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谈养生:节能养生
10763600000006

第6章 节能并不绝对

大家都知道动养生和静养生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养生体系中的两大支柱流派,动静之争也一直从未间断。但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意思就是说月亮圆了以后就要逐渐出现亏损,变得不圆有缺;水盛满了以后就要流出来。正所谓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走向其反面,没有永恒的完美。节能养生也是如此。

静,慢,低温三要素固然能够让我们节省消耗的能量,但是如果不顾客观实际而盲目绝对的追求节能,那么往往不会有好的养生效果,甚至于会因此陷入一个恶性的循环,不仅不能养生,而且还会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正如认同动养生的人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可是无论古代的医学养生理论,还是近代的科学研究成果都证明了这样一个观点:过量的运动对于健康是不利的,长期的剧烈运动不仅会破坏人体内的生理平衡,而且还能加速器官的磨损和某些生理功能的失调,直接影响寿命。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味的强调节能,强调静慢也会造成机体的衰弱,使人体的器官功能加速退化,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古人说:"动过则损,静过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对于动静养生要把握好"度"的问题,早在数千年前我国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就载有:"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之说。其中所谓的过用,意思就是指当体内与体外的诸多因素超出了一定常数,违背了其本身所固有的自然规律,那么机体就会因疲于耐受而导致发病。所以我们应该牢记养生要动静适度的原则,谨防过用。

当然,动和静都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一般来说,人体的肢体活动及肌肉骨骼的锻炼表现为动,而身体内部的锻炼则多以静的方式来完成。动和静的方式都有很多,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年龄、体质、生活环境等客观因素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同样,人也可以随意选择读书、看报、画画、听音乐、写字、垂钓等静养方式。

在这里,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注意,除了上面提到的动静要掌握好一个适当的"度"外,我们还要做到因时而动,因时而静。该动时不动,则阳气不振;该静时不静,那么就会阴气不存。这两种情况对于我们的健康和养生都是有害无益的。

所以,我国古代的养生学说推崇的"动静结合"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正所谓:"气血极欲动,精神极欲静"。传统的中医养生学在极力倡导"养身莫善于动"的同时,又主张"养静为摄生之首务"。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更是如此,要养生就必须把适当怡情的运动和恬淡养心的方法相结合,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保持一种一张一弛的生活节奏,才能达到调和阴阳,调理身心,健康长寿的目的。

杨力提示:

减少能量消耗,节约生命能源才是有效的养生之道。"养生越早,效果越好",这句话用在节能养生理论中更是至理名言。

节能养生的功效

生命的节能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静养生,慢养生和低温养生。从本质上讲节能养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阳气和阴精,避免不必要的消耗,从而维持阴阳平衡,使人体达到精充、气足、神全的最佳生命状态,从而延缓衰老,健康长寿。