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健美长寿学(四)
10765300000004

第4章 “致中和”——阴阳平衡

中庸之道就是要“致中和”。“四书”《中庸》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当阴阳失去平衡的状态,中医便可以根据诊断的结果,分别采取各种医疗方法。

按中医学的理论,若破坏了人体内阴阳平衡的状态,便意味着生病。阴阳太过,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不足,如“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所以不管是血、气、形、志的太过或太少,都足以构成病因,因此中医讲求阴阳平衡。

人体受到外界环境和内在因素的不断影响,它的平衡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生命的规律、节奏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称之为动态的平衡。

中医学主张顺天而动,动而有节、有常。形动时仍要保持神静,动静结合,以维持人体阴阳的平衡状态。对于已多病邪所侵的人,中医可以采取消除或补益的两大法门,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去恢复病者的阴阳平衡。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这里的“庸”有用、常的意思,“中庸”即用中,以中为常道。孔子认为事物的对立两方是客观存在的,但主张用“和”的方法,防止激化或转化。“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中”是天下万事万物根本的价值标准,“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中医学最早的经典之作《内经》大概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它是建基于当时的哲学、天文、历法、生物等多方面知识而形成的医学体系。后又成为中医学致中和的理论基础。

如何厘定“中”的标准?如何达致中和(平衡)?

一般衡量正常脉象有几个标准,即脉搏和缓有力、从容有节和在尺部。沉取时仍有一种从容不迫应指有力的气象,这便是“发而中节”的平脉(健康的脉象)。

中医采取的办法是“和”,即“致中和”,以达到调治的目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衷者补之,强者泻之”。

中医学更强调整“过”的危害。如《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有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并称为“五劳所伤”。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事物或现象的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天下任何事物都有正面与反面,或正与负,既矛盾又统一。《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其实是很显浅的道理。《内经》就引用阴阳学说来阐释医学中的诸多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使阴阳学说与医学结合起来,形成中医学的阴阳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