一样,一起拜见,便问他:“你身边的是什么人?”偃师回答说:“这就是我所要献给大王的东西。他是我制造的一个假人。”穆王非常吃惊,他左看右看,都觉得这个假人与真人没有什么两样:会走路、会弯腰、会叩头;轻轻摇一下他的下巴,便唱起歌来,歌声很合旋律;拨弄一下他的手,他便舞蹈起来,舞得很合节拍。他千变万化,你想要干什么,他便可以干什么。穆王兴奋不已,高兴地接受了这件礼物。接着便招呼自己的王后及嫔妃都来观看。那假人卖劲地表演起来,后妃都乐不可支。这时,那假人竟然转动眼珠,向后妃频频传情,不断做出挑逗、勾引的动作。穆王大怒,马上要惩罚偃师。吓得偃师赶紧认罪,并立即把假人拆散,将一堆皮革、木头、树胶、生漆和颜料展示给穆王看,穆王这才悻悻然作罢。
从中我们悟出一个道理:人际交往要注意交际角色定位。那个假人本来是很有本事的。但是,他在交际中没有认清自己所处的角色位置,忽视了自己的身份和交际的对象,在错误心理的支配下作了错误的表达。因此,言语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自己的交际角色,在良好的心理支配下,将这个角色扮演好。
具体说来,角色心理的交际要求是:
①针对需要。任何表达都要针对交际的需要出发。需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发送者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接受者的需要。发送者在表达时,当然不能不考虑自身的需要。但是,如果仅仅考虑自身的需要而忽视接受者的需要,表达就成为无效的。这种行为,是一种一相情愿的心理支配的结果,是实用口才所必须排斥的。因此,言语交际者在进入某个角色时,其表达既要考虑自身的需要,也要考虑接受者的需要,这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前例中那个假人,只顾自己传情的需要,结果落了个被拆散的下场。
社会生活中的交际对象千差万别,发送者和接受者的需要也五花八门。表达应当根据交际现场的实际情况,找准自己的角色位置。比如,你因儿子考上了大学,心里十分高兴,急于将此信息传递给自己的朋友。当你到朋友家时,朋友正为儿子名落孙山而气恼。这时朋友需要的是安慰和鼓励,而并不需要同你分享你儿子考上大学的喜悦。那么你就得调整自己的角色位置,改传递喜讯为表达安慰,变心花怒放为忧心忡忡。
②明确动机。动机是需要的表现。交际活动中,当需要指向一定的方向,呈现出实现交际目的的可能性时,动机便会形成。形成了动机,也就产生了表达的动力,交际活动由是得以展开。交际者不管处于哪种角色位置,都应有明确的交际动机。动机不明,无所用心的表达,是没有意义的。平时我们批评某些表达说“不知所云”、“不着边际”、“言之无物”、“废话连篇”,指的就是这种没有明确动机的言辞。一个人既然进入交际的角色,就应按角色的要求去表达。否则还不如干脆缄口不言、闭目塞听为好。
同需要一样,动机也是形形色色的。但不管是什么动机,只要明确就行。有时在某些交际活动中的交际者,还可能有好几种动机。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是主导的动机。主导动机决定着整个交际活动的运行方向和操作技巧,其他动机要为主导动机服务。比如一位年轻漂亮的演讲者,她的主导动机是要向听众阐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但她可能还具有表现自己的口才、展示自己的身姿、炫耀自己的服饰、否定他人的观点、招来不同的意见等动机。
③选定目标。目标是交际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它与动机一样,都同需要相联系,都以需要为先导。与动机不同的是:目标是交际者对外在事物的反映,是表达行为的前引力;动机是交际者的内部欲望的宣泄,是表达行为的后推力。一个人有了交际的需要,紧接着的便是找到满足这种需要的目标,目标选定,自己的表达才可能有理、有序地进行,充分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因利乘便,言必有中,事半功倍,获得理想的交际效果。没有确定的目标,表达就会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在选定目标时,要考虑目标的全局性、时间性、灵活性、可达性。全局性是指该目标是否与交际活动的全局相符。与全局相悖的、无关的目标,不能选。时间性是指一个目标只适应于一定的时间范围,不能够长期存在。灵活性是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交际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可达性是指目标应有达到的可能,不是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
2.角色心理的训练要略
①决策心理。决策心理是交际者在交际活动中把握要求、动机、目标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交际能否顺利进行,表达能否起到作用,在什么场合,对什么人有什么样的表达,这些都是来自于决策。决策恰当与否,是交际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
训练决策心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果断。交际者需要作出决策时,不能犹豫踟蹰,要当机立断。特别是在没有准备的发送场合,其中又以突变为甚。
第二,周密。决策不能单一片面,顾头不顾尾。十全十美当然困难,挂一漏万实属不当,舍本逐末决不应该。
第三,谨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当然不错,但要建立在稳慎的基础之上。心血来潮,冒冒失失,乱撞乱碰,实非所宜。
第四,适度。胆大包天有时在行为上还有一些可取之处,但以此心理支配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就很大。当然,胆小如鼠也不可取。适度的是:“胆欲大而心欲小。”
第五,沉着。无论是有准备的交际活动还是无准备的交际活动,都可能在交际过程中突然出现变故。对此绝不可慌乱,必须沉着。只有沉着才能作出恰当的决策。
②参与心理。参与心理是交际者在交际活动中推动力产生和持续的心理。参与有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无论是哪种,交际者都应具备参与的心理。主动参与不用说,其参与心理是明显的。被动参与心理则较隐蔽。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其“挡”和“掩”,就是一种被动参与的心理表现。自己本来没有参与的心理准备,既然兵来了,水来了,也就不得不去“挡”、去“掩”了。
训练参与心理,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克服冷漠。参与意识是现代社会对所有人提出的共同要求。从前那种“男女授受不亲”和“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之类,早已被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因此,有志于口才训练的人,要克服冷漠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言语交际活动中去。
第二,打消顾虑。说得好、说不好是一回事,说不说又是另一回事。任何人一开始都会说不好,但只要没有顾虑,大胆地开口,常说、多说,就一定会说得好。世界上没有天才,任何高明的口才大师,都是在学习和实践中锻炼和提高的。
③激励心理。激励心理是交际者根据需要不断激发交际动机的心理。激励会产生交际的动力。没有激励,交际者的热情难以持续;没有激励,交际的效果难以显现。激励的因素是很多的,但归根到底是刺激。例如,你好端端地坐着,另一个人走过来指着你辱骂。这就是刺激。这种刺激会促使你同他对骂,或与之论理。言语交际中,交际者的激励心理主要是交际者自身去寻找这种刺激的因素,以此促动自己积极交际,并获得预期的交际效果。
训练激励心理,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确立长远目标。自己的表达要达到一个较为长远的什么目标,将它确立好。然后围绕这个长远的目标去训练。随时衡量、检查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这就会不断产生动力。
第二,寻找相似对象。从自己的条件出发,以自己所能感知的,与自己相似的有口才的人物为对象,来激励自己:他能这样,我为什么不能这样?我还应当比他更强!
第三,乐意与人论争。只要不伤感情,划清论争与友情的关系,可以为某件事、某个问题与人争个高低,哪怕面红耳赤。而且自己每次都要抱定必胜的信念,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如此就能激励自己去勇敢地战斗。至于最后是不是自己获胜,不必去管。
二、记忆训练
(一)记忆训练的认识
良好的口才,需要信息积累的基础。记忆就是信息积累的最好仓库。口才中的信息运用,当然可以依靠记载的文字材料。但是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依靠记载的文字材料的机会、场合是很少的。它主要依靠的还是头脑中的记忆。即使是在依靠记载的文字材料的交际场合,照本宣科地念讲稿,也不是好的办法。如果能够将讲稿的内容输入记忆的仓库,脱离讲稿或基本脱离讲稿,依靠记忆来讲,效果显然比照念讲稿好得多。比如当教师的(尤其是高校教师),要讲好课,当然要备好课,要写教案。但教师如只将教案念一通,学生就不会有学习的兴趣。
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通常是无须特别准备的,并且还常常有突然袭击的情况,需要你讲话、发言、表态。你之所以能够讲话、发言、表态,是你凭借了记忆仓库中的信息储备。有的人能够在即兴讲话中有的放矢,言之凿凿,引经据典,口若悬河,归根结底是他良好的记忆力的体现。
人的良好记忆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古今中外有许多表现出惊人记忆力的人,他们都一贯重视记忆力的训练。如东汉末年的大学者蔡邕在他的女儿蔡文姬很小的时候就让她背诵古诗文和他自己写的文章,培养她的记忆力,终于铸就了蔡文姬过目成诵的本领。后来,蔡邕冤死,匈奴入侵,蔡邕的全部文章毁于战火。文姬被掳入匈奴,12年后被曹操以金璧赎归。她将蔡邕的400多篇文章一字无遗地全部背诵给曹操听,使蔡邕的文章得以流传。
记忆的记源主要来自眼睛和耳朵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感知包括书面文字材料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书面文字材料靠眼睛去感知,社会生活主要靠眼睛和耳朵去感知。感知越丰富,记忆就越丰富。博闻强识,首先要博文,然后才谈得上强记,然后才谈得上口才的表现。所以司马迁称屈原:“博文强志(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前述,记忆有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之分。实用口才的记忆训练,主要指的还是有意记忆。
记忆还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分:短时记忆指的是只在头脑中保存短暂时间的记忆。这种记忆在感知的当时有效,一过了就忘了。长时记忆指的是能在头脑中长期保存,甚至终生不忘的记忆。实用口才的记忆训练,指的是这种记忆。只有这种记忆才能使交际者娴于辞令。
(二)记忆训练的方法
1.阅读
阅读是一个问题的两层含义:一是用眼睛看文字材料,二是用嘴巴发出声音。研究表明: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记住的;1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记住的。阅读在最大程度上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满足了记忆的要求。经常反复不断地阅读一些优秀的诗文以及其他重要的文字材料,可以使记忆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很容易地记住所阅读的内容。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此理。
林肯是一个很有口才,记忆力又特别强的人。他自己总结他的成功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阅读。他说:“当我高声朗读时,有两种功能在发生作用:一是我的眼睛看见了我朗读所涉及的内容是什么,二是我的耳朵听见了我朗读所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所以,我很容易记住。”
阅读这种视听结合的训练,比单纯的“视”和单纯的“听”,都能提高记忆的效果。经试验,单纯地以视觉识记,识记效果在人的记忆力中只占65%;单纯地以听觉识记,识记效果在人的记忆力中只占55%;而以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识记,识记效果在人的记忆力中可占85%以上。由此可见阅读这一视听结合的方法,在记忆训练中的重要性。
2.背诵
一般说来,背诵也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训练方法。认识文字者,可以自己阅读后背诵;不识文字者,可以由别人口传然后自己心记而背诵。当今社会还是以自己阅读后背诵的情况为多。比起阅读来,背诵的训练难度要大一些,其训练的识记效果却比阅读要明显。一经背诵熟了,就会在大脑里留下深深的印记,终生不忘。
背诵最好选择优秀的古诗、古词、古文。因为古诗、古词、古文内容丰富,语言精美,本身就是一种陶冶。
背诵不能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即使当时背熟了,过一段时间也容易忘记。正确的背诵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诗文的内容和诗文的结构,边想边背。再长的诗文,只要脑子里有一个内容和结构的安排、布局,背了上句、上段,下句、下段就会随即接上来。
至于背诵古诗词,就更容易些。因为古诗词一般篇幅都不很长,加上它们讲究音韵、平仄,律诗还讲对偶,很容易上口。背诵时,除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按内容发展来背之外,还应当留意它们的结构特点。这样就不会背错句子和词语。
3.数字
人的大脑对数字有一种独特的敏感性。某种客观事物如与数字连在一起,往往能增强人们对它的记忆。这一方面是数字所表示的,一般都是确切的、不容置疑的概念;另一方面是数字可以将杂乱的语言材料组织得有条不紊;另外,数字能体现出一种风趣感、幽默感。这些都大大解除了人们在对客观事物识记过程中的障碍,从而在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八大奇迹、十二生肖、二十四史、三十六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等。人们往往从这些数字去识记其所涉及的人、事、物,不无便利。
4.复习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告诫人们:学得了知识,要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不复习,原来学得的知识就会忘记。人的记忆是一个建立联系和巩固联系的过程。感觉器官感知客观事物后,将其印记在大脑里,这只是建立起与客观事物的联系。仅仅满足于建立,而忽视巩固,联系会逐步松懈,直到消失。为了防止松懈和消失,就必须去巩固所建立的联系。复习,就是巩固联系的体现。
复习有多种方式,主要有:
第一,及时复习。人的大脑在刚刚建立起与某种客观事物的联系时,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如不及时加以巩固,随时可能松懈乃至消失。明朝朱柏庐“治家格言”中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复习要在松懈还没有开始之前就应进行,等到松懈已经形成再来复习,其巩固的难度是相当大的,无异于重新建立联系。那么,原先为建立联系所下的工夫也就白费了。
第二,连续复习。这是一种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方法。为了巩固联系,集中一些时间对所建立的联系进行“狂轰滥炸”。由于这种复习的力度大,次数多,因此识记效果较好,很容易巩固所建立的联系。当然,这种复习必须具备可以集中时间的条件。如果在需要巩固联系之时,交际者恰好又十分繁忙,或外部环境干扰过大,就不能实施了。
第三,间隔复习。这是一种分散兵力打游击战的方法。多适用于不能连续复习的交际者。在时间难以集中,干扰难以排除之时,交际者可以不必勉强复习,而采取见缝插针的手段,时不时地复习一下。一次复习不完,可以两次、三次,循序渐进,也可达到巩固联系的目的。当然,这种复习的识记效果是不如连续复习的,但在巩固联系上,慢工也是可以出细活的。
第四,默想复习。这种复习指的是在复习时,不要一开始就赶紧翻看记载所学知识的语言材料,满足于简单的视觉需求。而应在进入复习角色时,先将需要复习的知识进行默默地回想,检验一下先前建立的联系是否已经松懈或消失。如果回想得起,那就说明联系已经巩固,既可减少复习的消耗,又可增加复习的动力。如果实在回想不起,再行翻看材料进行复习。这样,复习就会卓有成效。
5.运用
人在识记了某种知识后,不能将其尘封在记忆的仓库里,而要随时启动记忆的闸门,让识记的知识流泻出来,运用于社会生活之中。这样,记忆才会更加巩固,记忆的效果才会更加突出。人们说,生命在于运动。人头脑中识记的知识,正是因为运用,知识才有价值;正是因为运用,记忆才会深刻。并且,运用复习的次数越多,就会越深刻。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3岁时还能流利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之后100位的确切数值。人们问他何以有如此记忆力,他回答说:“非常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就是说,他是在不断的运用中巩固自己的记忆力的。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那些在头脑中出现的频率高的客观事物,很难忘记;那些只偶尔才出现在头脑中的客观事物,很容易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